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查因的临床诊断思路.
脉和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Budd-Chiari综合征可见胸腹壁及背部血流方向由下而上的静 脉曲张和肝脏肿大的体征。
腹水查因的临床路径
1、确定腹水的存在; 2、诊断性腹穿:抽取腹水作相关检查,并了解其性质;
3、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进一步检查;
4、结合病史、体征、相关实验室及特殊检查,经过判断
、分析、综合后得出腹水病因诊断.
渗出液的Light标准
1973年Light提出的诊断胸水渗出液的三条标准: 1.胸腔积液蛋白/血清蛋白>0.5, 2.胸腔积液LDH/血清LDH>0.6, 3.胸腔积液LDH>200U/L
Light标准对于判断渗出性胸腔积液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但如果将这个标准套用到腹腔积液中,其准确率只有不到60%
腹水总蛋白量区分渗、漏出液对腹水进行病因诊断 ,其准确率仅56%~76%。
腹水总蛋白量鉴别腹水的准确性较低的原因 是其易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Hoefs研究发现,腹水总蛋白量
与三个互不相关的变量有关:血清白蛋白、血清球 蛋白及门脉压力。
漏出液与渗出液别要点
鉴别要点 原因 外观 透明度 比重 凝固 粘蛋白定性 蛋白定量 葡萄糖定量 细胞计数 细胞分类 细菌学检测 漏出液 非炎症所致 淡黄,浆液性 透明或微浊 低于1.018 不自凝 阴性 <25g/l 与血糖相近 常<100*10 6/l 以淋巴细胞、间皮细胞为 主 阴性 渗出液 炎症、肿瘤、化学或物理性刺激 不定,可为血性、脓性、乳糜性等 多混浊 高于1.018 能自凝 阳性 >30g/l 常低于血糖水平 常》500*10 6/l 根据不同病因分别以中性粒细胞或淋 巴细胞为主 可找到病原菌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之小讲课
腹水查因的临床诊断思路
Why?
由于腹水形成的病因较多,机制复杂,
其临床诊断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腹水定义
腹水是指因某些疾病所引起的腹腔内液体
积聚过多。(生理状态下,腹腔液<50ml)
腹水原因
其他病变包括Budd-Chiari综合征,心脏病,肾病等
腹水症状(一)
1.腹胀 2.腹痛 腹胀是腹水最早最基本的症状。 腹水性质不同,腹痛性质、程度不一。
。
腹水分类(二)
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
(SAAG,serum-ascites albumin
gradient )
1.SAAG的理论基础
Starling曾提出:水肿液的蛋白含量可体现该水肿液的渗透压, 其与血清蛋白含量之差可以反映相应的毛细血管之间静水压梯度 。 按照Starling的理论,在所有漏出性腹水中门静脉与腹腔毛细血 管之间的静水压梯度均升高,故血清与腹水之间的渗透压差也应 该相应升高,而白蛋白是构成血清及腹水的最主要的成分,所以 可以通过SAAG间接反映门脉压力。
确定腹水存在的方法(三)
三、 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CT)检查
CT对腹水诊断的敏感性与B超相似,但特异性比B超高。
(CT除了可发现腹水存在部位外,还可根据CT值较准确地判断腹水 的密度及均匀度,对区别液性或脓性、血性有一定参考价值。
因一般血和脓性物的CT值高于水)
腹水查因的临床路径
1、确定腹水的存在; 2、诊断性腹穿:抽取腹水作相关检查,并了解其性质
Hoefs的研究也验证了此理论,他发现了SAAG与门脉压力呈正相 关(r=0.73,P〈0.0001)。SAAG越高,说明门脉压就越高。同 一患者的门脉压力是保持稳定的,所以在患者摄入含盐食物,输 白蛋白及使用利尿剂或治疗性腹穿前后,SAAG没有或仅有极其细 微的改变。
3、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进一步检查;
4、结合病史、体征、相关实验室及特殊检查,经过
判断、分析、综合后得出腹水病因诊断.
诊断性腹腔穿刺
诊断性腹腔穿刺可确定腹水存在,并
可观察腹水外观性质及作必要化验检查了
解其性质。
腹水分类(一)
“渗出液” 和 “漏出液”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
1.驱使血管
内液体向外
确定腹水存在的方法(一)
一、体格检查:
移动性浊音是检测有无腹水简便而又重要的检测 手段,当腹腔内游离腹水在1000ml以上时,即可 查出移动性浊音。
肘膝位(胸膝式)叩诊脐周浊音可检出仅约 200ml 的腹水,亦称为水坑征(puddle sign)。
确定腹水存在的方法(二)
二、超声波检查
B型超声是目前诊断腹水敏感简便的方法。一般腹 腔内有300ml左右液体即可探察出。 肘膝位(胸膝位)脐周探及无回声区—水坑征可 发现少至100ml量的腹水。
结核性腹膜炎:常有乏力、纳差、盗汗、低热,起病较缓慢; 肾病所致腹水者:多有尿少、血尿、全身浮肿和贫血等症状 右心衰和缩窄性心包炎引起的腹水:病人多有心悸、呼吸
困难。
腹水体征(一)
1.腹部膨隆
2.腹块
腹部形态可呈鼓状、球状或蛙腹状改变
渗出性及癌性腹水者常可能触及包块,多呈圆
形、边界不清、活动度差、表面不光滑或压痛;原发性
滤出的力量 是有效流体 静压; 2.促使液体 回流至毛细 血管内的力
量是有效胶
体渗透压; 3.淋巴回流
漏出液与渗出液形成机制
漏出液与渗出液形成机制
80年代前腹水分类的概念
渗出液 漏出液
总蛋白质含量
> 25g/L
< 25g/L
From: Nathan M.Bass. in Sleisenger & Fordtran’s Gastrointestinal and Liver Disease. 6th Edition, 1998,W.B Saunders.
漏出性腹水多表现为全腹胀痛; 渗出性腹水多表现为全腹或局部钝痛; 癌性腹水多表现为隐痛,并呈进行性加重; 脏器破裂致腹水多呈局部剧痛,而后累及全腹。
腹水症状(二)
3. 原发病症状
肝硬化腹水:乏力、食欲不振、肝区不适、恶心、低热等症状 恶性肿瘤所致腹水:常伴低热、乏力、全身恶病质和腹水增
长迅速等表现;
腹膜或网膜癌包块多呈“饼状”,有面大、边薄、界不 清等特征。
3.移动性浊音
阳性。
腹水体征(二)
4.原发病体征
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的腹水病人常有肝掌、蜘蛛痣、毛细血 管扩张、黄疸、脾肿大及腹壁静脉曲张等体征; 结核性腹膜炎病人腹部有柔韧感,可伴有腹部压痛,有的可有 腹部包块或肠粘连、肠梗阻表现;
右心衰、缩窄性心包炎所致的腹水可有紫绀、颈静脉充盈、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