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热现象
5、从冰箱里取出冻肉如何解冻最好? 用接近零度的冷水较好。因为冻肉温度是 在零摄氏度以下,若放在热水中解冻,冻肉从 热水中吸收热量,外层迅速解冻而使温度很快 升到零度以上,此时的肉层之间便有了空隙, 传递热的本领降低,使内部的冻肉不易再吸收 热量解冻而形成硬核。 若将冻肉放在冷水中,因冻肉吸热而使冷 水温度很快降到零摄氏度且部分水还会结冰。 放出的热量被冻肉吸收后,使内外层的温度较 快升高,而内层又容易吸收热量,这样,整块 肉的温度也就较快升到零度。如此反复几次, 冻肉可解冻。从营养角度分析,这种均匀缓慢 升温的方法也是科学的。
●保温瓶若没灌满开水或从灌满水的瓶 里倒出一些水后,马上就塞紧塞子,常 会看到瓶塞会跳起来,这是为什么? 当保温瓶未灌满开水时就塞紧塞子,瓶内 开水上面的空气就会遇热膨胀,使里面气体的 压强就大于外面空气的压强,于是就对塞子产 生一个很大的力而将塞子顶出;当从瓶里倒出 一些水时,随着开水的不断倒出,同时也有一 部分冷空气陆续地钻进保温瓶中,将瓶塞塞紧 后,进入到瓶里的冷空气也遇热膨胀,所以也 被顶出。因此,当从保温瓶里倒出开水后,先 把木塞轻轻放在瓶口上,让水汽渗出一部分, 然后再盖紧瓶塞,这样瓶塞就不会向上跳了。
3、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冰棍会冒“白 气”, "白气”向上飘还是向下落?它形成的 原因是什么? "冰棍"冒出的的"白气" 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冰 棍周围遇冷液化成的细 小水珠,当然其密度大 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是 向下"飘"的。
4、在厨房里揭开锅盖时,若不小心被 100°c的水蒸气烫伤感觉比100°c的沸 水烫伤更厉害,这是为什么? 100°c水蒸汽遇到较低温度的人体皮肤,会液 化成100°c的水,短时间内即可放出大量的热。
小厨房,大学问
我们都有做饭的经历,回忆发生的一系列的 变化,会看到有关的物理现象,利用物理知 识去解释。这样就能够提高观察、分析及解 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现例举如下:
1、热凉粥时,锅里会发出响声,并不断冒 出气泡,但一尝粥并不热,这是为什么? 2、煮鸡蛋时,刚从锅里拿出表面粘有水的鸡 蛋感觉不很烫手,可鸡蛋壳变干后,反而感觉 比较烫手,这是为什么?
●冬天,刚买来的保温瓶或好久没用过的保温 瓶,往里倒开水时,都是先倒入少量开水并晃 动几下,然后再倒入开水,这是为什么?
主要是为了防止瓶胆破裂。因为玻璃是热 的不良导体,如果把很多滚烫的开水很快灌进 温度低的保温瓶中,那么瓶胆的内壁会先受热 而迅速膨胀,而其外壁却尚未受热膨胀,这就 使得瓶胆内外膨胀不同步,致使内层玻璃膨胀 受阻产生力而将瓶胆胀破。所以,要先往瓶里 灌少量开水,并晃动几下瓶体,使瓶胆先预热, 待瓶胆内外壁受热膨胀差不多时,再倒入大量 开水,这样瓶胆就不易破裂了。
• 这是因为鸡蛋表面有水时,热水不断蒸发 吸收热量,使鸡蛋表面温度降低,降低到 小于鸡蛋里面的温度。当鸡蛋表面变干后 ,使内外具有相同的温度。所以感觉比较 烫手。
• 热凉粥与烧开水不一样,水具有很好的流 动性,当锅底的水受热时,它就会膨胀, 密度减少就上浮,周围的凉水就流过来填 补。通过这种对流,就把锅底的热不断地 传递到水各部分而使水变热。而凉粥的流 动性差又不易传热,所以,当锅底的粥吸 热后,温度就很快上升,但却不能很快地 向上或四周流动,大量的热集中在锅底很 难传到粥的上面,所以上面的粥依然是凉 的。
保温瓶的自述
我的名字是热水瓶,别看我“身材矮小”, 我也有优点哦!我的最大特点和主要功能是保 温。不要以为保温是件容易的事,热传递的方 式有三种:一是传导,二是对流,三是辐射。 要想保温,就要针对这三种情况采取相应的措 施。
1、看看我都有哪些绝招:
绝招一:为了防止热传导我有一颗晶莹剔透 的心──双层的瓶胆,并且夹层是真空的,有效 地防止空气进入我的体内,防止热量传出体外, 从而达到保温效果。 绝招二:为了防止对流,我头顶"小木塞"。能减 少热水面上的气体流动,切断热的对流通道,防 止了瓶内外空气的对流;还可以使逃离热水的高 能量的分子与软木塞发生碰撞后,再回到原来的 热水中去,可减慢热水热能的损失。
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1、浇上冷水后烧瓶内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成 水,使瓶内压强降低,从而降低沸点。 2、水蒸气液化成水放出大量的热保证烧瓶中 的沸腾时继续吸热。
浴室里的思索
过完收获的金秋,寒冬已经来临,到浴 室里沐浴成了我们经常要做的事件。在每次 跨进浴池的时候,不知你是否会突然想起许 多我们在物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如果是这 样,你就是一个逐渐学会了在“生活中学物 理”好同学。 1、走入浴池,热腾腾的“白气”便会将我们 团团围住——“白气”是什么? 浴室里的“白气”是水雾。这些水雾是水蒸 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也正是这些水雾的形成 才使浴池里水的温度适宜于沐浴。
绝招三:为了防止辐射,瓶胆壁上镀上一层水 银,使之成为镜面状态,可以反射光和热。辐 射热碰到这光滑的镜面,就会被反弹回去,良 好保温。
2、关于我的使用: ●保温瓶灌多少开水,其保温效果最好? 瓶内以不灌水而留有少量的空气时(瓶塞与 热水面之间的距离一般为2~3厘米),保温瓶的 保温效果为最好。因为水的传热效率是空气的4 倍,也就是说空气的导热性能很差,所以,瓶内 热水散发的热量也就不太容易通过水上面的空气 层传给瓶塞在传到外边去,所以保温效果就好些。 反之,若将保温瓶灌满水,则水就会将软木塞浸 湿,这时热量就会以水作媒介而较快地传到瓶外, 所以保温效果就差些。
被烫伤后可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小心地将被热液浸透的衣裤、鞋袜脱掉。 (2)不要擦破水泡或表皮,以免引起细菌感染。 (3)取新鲜大葱叶子,中间剥开,去有黏液一面 贴于患处,有止疼和促进皮肤生长的用处 。 (4)如果疼得很厉害,用新鲜的豆腐加白糖,一 起搅拌至碎,敷在患处,可及时去疼 。 (5)用鸡蛋清调白糖摸于水疱处可促进水疱变蔫 。
●当倒完瓶内水马上塞紧塞子,过一段 时间则瓶塞会较难拔出,这是为什么? 倒完开水后若马上塞紧塞子,瓶塞就将 瓶胆封闭得很好。经过一段时间后,因瓶内 的空气冷却,使得里面的气体压强就小于外 部大气压强,所以瓶塞就较难拔出了。
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底浇 冷水,水还会沸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