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秀班主任书香班级工作经验总结

优秀班主任书香班级工作经验总结

优秀班主任书香班级工作经验总结人类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之中,文化制约着人的行为,影响着人的发展,使群体的意识内化为个体的意识,推动着群体与个体的共同发展。

同时,班级是学校有机的组成部分,学生在校生活的“家”,这个“家”就是一个小社会,它必然也有着自己的习惯,而这样的习惯也必然影响着个人的发展。

因此,班级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种学生成长的环境,更是班主任形成自己工作特色的重要载体。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班主任往往又是学科老师,工作量比较大,如果不能整合自己的学科活动,往往会出现疲于应付的情况。

为此,班主任只有了解班级文化的内涵及其对学生成长影响,整合自己的学科,掌握建设班级文化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利用班级文化促进班级集体和学生个体的发展。

基于以上的思考,作为班主任,在近年来的工作中,我尝试结合我班学生的特点,进行了“书香班级特色文化创建”系列活动,以此促成班级特色文化的形成,引导学生在沐浴书香的同时,提升对班级生活的认同感,并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一、班集体特色创建背景
(一)学生层面
班级特色创建应该源自本班学生实际,并有效结合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这不仅是班级建设工作的基础,也是班主任形成自身工作特色的基础。

随着近年来,各类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涌现,家长、学生、
老师急功近利的思想整体还是比较严重。

小学低年级孩子每天尚能有一定的阅读时间,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则因学业压力的加重逐渐减少。

但是随机询问本班学生可知,他们对课外书还是有比较强的阅读欲望的,只是,电视、ipad、手机等设备也的确占据了一些孩子有限的阅读时间。

从学生的成长角度来说,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个性发展方面,都需要他们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底蕴,而这些离不开“阅读”。

优秀的儿童读物,可以启发学生的心智,以儿童的视角和思维激发孩子们的想像力,正处于思维成长期的孩子们急切地需要精神滋养。

(二)家长层面
从和家长进行日常沟通交流的具体情况来看,我班一些家长择校思想还是很严重的,早早就在寻思着孩子初中就读,对学生的学业成绩非常看中,不少学生的课外读物仅为优秀作文选等比较功利性的读物了。

(三)教师层面
如今孩子阅读的儿童读物的种类远比我们那个年代多得多,作为班主任,我这个80后的老师也感到了危机——我与这些00后的孩子有了代沟,他们看的儿童书籍,我看得不多,交流起来就出现了尴尬。

因此,班主任只有走进孩子的世界、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才能把好的作品推荐给他们,把真善美带给他们。

(四)班级发展层面
师生共读的过程中,会在潜移默化中营造良好的班风,帮助学生形成“美”的认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系列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约束的能力。

二、班集体特色创建过程
(一)整体进行规划,有序开展活动
班集体特色创建系列活动前,我先进行了一些班级软文化的建设:比如前期对即将创建的班级特色进行宣传,让同学们献计献策,做好准备工作;建立班级图书角,落实读书时间,营造读书氛围;建立“收获园”档案袋,收集读书所得根据各学生的参与度,制定并完善评价制度,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当学生进入中年级段(三年级)后,我将前期班级软文化的建设进一步推进,并进行相关序列化的设计:
1.编写课本剧
结合班主任所任教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在阅读后,能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完成一份剧本的编写,并排演出来。

每位学生根据在小组中的具体参与情况,获得相应积分。

2.创立“收获园”
通过“收获园”的创立,引导学生平时积极主动去阅读各种课外书籍,并积累读书所得,挣得积分后反馈在“收获园”中。

通过对学生读书质量和数量的同时关注,逐步促成班中你追我赶的读书氛围。

3.创立《微笑向日葵》半月刊(班刊)
班级创立“收获园”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融合学生以及家长等各
方资源,引导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后向班刊主动投稿。

如果学生的投稿被采纳刊登,可以继续获得相应积分。

(二)丰富活动内涵,促进文化建设
有序列的活动,不仅丰富了班级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使得学生的娱乐时光更富有“内涵”,更重要的是,阅读渐渐成为学生共同的爱好,在阅读后展示自己的才能成为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

同时,一系列的活动,也不断促进着班级文化建设。

1.促进班级学习文化的建设
一系列的阅读活动,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无论是阅读过后的特色小报,阅读心得,还是课本剧的编写和演出,这些活动,首先需要学生能读懂书籍,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有自己的创造,才会有小组合作的独特见解。

学生会渐渐感受到,读了一本书有趣的书,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表现出来,让他人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2.促进班级礼仪文化的建设
礼仪常说常新,但是要真正落实到学生的行为中,光靠说教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只有将礼仪文化在实践中练习,才能有效、长久。

在书香班级特色文化创建整个活动中,学生更多的时候是在小队里的团队合作。

因此,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文明用语、认真倾听、相互谦让等交往礼仪的使用,才会更明显。

3.促进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
学校有学校的制度,班级也应该有班级的规定。

书香活动过
程中形成的评价制度,我觉得正是对班级规则的补充,同时也是一种指向内心的软文化建设。

这样制度,会促进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并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三、班集体特色创建成效
这一系列的班级特色创建活动过后,我想,留给学生的不仅是书中的精彩故事,是书中人物的精神传达,更是无言的精神向导。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浸润,书香班级特色文化创建成效卓著:(一)活动激发了学生对书的热爱
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书籍成为他们幸福快乐的源泉,阅读成为孩子的习惯。

同时,开展读书活动后,更多学生在课余时间更乐于读一本好书了,而且不再仅仅是《爆笑校园》之类的消遣书籍了。

(二)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
随着书香班级特色文化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的阅读深度和广度会有适度拓展,通过“收获园”和《微笑向日葵》半月刊,许多孩子能主动写一写简短的介绍和阅读心得了,更有一些同学愿意和同伴编写剧本。

(三)活动激发了班集体的成长动力
一系列的活动使得学生的读书兴趣有了空前的提高,且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往能力都会在不断地活动中有所提升。

同时,评价制度的完善,能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

班级的凝聚
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四、结语
如今,班级的孩子们和我共同沐浴在书香浓浓的班级氛围中,班集体文化在稳步形成的同时,作为班主任的我,也有了满满的收获。

我觉得一个班主任的工作特色,就是应该在和学生们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个体和班级集体所存在的些许问题,并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规划、设计符合孩子身心特点的、有序列性的活动,在活动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再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形成班级的特色文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