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新)27754

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新)27754

目录一、编制依据2二、工程概况2三、施工部署3四、施工进度计划4五、施工前期准备4六、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4七、质量控制保证措施7八、安全保证措施及安全保证体系12九、环境保护及消防安全措施17一、编制依据1、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等;2、本合同段招标文件,设计施工图,其它详见设计说明;3、业主、总监办、驻地监理的有关文件、规定等;4、我公司投入本项目的施工机械、上场人员等;5、本工程地质情况详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二、工程概况,本水泥搅拌桩项目系在设计的实4股道检查坑位置上,根据设计院要求,在检查坑长度95米范围内打三排桩,桩径600mm,桩长20米,间距1200mm.水泥搅拌桩为239根。

1、采用425R复合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为15%,水灰比为0.4`~0.5m;2、桩位水平允许偏差≤50mm,桩身垂直允许偏差≤5%。

3、设计深层搅拌桩长为20m ,桩与桩间距1200mm。

4、超灌长度皆为500mm。

三、施工部署搅拌桩由我公司的专业施工队负责施工。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工程量,本队安排1个工班作业施工,同时工班配备相应的人员。

12、进场机械设备一览表3、施工人员一览表四、施工进度计划考虑现场施工条件和工期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总体进度安排,工期计划2013年1月8日开工,2013年1月28日完成搅拌桩施工。

五、施工前期准备1、清除施工场地的地上、地下障碍物,对有水的地方进行抽水和清淤,回填粘性土并予以压实。

2、进场道路畅通,将施工用水、用电接至施工现场。

3、组织材料进场,进场水泥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并经现场取样送试验室复检合格,存放场地要充分满足施工需要,合理布局。

六、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1、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技术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主要流程为:桩机定位-喷浆搅拌钻时到底-关泵搅拌提升-喷浆搅拌到底-关泵搅拌提升-成桩。

1、桩机定位:首先熟悉图纸要求。

在桩位放样后,桩机就位,整平对中。

2、喷浆搅拌钻时到底:开动灰浆泵,确认浆液顺利从喷咀喷出时,启动桩机,操作升降手把使搅拌轴沿导向架搅拌回转向下切土钻进。

钻进参数一般为钻速1m/min,转数60r/min左右,喷浆压力1-1.4Mpa,喷浆量33L/min。

如遇硬土层,可用钢绳加压器均匀给压,钻进到设计桩底高程。

3、关泵搅拌提升:搅拌头进入工序后,即可自桩底以60r/min的转数反转,以与钻进相等的速度将搅拌头提升到地面(如发现搅拌头被软泥糊住,须及时清除)。

4、喷浆重复搅拌钻时到设计桩底高程:按照工序2操作要求进行。

5、关泵重复搅拌提升到地面,成桩。

6、成桩后,停止搅拌开启灰浆泵,加清水清洗全部管路中残存的水泥浆,清除粘附在搅拌头上的软土。

重复工序1再施工另一搅拌桩(见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2、施工方法(1)测量放样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定位放线,开挖沟槽,然后放第一组桩柆,根据设计图纸尺寸带线。

(2)制备水泥浆水泥用量按设计标准为土体质量的15%,水灰比为1:0.5。

施工中加水可使用定量容器进行用水量控制。

(3)预拌下沉喷浆待水泥搅拌桩机的冷却水循环正常后,启动搅拌桩机电机,放松搅拌桩机吊索,使搅拌桩机沿导向架搅拌切土下沉,下沉速度可由电机的电流监测表控制。

下沉速度≤0.8m/分,工作电流不应大于70A。

开始喷浆搅拌,喷浆过程中,不断搅拌水泥浆。

随时观察设备运行及地层变化情况,钻头下沉至设计深度位置时,停止钻进。

(4)提升喷浆提升钻头喷浆。

喷浆过程中,不断搅拌水泥浆,防止其离析,并通过电脑自动计录,喷浆量,离地面50cm时,停止喷浆。

(5)三次搅拌喷浆第二次喷浆完成后,继续三次下沉钻头进行补浆喷浆,搅拌至设计位置深度。

(6)四次搅拌喷浆搅拌至设计位置深度后。

进行第四次提升搅拌,进一步拌和均匀。

孔深范围内各段补浆量由电脑自动控制,并保证四次喷浆完成后,各段喷浆量相等,水泥浆刚好使用完毕。

(7)清洗若桩机停止施工或施工间歇时间太长时,向水泥浆搅拌桶中加入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全部管中残存的水泥浆。

直至基本干净。

并将粘附在搅拌头的软土清洗干净(8)移位桩机移至进行下一桩位,重复进行上述步骤的施工。

3、技术措施⑴严格控制下钻和提升速度,保证喷浆量,确保成桩质量。

⑵用电脑仪控制钻孔深度,确保停浆面搅拌时间。

⑶配制好的水泥浆不得离析,供浆必须连续。

因故停浆时必须重叠不小于0.5m接桩,若停机3小时配制的浆液就不能使用。

管路清洗干净。

⑷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和浆液配料浓度。

⑸施工前首先做不少于5根水泥搅拌桩试桩,试桩施工方法同上,主要是收集以下施工技术参数:A.水泥浆配比,B.钻进速度,C.提升速度,D.泵浆压力。

七、质量保证措施1、质量控制措施⑴水泥质量:采用245R复合硅酸盐水泥,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品质试验报告单,现场应架空垫高,并有防潮措施。

