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肩关节松动术(文字版)

肩关节松动术(文字版)

Maitland手法是关节松动术的简称,是现代康复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特点是按照一定的方向逐级用力,通常用以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减轻疼痛。

分离牵引
患者仰卧位,患肢放松,肩外展约50°并内旋,前臂中立位。

治疗者立于患者躯干与患肢之间,外侧手抓住上臂远端及肘部,内侧手四指放在腋窝下肱骨头内侧,拇指放在腋前,内侧手持续向外推肱骨头10s,然后放松,重复3~5次。

长轴牵引
患者与治疗者体位同上势。

治疗者外侧手向足的方向牵拉肱骨头10s,然后放松,重复3~5次。

向头侧滑动
患者与治疗者体位同上势。

治疗者内侧手向外侧用力做分离牵引,外侧手向头的方向推动肱骨头,每次持续10s,重复3~5次,使肱骨头在盂内向头侧滑动。

前屈向足侧滑动
患者与治疗者体位同上势,患侧肩关节前屈90°,屈肘,前臂自然下垂。

治疗者双手握住肱骨近端,双手五指交叉,同时向足的方向牵拉肱骨头10s,然后放松,重复3~5次。

外展向足侧滑动
患者仰卧位,患肢外展约90°,屈肘约70°,前臂旋前放在治疗者前臂内侧。

治疗者站在患者体侧,外侧手握住患者肘关节内侧,内侧手虎口放在肱骨近端外侧,四指向下,外侧手稍向外牵引,内侧手向足的方向推动肱骨头10s,重复3~5次。

前后向滑动
患者与治疗者体位同上势,患肩前屈90°,屈肘,前臂自然下垂。

治疗者立于患侧,内侧手固定肱骨近端并向外牵拉,外侧手固定肱骨远端,身体前倾,借助体重向下推动肱骨头,每次10s,重复3~5次。

后前向滑动
患者俯卧位,患肩外展,前臂放松。

治疗者站在患者躯干与患肢之间,外侧手握住肱骨远端稍向外用力牵拉,内侧手固定肱骨头后部,借助体重向下用力,使肱骨头于盂内由后向前滑动,每次10s,重复3~5次。

外展摆动
患者仰卧位,上肢外展至活动受限处,屈肘90°,前臂旋前。

治疗者站在外展上肢与躯干之间,内侧手从肩背部后方穿过固定肩胛骨,外侧手托住肘部,使肱骨在外展范围内摆动,重复30~50次。

水平内收摆动
患者取坐位,患肩前屈90°,屈肘,前臂旋前,患手搭在对侧肩上。

治疗者站在患肩后方,手托住患肢肘部,另一手握住搭在对侧肩上的手,双手同时用力,使患肩做水平内收摆动30~50次。

后前向摆动
患者健侧卧位,患肩在上并稍内旋,肘关节稍屈,前臂放在身后。

治疗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握住患肢做由后向前转动。

重复30~50次。

前后向转动
患者与治疗者体位同上势,患肩置于体侧。

治疗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握住患肢由前向后转动,重复30~50次。

内旋摆动
患者取坐位,肩外展,屈肘90°。

治疗者站在患肩后外方,内侧手握住肱骨远端,外侧手握住腕部,内侧手固定,使外侧手向下来回摆动,使患肩内旋30~50次。

外旋摆动
患者仰卧位,肩外展,屈肘90°。

治疗者站在患肩外侧,上方手握住前臂远端及腕部,下方手放在肱骨头前面,固定肩部并向前下加压,上方手向桌面方向运动,重复30~50次。

关节的运动包括两种形式: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范围内的被动运动。

生理运动是关节不需要外力即能完成的在生理范围内的运动。

就肩关节而言,生理运动包括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及环转等,但正常肩关节在外力作用下,肱骨头和关节盂之间可以发生相对滑动及轴向分离等,这就是关节的附属运动,这种运动只有通过外力才能完成。

而Matiland手法通过关节生理、附属运动方向上的滑动、摆动等,打破关节周围及关节内的粘连,保持组织的延展性,可以更好地改善关节的附属运动,从而恢复整个关节的功能,对指导治疗和缩短治疗时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