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生物实验汇总

高二生物实验汇总


实验四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 的催化效率
• 新鲜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新鲜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分装等量底物 实验单一变量 单一变量处理 分装等量底物 等量 实验单一变量处理 混合均匀 观察并检测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酶具有高效性 实验结论: • 催化效率高低判断:产生气泡多少快慢,卫生香燃烧程度 催化效率高低判断:产生气泡多少快慢,
实验二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 和细胞质的流动
• • • • 材料: 材料:黑藻 高倍镜观察。 临时装片制作 低倍镜找位置 高倍镜观察。 注意事项:临时装片始终保持有水。 注意事项:临时装片始终保持有水。 显微镜的使用
• 1.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若物体被放大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 100倍 这里的100倍指物体的( 100倍指物体的 100倍,这里的100倍指物体的( D ) A 体积 B 表面积 C 像的面积 D 长度或宽度 在视野右上方发现一分裂后期的细胞, 2. 在视野右上方发现一分裂后期的细胞,要 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移向( 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移向( B ) A 左上方 B 右上方 C 左下方 D 右下方 将一透明纸片书写“ 字放在显微镜下观 3. 将一透明纸片书写“b”字放在显微镜下观 察, C 视野内看到的将是 A b B d C q D p
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扩展实验 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六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 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丙酮中,故可 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丙酮中, 丙酮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用丙酮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在层析 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快慢 溶解度不同 扩散快慢不 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快慢不 一样而相互分开(纸层析法分离色素) 一样而相互分开(纸层析法分离色素) •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 1、提取色素:(少量SiO2、CaCO3、和5ml的丙酮)研磨 提取色素:(少量SiO :(少量 5ml的丙酮) 过滤, 过滤,收集到试管内并塞紧管口 • 2、制滤纸条: 制滤纸条: 干燥的滤纸剪成长6cm,宽1cm的纸条 剪成长6cm, 的纸条, 将干燥的滤纸剪成长6cm,宽1cm的纸条,剪去一端两个角 在距离剪角一端1cm处用铅笔画线 1cm处用 在距离剪角一端1cm处用铅笔画线 • 3、滤液画线: 滤液画线: 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 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细线处均匀画一条直的 滤液细线,干燥后重复画 重复画2 滤液细线,干燥后重复画2-3次
• 解离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分离开(此过程处理 解离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分离 细胞分离开 已经将细胞杀死, 细胞已死亡) 已经将细胞杀死 细胞已死亡) • 漂洗目的:洗去解离液(主要是盐酸),避免与 漂洗目的:洗去解离液(主要是盐酸),避免与 ), 碱性染料发生中和, 碱性染料发生中和,便于染色 • 染色目的:使染色体(染色质)着色 染色目的:使染色体(染色质) • 压片目的:将根尖细胞压成单层,使之不相互重 压片目的:将根尖细胞压成单层 压成单层, 叠。 • 视野中的细胞多处于分裂间期。非动态过程。 视野中的细胞多处于分裂间期。非动态过程。
高倍镜观察
液泡
Hale Waihona Puke 颜色: 颜色:逐渐加深质与壁: 质与壁:逐渐复原
注意事项
• 溶质对细胞有害或蔗糖溶液浓度过大,细胞被杀 溶质对细胞有害或蔗糖溶液浓度过大, 死,溶液可能变为浅紫色 • 浓度不宜过小,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浓度不宜过小,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 应用:观察植物细胞细胞膜,检验细胞是否存活, 应用:观察植物细胞细胞膜,检验细胞是否存活, 测定细胞液浓度等 测定细胞液浓度等。
• 4、色素分离: 色素分离: 倒入烧杯3ml的层析液(层析液高度不超过滤液细线) 3ml的层析液 倒入烧杯3ml的层析液(层析液高度不超过滤液细线) 将滤纸条尖端朝下略微斜靠烧杯内壁,轻轻插入层析液 将滤纸条尖端朝下略微斜靠烧杯内壁, 用培养皿盖上烧杯 • 5、观察结果:滤纸条上出现四条宽度颜色不同的色素带, 观察结果:滤纸条上出现四条宽度颜色不同的色素带, 宽度颜色不同的色素带 从上到下分别是胡萝卜素 叶黄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胡萝卜素、 从上到下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颜色依次为: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 颜色依次为: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 •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 加CaCO3目的: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素分子被破坏;加SiO2 CaCO3目的 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素分子被破坏; 目的: 目的: 研磨更充分; 丙酮目的 溶解提取色素; 目的: 目的:使研磨更充分;加丙酮目的:溶解提取色素;剪去 两角目的 使色素带整齐 铅笔画线目的:标记, 目的: 两角目的:使色素带整齐;铅笔画线目的:标记,使每次 重复画的滤液细线在同一位置。 重复画的滤液细线在同一位置。 • 若用圆形滤纸中央点色素滤液,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圈色 若用圆形滤纸中央点色素滤液, 圆形滤纸中央点色素滤液 素环,从外到内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 素环, 外到内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 依次为 绿素b 绿素b
实验七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 条件:活的具有大液泡的成熟的植物细胞 条件: • 原理:细胞液的浓度>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渗透 原理:细胞液的浓度>外界溶液的浓度, 质壁分离; 细胞液浓度< 失水 质壁分离; 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的浓 质壁分离复原; 度,细胞渗透吸水 质壁分离复原;原生质层比 细胞壁的收缩性大. 细胞壁的收缩性大.