⑵灰量控制:不得超过规定值的±5%。

⑶桩径:必须采用相应规格的钻头,因磨损达不到要求时应予更换,一旦发现桩径小于设计要求须按相同置换率在桩边补桩。

⑷为确保压浆时不发生断浆现象,严格控制喷浆和搅拌速度,机头提升速度不超过5m/min,控制重复下沉和提升速度。

⑸搅拌桩施工完并达到龄期后,人工凿除桩顶50cm的浮浆段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桩体施工完成一个月并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加其他施工和进行吓到工序施工。

⑹由专人负责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全过程旁站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过程。

所有施工机械均应编号,应将现场技术员、钻机长、现场负责人、水泥搅拌桩桩长、桩距等制成标牌挂于钻机明显处,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人。

⑺水泥搅拌桩开钻前,应用水清洗整个管道并检验管道中有无堵塞现象,待水排尽后方可下钻。

⑻为保证水泥搅拌桩桩体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在主机上悬挂一吊锤,通过控制吊锤与钻杆上、下、左、右距离相等来进行控制。

⑼第一次下钻时为避免堵管可带浆下钻,喷浆量应小于总量的1/2,严禁带水下钻。

第一次下钻和提升时一律采用低档操作,复搅时可提高一个档位。

每根桩的正常成桩时间应不小于40分钟,喷浆压力不小于0.4MPa。

⑽为保证水泥搅拌桩桩端、桩顶及桩身质量,第一次提钻喷浆时应在桩底部停留30秒,进行磨桩端,余浆上提过程中全部喷入桩体,且在桩顶部位进行磨桩头,停留时间为30秒。

⑾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喷浆时间和停浆时间。

每根桩开钻后应连续作业,不得中断喷浆。

严禁在尚未喷浆的情况下进行钻杆提升作业。

储浆罐内的储浆应不小于一根桩的用量加50kg。

若储浆量小于上述重量时,不得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12)施工中发现喷浆量不足,应按监理工程师要求整桩复搅,复喷的喷浆量不小于设计用量。

如遇停电、机械故障原因,喷浆中断时应及时记录中断深度。

在12小时内采取补喷处理措施,并将补喷情况填报于施工纪录内。

补喷重叠段应大于100cm,超过12小时应采取补桩措施。

(13)现场施工人员应认真填写施工原始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施工桩号、施工日期、天气情况;喷浆深度、停浆标高;灰浆泵压力、管道压力;钻机转速;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浆液流量;每米喷浆量和外掺剂用量;复搅深度。

(14)质量标准A、主控项目:a水泥及外掺剂质量:满足规范要求b水泥用量:满足设计要求(每延米水泥掺入量不少于50kg)B、一般项目:a、桩长:不小于设计b、桩位偏差:±100c、桩径:不小于设计d、垂直度:≤1 %2、质量检验措施⑴水泥试验内容:细度、凝结时间、标准稠度用水量、安定性及胶砂强度试验,执行现行标准。

⑵成桩试验检测①钻芯取样:按设计要求进行,并在成桩28天后进行,试验按总桩数的0.5%进行检测,且不少于3根,采用轻型钻机,对桩体进行全桩长取芯,并把芯样制成标准试件测其无侧限抗压强度,桩体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1.0Mpa ,在钻芯取芯过程中,对各段芯样进行直观分析,作好芯样颜色及均匀性记录,以掌握全桩体质量。

②桩体施工完成一个月并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施工质量管理措施1)项目经理部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并保证其独立畅通运行,项目经理部配备专职质检工程师,工班设兼职质检员。

2)项目经理部指派专人负责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全过程旁站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过程。

所有施工机械均应编号,应将现场技术员、钻机长、现场负责人、水泥搅拌桩桩长、桩距等制成标牌挂于钻机明显处,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人。

4、冬季施工保证措施1)、注意收听天气预报,经常性的与气象部门联系,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安排施工。

防止天气突变,以便提前做好准备。

2)、怕潮湿的原材料用苫布盖好,垫高码放,并要通风良好。

3)、如遇气候突变冷,温度下降至0度以下,则要按照混凝土冬季施工要求进行处置,必要时停止混凝土施工。

已浇好的混凝土必须做好防寒保温措施。

3)、雨天施工时配电箱均加双坡盖板、雨披,防止雨水流入配电箱。

合理安排工程进度,确保工程流水作业的步序总体推进,避免对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的影响。

5、质量保证措施本工程按项目法组织施工,全面执行合同条款,推行ISO9000系列标准,运用科学的施工管理手段,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充分发挥机械设备效能,抓住施工重点,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⑴、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管理小组,全面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部配备专职质检工程师,工程队设专职质检员,工班设兼职质检员。

项目部与各施工队签订质量包保责任状,各级质量管理人员分工负责,互相协调,层层落实职能和责任,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保证质量保证体系正常运作和发挥保障作用。

⑵、抓好思想教育,提高质量意识,针对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职工进行技术培训门,熟悉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

本项目岗前培训内容: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施工规程、施工进度计划、环境保护措施等。

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做到质量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相协调,使质量工作纳入标准化体系。

⑷、严格按合同条款和施工规范办事,坚决服从监理工程师的管理,按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办理一切施工事宜。

⑸、抓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认真审核图纸,详细技术交底,施工中技术人员跟班作业,做好工中指导。

及时办理各种签证手续,上道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签字,下道工序不得开工。

⑹、抓好施工现场管理。

做到科学组织,文明施工。

现场布置合理,机械和各种材料存放整齐,妥善保管,树立标牌。

⑻、项目部设专人负责技术资料、来往文件、会议纪要等的收集、整理及分类归档工作。

制定档案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及时对过期文件、资料进行清理,确保施工资料、文件的有效性。

八、安全保证措施及安全保证体系(一)、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及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安全保证体系详见下图: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安全保证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