《食品包装学》课程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食品包装技术及对食品保鲜性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与掌握典型食品保藏包装工艺及其操作过程;
2.选择一种食品,根据实验室现有的包装设备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食品保藏包装工艺及其操作实验;
3.检验保藏效果,并进行分析评价。
二、实验类型
本实验类型:设计性。
三、实验器材
DQB-360N 呼吸式气调包装机。
四、实验器材工作原理
1.外观结构见图1-1
2.用途:本包装机可以适用于茶叶、肉松、果仁,红枣、糖炒板栗、干果蜜饯、膨化药品、果蔬脆片等软包装药品及土特产、名贵药材、化学药品、生物制品、电子元件等,以达到杀菌、防氧化、防霉变、防变形及保质保鲜的功能,能有效延长包装物品的保存期。
3.主要技术性能:
(1)包装能力:1~2次/包;
(2)封口尺寸:360×12mm ;
(3)换气率:90%~98%;
(4)重量:125kg
;
图1-1DQB-360N 呼吸式气调包装机
(5)功率:0.5kW;
(6)外形尺寸:750×650×1220mm;
(7)电源:AC220V;
(8)普通包装:600次/h;
(9)真空包装:360次/h;
(10)真空充气包装:300次/h;
(11)呼吸式包装:240次/h;
(12)使用包装材料:铝塑、塑塑等复合材料。
4.基本构造和各部分功能
本机采用目前最先进的触摸屏可编程显示器、PLC控制,增设了二次真空或二次充气呼吸式包装,能更有效地延长包装物品的保质保鲜期。
该产品为国内最新软包装机械,整机结构新颖、风格独特、电路先进、工作稳定、效率高、操作简单、维修方便。
5.真空包装机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1)真空泵油位要保持1/2~3/4油标高,定期加油换油,连续工作一个月换油一次,用真空泵或N68机械油代替,换油前须使泵预热;
(2)真空表指针一般调节在-0.098MPa左右。
(注:真空泵极限标准为≤1KPa,约相当于表值-0.099MPa,但随着使用地区海拔高度的提高,其真空将相应下降,此时真空表指针也应作相应调整)红针一般调节在-0.09~-0.08MPa之间(注:真空度过低,则气嘴不能正常伸缩);
(3)封口时间设定范围为0~3秒,一般设定在1.5秒左右。
将温控仪设定旋钮的标志线对准所需温度,一般双层复合薄膜温度调节在120~150℃之间,三层铝箔复合薄膜温度调节在150~200℃,温控仪上绿指示灯亮表示温升,红指示灯亮表示已到设定值,为防止开机时温升过冲现象,每次开机前最好将温度设定在所需温度值的80%左右,再逐步上调。
各种包装材料先试验其最佳温度值及封口时间配合;
(4)真空时间设定范围为0~12.0S,一般时间设定在2~4S,延时越长,袋内真空度越高(注:实际袋内真空度比表值所示真空度低,故该机对需高真空的物品不使用);
(5)充气时间设定范围0~6S,一般时间设定在1~2S,延时越长,充气量越多;
(6)本机外接气瓶及减压器需用户自备,减压器最大输出压力≤0.6MPa,根据包装袋的体积,充气压力一般调节在0.02~0.16MPa范围内。
充气口也可与制氮机或气体混合装置连接;
(7)包装袋内物品容量控制在70~80%之间最佳;
(8)本机适用于固体及颗粒状物品,对粉状及液体状物品不适用;
(9)本机机内设有过滤器,如遇气嘴吸入细微物品过多而堵塞气路,应及时拆装清洗;
(10)在真空或真空充气包装操作过程中,包装袋套上气嘴后需拉平整,然后启动将袋口夹住,以确保封口平整。
在真空过程中,最好将包装袋二后角向后拉,以确保气路通畅提高真空效果。
五、实验原理
本机采用触摸屏可编程显示器、PLC自动程序控制,使用铝塑、塑塑等复合材料,使
包装件在预包装后,可以再进行二次或三次呼吸式真空充气包装,完成一次软包装工艺操作。
六、实验步骤
1.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条件;
2.观察与认识实验室各种软包装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3.学习与掌握实验室各种软包装机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4.根据选定的产品、选用的包装设备制定实验方案;
5.进行食品保藏包装工艺实验;
6.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七、实验报告内容
1.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合理性论证
说明选择食品的种类,该食品的一般保藏方法,重点说明本实验采用的保藏与包装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选择的参数的变化对食品保藏的可能影响。
2.实验方法说明
(1)实验原料;
(2)实验用材料及食品;
(3)实验所需仪器设备;
(4)实验结果检验方法。
3.结果与讨论
结果与讨论是报告的主要部分。
对不同条件下得到的保藏(包装)效果应逐项进行分析探讨,在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讨论的基础上,找出较为深入的规律性和本质性的结果,得出本次实验结论。
八、思考题
1.本实验是如何完成封合的?