• 注意事项:
• 新鲜肝脏:不新鲜肝脏中过氧化氢酶等有机物会被腐生细 新鲜肝脏: 肝脏 菌分解,使酶量减少且活性降低, 菌分解,使酶量减少且活性降低,影响实验效果 • 肝脏研磨液:增大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 肝脏研磨液:
实验五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 原理:非还原糖(淀粉、蔗糖) 酶 > 还原糖 原理:非还原糖(淀粉、蔗糖) 砖红色沉淀, 斐林试剂 沸水浴 砖红色沉淀,探索酶 的专一性 • 实验步骤:取试管编号分组 实验步骤: 实验单一变量处 60℃保温 保温5min 理 加入酶液 60℃保温5min 加入斐 煮沸1min 林试剂 煮沸1min 观察现象 • 实验结论: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 实验结论: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 蔗糖水解, 蔗糖水解,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制作洋葱鳞片叶 表皮临时装片 0.3g/ml蔗糖溶 蔗糖溶 吸水纸吸引 吸引) 液(吸水纸吸引) 高倍镜观察
液泡: 液泡:一个紫色中央液泡 质与壁: 质与壁:紧贴在一起
液泡 高倍镜观察 大小: 大小:逐渐变小 颜色: 颜色:逐渐变深
滴清水
(吸水纸吸引) 吸水纸吸引)
质与壁: 质与壁:逐渐分离 大小: 大小:逐渐胀大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 @-淀粉酶最适温度60℃,低于50℃或高于75℃会 50℃ 75℃ 淀粉酶最适温度60℃,低于50 或高于75 60℃ 降低反应速率;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体温) 降低反应速率;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体温) 37℃。PH均为中性 均为中性。 37℃。PH均为中性。 • 如蔗糖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可考虑原因: 如蔗糖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可考虑原因: 蔗糖溶液放置时间是否过长;试管是否干净; 蔗糖溶液放置时间是否过长;试管是否干净; 蔗糖本身是否纯净
实验三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 原理: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根据显 原理: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 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 微镜下细胞内染色体特点识别有丝分裂不同时期; 微镜下细胞内染色体特点识别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 易被碱性染料着色 • 材料:洋葱根尖 材料: • 步骤:根尖培养 步骤:根尖培养3-4d 解离( 装片制作取材 解离(质量 分数为15%的HCl和体积分数 和体积分数95%的酒精 混合液)3的酒精1:1混合液 分数为 的 和体积分数 的酒精 混合液) 5min 漂洗10min 染色( 漂洗 染色(0.01g/ml或0.02g/ml的 或 的 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3-5min 制片 观察 绘图 • 注意事项:解离、漂洗、染色目的;解离时间是否充分, 注意事项:解离、漂洗、染色目的;解离时间是否充分, 染色时间,压片力度均会影响观察效果。 染色时间,压片力度均会影响观察效果。 • 分生区细胞特点:细胞排列紧密呈正方形,有的正在分裂 分生区细胞特点:细胞排列紧密呈正方形 正方形, 特别注意!!!观察到的细胞已死亡!!! 特别注意!!!观察到的细胞已死亡!!! !!!观察到的细胞已死亡
脂肪的鉴定
• 试剂: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 试剂: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 • 材料:花生种子 材料: •注意:切片,选薄片染色2-3min,用体积分数50% 注意:切片, 薄片染色2 3min,用体积分数50% 注意 的酒精洗去浮色。制成临时装片,低倍镜寻找最薄 的酒精洗去浮色。制成临时装片, 洗去浮色 高倍镜观察。 处,高倍镜观察。 现象:脂肪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 苏丹Ⅳ染成红色 橘黄色, 现象:脂肪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苏丹Ⅳ染成红色
• 4.在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与物像明暗程度 4.在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 在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 无关的是 ( D 无关的是 ) A.反光镜 B.光圈 C.镜头 D.通光孔 5.下列显微镜操作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下列显微镜操作的叙述, 5.下列显微镜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标本染色较深, A 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 B 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 动玻片标本 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要先升镜筒, C 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要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 坏玻片标本 转换高倍物镜之前, D 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镜移到视 野正中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