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质精选】中小学课件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课件.ppt

【优质精选】中小学课件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课件.ppt


二、大气污染源
按发生类型分: (一)、工业污染源 (二)、农业污染源 (三)、生活污染源 (四)、交通运输污染源
按排放空间分: 1、高架源:
在距地面一定高度排放污染物, 如电厂烟囱等 2、低架源: 在地面上或离地面高度很低的排放源
按排放形式分 1、线源
沿着一条线排放污染物,如汽车、火车等 2、面源
(1)总悬浮颗粒物:用标推大容量颗粒 采样器在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 总质量,通常称为总悬浮颗粒物。用 TSP表示。其粒径多在100um以下, 尤以10um以下的为最多。
(2)飘尘:颗粒物粒径小于10um 的颗 粒物称为飘尘。它们能长时间地悬浮于 大气中而不沉降下来。
(3)降尘:颗粒物粒径大于10um的颗粒 物叫降尘。它们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很快 降落到地面。
大气污染。
• 时间 飘尘浓度 (mg/m3)
• 1952.12 4.46
• 1956
3.25
• 1957
2.40
• 1962.12 2.8
SO2浓度 死亡人数 (mg/m3)
3.8
4000多
1.6
1000多
1.8
400
4.1
750
(二)、含硫化合物
污染大气的含硫化合物有H2S、SO2、 SO3、硫酸酸雾及硫酸盐气溶胶等,但在大 气中主要是SO2。
第五章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第一节 大气环境
一、大气圈及其构造 1、大气圈
在自然地理学上,把随地球旋转的大气 层称为大气圈。在通常状态下,可以认为从 地表至1000-1400km的气层作为大气圈的厚 度。在大气圈中的大气分布不均匀,随着离 地表高度的增加,空气越来越稀薄。
2、大气圈的组成 根据大气圈中大气组成状况以及
由恒定组分和可变组分所组成的大气称 为洁净大气。
(三)、大气的不定组分
大气中的尘埃、硫化物、氮氧化物、 硫氧化物等是大气中的不定组分,当它们 进入大气后,可能造成大气污染。
第二节 大气污染及污染源
一、大气污染的概念 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种
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 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 动植物及物体的现象,叫大气污染。
二、大气的组成
(一)大气的恒定组分 (二)大气的可变组分 (三)大气的不定组分
(一)大气的恒定组分
大气的恒定组分是指大气中的O2、N2和 稀有气体。在近地层大气中这些气体组分地 含量几乎可认为使不变的,它们约占大气总 量的99.96%。
(二)大气的可变组分
主要指CO2和H2O(g),这些气体组分 受不同地区气候、季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 发生变化。正常状况下,H2O(g)约占0-4%, CO2约占0.033%。
管疾病。值得注意的是SO2与飘尘的协同作 用将使其毒性大大增强,使得大气污染加剧。
大气中的SO2可以通过均相或非均相氧 化生成SO3 。SO3一经形成,便迅速与大气 中的水蒸气作用生成硫酸,因此大气中SO3 的含量十分低微,生成的硫酸是严重危害健
康的物质,其毒性远大于SO2。
(三)氮氧化物
对流层中危害较大的氮氧化物是NO和 NO2,统称为总氮氧化物( NOx)。当矿物 燃料高温燃烧时,空气中的N2与O2结合而生 成NO,温度越高,生成NO的速度和量越大, 由这种方式生成的NOx称为热NOx;另一类 是因燃料中含有吡啶、氨基化合物等含氮化 合物,在燃烧的过程中生成了NOx,这种方 式数生成的NOX称为燃料NOx;另外一些工 厂(如生产硝酸或使用硝酸、氮肥厂等)的生产 过程中排放到大气中的NOx。
(4)可吸入粒子:易于通过呼吸过程而 进入呼吸道的粒子。目前目际标准化组 织建议将其定为粒径≤10um。
2、大气飘尘的危害 据分析,在总悬浮颗粒物中 硫酸盐 : 约10%(主要为硫酸铵) 硝酸盐 : 约5% 金 属 :约5%(三十多种,以铁 为最多) 有机物 :约5% (脂肪烃多于芳香烃)
(1)影响大气的物理性质 (2)使建筑物、金属制品等受到腐蚀; (3)对人、动植物产生危害; (4)与其它大气污染物协同作用形成
目前由于人类活动,使一些有机污染物进 入平流层,使臭氧层受到破坏,给地球上的生 物造成危害,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中间层 平流层顶至离地表80km 这一层。
(4)电离层 在离地80-500km左右的这一空间称为
电离层。
(5)散逸层 电离层以上的大气层称为逸散层,是大
气层向星际空间过渡的区域,没有什么明显 的界限。
大气垂直高度上大气的温度变化,大 气圈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 电离层和散逸层。
(1)、对流层
对流层是大气圈的最下层,是指从地表 至离地10-12km以内的这一层大气。对流 层的大气密度最大,只有十几千米厚的对 流层的空气量就占了整个大气层大气总质 量的75%左右。
在对流层中,正常条件下的空气温度是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因此具有强烈的对 流运动,但有时会形成逆温。
在一个大范围内排放污染物,如煤田自燃 的煤堆、密集而低矮的居民住宅烟囱群等 3、点源:
集中在一点或在可当作一点的小范围内排 放颗粒物 (二)含硫化合物 (三)氮氧化物 (四)碳氧化物 (五)光化学氧化剂
(一)、颗粒物
1、颗粒物是指大气中弥漫着的固态和液 态物质,成份较复杂。
(2)平流层
对流层以上直至离地表50km的大气层 为平流层。在平流层中没有什么尘埃和水 汽,空气比对流层稀薄得多。平流层中气 温随高度的增加有所增加,因此平流层大 气处于平流状态,气流稳定且透明度好, 适宜飞机飞行。然而一旦污染物进入平流 层,则会长期滞留。
在平流层的中上部,由于受阳光紫外线辐 射,使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O3而形成了臭氧 层,臭氧层吸收了阳光中对生物杀伤力极强的 短波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的 生物免受其害。所以一定厚度的臭氧层的形成 对地球环境至关重要。
大气中的SO2主要来源于矿物燃料的燃 烧。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由于人类活动排 放到大气中的SO2可能超过一亿五千万吨, 其中2/3来自于煤的燃烧,1/3来自石油的燃 烧,矿物燃料燃烧时,主要生成SO2 。所 以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硫氧化物主要 是SO2 。
SO2是无色、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 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能引起呼吸道和心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