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一、单项选择题1. 国内生产总值是(A )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A. —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B. —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交换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C. 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产品与服务D. —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交换的所有产品与服务2. 名义GDF和实际GDP勺主要区别是(B )。
A. 名义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实际GD测没有B. 实际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名义GD测没有C. 名义GDP更适合于比较若干年的产出D. 实际GDP S通货膨胀时增长更多5. 政府向公务员支付的工资属于(C )。
A. 消费B. 投资C. 政府购买D. 转移支付6. 如果个人收入为3000元,个人所得税为150元,个人消费为2000元,个人储蓄为85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为(B )0A. 3000 元B.2850 元C. 2000 元D.1000 元10. 某个大学生毕业后未能立即找到工作,属于( A )。
A. 摩擦性失业B. 结构性失业C. 周期性失业D. 季节性失业11. 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C )0A. 摩擦性失业B. 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 永久性失业12. 某个纺织工人因为纺织业不景气而失去工作,这种失业属于( B )oA. 摩擦性失业B. 结构性失业C. 周期性失业D. 永久性失业二、多项选择题1. 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有(ABCE )oA. 是市场价值的概念B. 测度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C. 是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D. 是一定时期实际销售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E. 计算的是流量而不是存量2.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包括的总量指标有(ABCDE ) o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生产总值C.国民生产净值D.国民收入E.个人收入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有(BDE )。
A. 生产法 B. 收入法 C.部门法 D. 支出法 E. 增值法4. 衡量价格水平的主要指标是(AD A. GDP 平减指数 B.GNP C. 宏观经济指数 D. E. 国民收入指数5. 按照西方劳动经济学的传统分类,失业可以分为( ABCD ) A. 摩擦性失业 B. 结构性失业 C.季节性失业 D. 周期性失业 E.区域性失业三、问答题3. 根据国民收入核算,试问:(1) 利用GDP 将中国与美国的实际生产或福利进行比较时,会高估还是低估 中国的总产出或总福利?(2) 利用GDP 体系说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取得的巨大成绩时,会高估还是低估?、第十章一、单项选择题1. 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是( B )° A. 总供给水平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B. 总需求水平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C. 消费水平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D. 总供给水平和总收入水平同时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 2. 在两部经济中,实现均衡产出或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是( C )°A. 总支出的企业部门的收入B. 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C. 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 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3. 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 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元时, 其消费支出为6000元。
在图形中,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 倾向为(A ) ° A. 2/3 B.3/4 D. 4/5 D.14. 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间的关系是(B )° A. 它们的和等于0 B. 它们的和等于1)° 平减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C. 它们之间的比率表示平均消费倾向D. 它们之间的比率表示平均储蓄倾向5. 如果消费函数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则边际消费倾向(倾),平均消费向(D )。
A. 递减递减B. 不变不变C. 递减不变D. 不变递减6. 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则意味着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使意愿的消费(A )A. 增加,但幅度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B. 增加,且幅度等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C. 有所下降,这是由于收入的增加会增加储蓄D. 保持不变,这是由于边际储蓄倾向同样小于19. 利率和投资量之间存在的关系是(A )oA. 利率越高,投资量越小B. 利率越高,投资量越大C. 利率与投资量之间的关系随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D. 利率与投资量之间不存在关系10. 以下关于投资q理论表述正确的是(B )。
A. q理论说明股票价格上升时,投资会相应减少B. q小于1,说明买旧的企业比新建更便宜,社会上不会有这方面的新投资C. q大于1,说明买旧的企业比新建更便宜,社会上不会有这方面的新投资D. q理论反映了资本的前期报酬率与当期报酬率之间的关系二、多项选择题1.以凯恩斯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凯恩斯主义短期经济波动理论涉及的市场包括(BCDE )oA.投资品市场B.货币市场C.劳动市场D.产品市场E.国际市场3.投资的增加意味着(ABE )oA.企业生产能力的提高B.居民的收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C.储蓄的增加D.利率水平的提高E.国民收入的增加5.下列各项中,可能对乘数发挥作用产生影响的是(ABDE )A. 经济体中过剩生产能力的大小B. 投资与储蓄决定的相对独立程度C. 自发消费的大小D. 货币供给是否适应支出的需要E. 经济体中部分资源“瓶颈约束”程度的大小三、问答题1. 试分别解释萨伊定律和凯恩斯定律。
8.在三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为C=100+0.9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1=300,政府购买G=16Q税收T=0.2Y。