2.本机为单工位双嘴外抽式真空包装与传统的真空室的区别?
实验二食品包装质量检测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熟悉与掌握多种典型塑料薄膜、复合膜等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测定方法和食品用包装材料安全标准,满足对常用包装材料检测的测试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培养,达到控制与调节材料的技术指标,满足产品应用的需要。
二、实验类型
本实验类型:设计性。
三、实验器材
1.TSY-T1L透湿性测试仪,如图1-1所示。
(1)特点
①适用于塑料薄膜、复合膜等材料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
②系统分辨率高,试验过程无需人工干预,测试快捷;
③高精度试验温度控制,实验室环境易于实现;
④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易于交互;
⑤试验数据动态显示,一目了然;
⑥试样分类查询功能,有利于质量动态分析;
⑦具数据存储、查询、打印、绘图、通信完善之功能;
⑧系统稳定度高,且标定校验快捷简单。
(2)技术指标
测量范围:0.1~10,000g/m 2•24h ;
测试精度:0.01g/m 2•24h ;
系统分辨率:0.0001g ;
试验温度:室温~50℃;
温控精度:±0.5℃;
试验湿度:40%RH ~95%RH(标准90%RH);
湿控精度:±2%RH ;
测试面积:63.58cm 2;
试样尺寸:Φ100mm ;
试样件数:1件;
电源:AC 220V 50Hz ;
主机尺寸:690mm (L )×520mm (B )×366mm (H );
净重:69kg 。
2.实验材料:不同类型被测薄膜。
四、实验器材工作原理
采用称重法原理测试,在一定的温度下,使试样的两侧形成一特定的湿度差。
试样的一侧保持恒定的饱和蒸汽压,另一侧保持干燥,饱和水蒸汽透过试样进入干燥侧,
通过测定透图1-1TSY-T1L 透湿性测试仪
湿杯内蒸馏水蒸发减重随时间递减的变化量求出试样的透湿量等参数。
其最基本的是称重原理,借助微机控制,满足高精度全自动测试的实验精度。
图1-2透湿度测试示意图
五、实验步骤
1.将干燥剂均匀放在透湿杯内,干燥剂与试样间的空隙不小于3mm。
将试样密封在透湿杯的口部,使水蒸气不能在试样边缘或通过试样边缘渗入(如图1-2所示)。
2.将封有试样的透湿杯(以下简称透湿杯)放在分析天平上称量。
再将其放入恒温恒湿箱内,使试样与试验环境自由接触。
3.根据材料的透湿性,选择合适的时间间隔对透湿杯连续称量,将重量变化与时间关系做成图表。
进行的称量最好在试验环境中进行,否则称量时间应不超过30s。
在称量操作过程中,如果透湿杯重量不能保持恒定,则应将其放在一个能保持试验环境不吸湿的容器中称量。
如果此条件不能实现,可将透湿杯从恒温恒湿箱中取出后,放入(23±2)℃环境的干燥器中平衡30min后进行称量,继续试验,直至达到稳定的增重,即做成图表时三个连续的数据位于一条直线上(如图1-3所示)。
4.试验结果计算
t
A W WVTR ⋅∆⨯
=24式中:WVTR —透湿率,g/(m 2·24h );W ∆—增重或失重,g ;
A —试样暴露面积(封口边缘内的面积),m 2;
t —增重或失重稳定后两次称量的时间间隔,h 。
六、实验报告内容
1.实验目的及原理;
2.实验的要求:
①预先了解测试仪操作规则;
②动手操作试验仪;
③严格按照规定步骤操作,并打印输出结果。
3.确定得到阻隔性能各种方案论证,讨论各自优缺点,并提出各类方法中最简方案,并说明为什么各自的方法是最有代表性、较可靠的获得方法;
4.实验操作步骤,详细记录各项数据测量过程;
5.在报告后附上实验得到的数据;
6.讨论比较两结果,查阅资料讨论影响包装材料阻隔性能有几大因素;
7.主要参考文献:《包装工程测试技术》王怀奥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七、思考题
1.得到阻隔性能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其原理应该如何?
2.讨论影响包装材料阻隔性能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