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气污染与防治PPT课件

大气污染与防治PPT课件

由燃煤而排放处理的、颗粒物以及由氧化所形成的硫酸盐颗粒物所造成 的大气污染现象。
洛衫矶烟雾
伦敦烟雾
伦敦型烟雾与洛杉矶烟雾的比较
项目 概 况 污染物 燃 料 气象条件 季 节 气 温 湿 度 日 光 臭氧浓度 出现时间 毒 性 伦敦型 发生较早 (1873) ,至今已多次出 现 颗粒物、SO2、硫酸雾等 煤 冬季 低(4℃以下) 高 弱 低 白天夜间连续 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严重时导 致死亡 洛杉矶型 发生较晚(1946),发生光化学反应 碳氢化合物、 NOx、O3、PAN、醛 类等 汽油、煤气、石油 夏秋 高(24℃以上) 低 强 高 白天 对眼和呼吸道有强刺激作用。 O3 、PAN等氧化剂有强氧化破坏作用 ,严重可导致死亡
5.2 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类型
大气污染
指进入大气层的污染物的浓度超过环境所允许的极限,使大 气质量恶化,从而危害生物的生活环境,影响人体健康,给正 常的工农业带来不良后果的大气状况。
5.2.1 大气污染的类型
根据大气污染影响所及的范围可分为: 局部性污染 地区性污染 广域性污染
全球性污染
根据能源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和反应,可分为: 煤炭型 石油型 混合型 特殊型污染 根据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存在的大气环境状况,可为: 还原型(伦敦烟雾) 氧化型污染(洛衫矶烟雾)
1.颗粒污染物
尘粒 粉尘 雾 一般是指粒径大于75m的颗粒物。 粒径大于10m的称为降尘,小于10m的为飘尘。 小液滴粒子(粒径小于100m )
烟(尘)一般粒径小于1m(0.01-1m)
2.气态污染物
5.3 大气污染的对环境的危害
光化学烟雾 “空中的死神 ”——酸雨 迅速扩大的“臭氧层空洞 ” “温室效应”下的地球
2.酸化土壤,使土壤养分流失并失去活性 3.酸化水资源,使鱼类减少甚至灭绝 4.侵蚀建筑物、桥梁和历史古迹
迅速扩大的“臭氧层空洞 ”

堪称地球上芸芸众生“保护伞”的臭氧 臭氧层被破坏 ,对地球有 层,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紫外线99%被它吸收。 什么危害 ? 然而,正被它所保护的人类严重破坏。 1985年南极地区发现臭氧层空洞以后, 1. 农作物枯死 1988年发现北极上空也出现了一个臭氧层 空洞。两个空洞都一直以极其惊人的速度 2. 动物免疫系统和DNA会受到 扩大。 破坏 科学家认为,臭氧层中的臭氧浓度减 3. 大海中的生物会大幅度减少 少 10%,则地面紫外线的辐射将增加20%, 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增加15-25%,若臭氧 4. 人类皮肤病患者大幅增加 层破坏,地球上2/3的生物将失去繁殖能力, 最终危害人体免疫系统功能。
第五章 大气污染与防治
5.1 概述
5.2 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类型
5.3 大气污染的危害
5.4 大气污染的防治
5.1.1 大气圈及其结构
5.1.1 大气圈及其结构
大气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层和热层等若干层。此外,还有所谓 散逸层,有时也划作一个层区。 一、对流层 特点: (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高度,降低的数值并不相同。 (2)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3)气体密度大。
其次是参与生物、水、岩石等循环的生物循环气体 N2(100 万年 ) 、 02(6000年)、H2(5年)、CO2(10年)、CH4(2~5年)、N2O(8~15年)、CO(1年)。 大气中停留时间小于 1 年的气体,如 H2O(10.1 天 ) 、 O3( 小于 1 天 ) 、 SO2(小于0.01年)、NH3(~1天)、NO和NO2(小于1月)等,它们在大气中的浓 度变化比较明显。
特点: (1)气温随高度增高而普遍上升,温度最高可升至1200℃。
(2)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5.1.2 大气的组成和停留时间
大气的组成:气体组分和颗粒物
气体组分:
恒定组分
氧、氮及微量的惰性气体,共占大气总体积的99.96%
可变组分
大气中 CO2、水蒸气的含量随地区、季节、气象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 影响而有所变化,一般情况下,水蒸气的含量为为 0 ~4 %,CO2 含量近 年来已达0.036%。
光化学烟雾和硫酸烟雾
光化学烟雾
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x)等一 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参与光化学 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其中有气体污染物,也有气 溶胶)所形成的淡蓝色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硫酸烟雾:
“空中的死神 ”——酸雨

酸雨是怎样形成的? 由于工业生产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等被烟尘中的金属 离子催化氧化后,与大气中的水汽结合成为雾状的酸, 随雨水降下,就形成了酸雨。

酸雨的主要致酸成分是H2SO4和HNO3,它们占酸雨总酸 量的90%以上
酸雨的危害

酸雨的危害有哪些?


1.森林生态系统的衰退和森林衰败
一次污染物
气态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
按照与污染源的关系 若大气污染物是从污染源直接排放的原始物质,进入大气 后其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则称为一次污染物; 若由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 污染物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了 与原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则所形成的新污染物称为二 次污染物。
5.1.1 大气圈及其结构
二、平流层
平流层内,随着高度的增高,气温保持不变或稍有上升,故又称同 温层。
特点:
(1)大气稳定。
(2)平流层内垂直对流运动很小。 (3)大气透明度高。
三、中层
从平流层顶到约80~85km间的一层称为中层。
5.1.1 大气圈及其结构
四、热层
从80km到约500km称为热层。
5.2.2 大气污染源的类型
按污染源存在形式
固定污染源 移动污染源
按污染物排放的形式
面源 线源 点源
按污染物排放的时间
连续源 间断源 瞬时源
按污染物产生类型
生活污染源 工业污染源 交通污染源 农业污染源
按污染物排放的空间
高架源 地面源
5.2.3 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其发生机制
按照污染物存在的形态
颗粒污染物
不定组分
由于自然界的火山爆发、森林火灾、海啸、地震等暂时性灾害所产生的 尘埃、硫、硫化氢、硫氧化物、碳氧化物及恶臭气体。
颗粒
5.1.2 大气的组成和停留时间
惰性气体Ar、Ne、He、Kr和Xe停留时间都在107年以上,属于外循 环气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