试求:(1)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2)政府购买乘数(3)若政府购买增加到300,新的均衡国民收入是多少?9•假设某经济中的消费函数为 C=100+0.8Y,投资I 为50。
(1) 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2) 如果当时实际产出为800,试求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多少? (3) 若投资增至100,试求增加的收入;(4) 若消费函数为C=100+0.9Y,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收入增 加多少?(5) 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卜一章一、 单项选择题1.IS 曲线上的每一点的表示(B )。
A. 使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的均衡货币额B. 产品市场投资等于储蓄时收入与利率的组合C.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均衡时的收入与利率组合D. 货币市场的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的均衡货币额 5.LM 曲线表示(A )。
A. 货币市场均衡时,收入与利率之间同方向的变动关系B. 货币市场均衡时,收入与利率之间反方向的变动关系C. 产品市场均衡时,收入与利率之间同方向的变动关系D. 产品市场均衡时,收入与利率之间反方向的变动关系7•假定货币需求函数为L=kY- hr ,货币供给增加2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 则会使LM 曲线(B )。
A. 右移k 乘以20亿美元 C.右移k 除以20亿美元r=kY/h — M/h ,则引致LM 曲线变得平坦是由于(A 10. 在IS 曲线和LM 曲线的交点(C ) A. 经济一定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 B. 经济一定处于非充分就业的状态 C. 经济有可能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 D. 经济资源一定得到了充分利用11. 利率和收入点出现在IS 曲线右上方,LM 曲线的右下方区域中,则表示(A ) A. 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 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C.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D.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二、 多项选择题1.IS 曲线的斜率取决于(AE )B. 右移20亿美元除以k D. 右移20亿美元 8.如果货币市场均衡方程为 A.k 变小,h 变大C.k 和h 同比例变大 B.k 变大,h 变小、D. k 和h 同比例变小A. 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B. 投资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C.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D. 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E. 边际消费倾向2. 一般而言,位于IS曲线右方的收入与利率的组合,都是(AC )。
A. 产品市场需求小于供给的非均衡组合B. 产品市场需求大于供给的非均衡组合C. 产品市场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D. 产品市场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E.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都处于非均衡组合3. LM曲线斜率取决于(CD )。
A. 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B. 投资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C. 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D.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E. 边际消费倾向5.在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BCDE )。
A. 消费等于储蓄B. 产品的供给等于产品的需求C.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处于均衡状态D. 实际货币供给等于实际货币需求E. 实际支出等于意愿支出三、问答题2. 说明LM曲线的三个区域。
3•什么是凯恩斯陷阱?利用IS —LM模型分析凯恩斯陷阱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有什么特点。
5•假定政府考虑用两种紧缩政策,一是取消投资补贴,二是增加个人所得税,用IS —LM模型和投资需求曲线表示这两种政策对收入、利率和投资的影响。
8•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两个部门的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1=150—600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00r。
(1)求IS和LM曲线;(2)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3)若上述两部门经济变为三部门经济,其中税收T=0.25Y,政府支出G=10Q 货币需求为L=0.2Y—200r,实际货币供给为150,求IS和LM曲线及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
12. 假设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量为200,消费C=90+0.8Yd,税收T=50, 投资1=140 —500r,政府支出G=50.(1)导出IS和LM方程,并求出均衡收入和利率及投资水平;(2)若其他情况不变,G增加20,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又各为多少?(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13. 假设货币需求为L=0.2Y—100r,货币供给量为M=20Q C=90+0.8Yd, T=50,I=140 , G=50(1)导出IS和LM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2)若其他情况不变,G增加20,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又各为多少?(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14. 货币需求为L=0.2Y—400r,货币供给为m=15Q(1)试求:IS为Y=1250-3000r和IS为Y=1100- 1500r时的均衡收入和利率;(2)货币供给从150增加至170后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变为多少?(3)解释为何出现上述差距。
第十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价格水平上升时,会(D )。
A. 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B. 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C. 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D. 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4. 当(A )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