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应常备以下几种药品:1.、防中暑药,夏天温度高,人很容易中暑那么准备点防中暑药是一定必要,如藿香正气水、人丹、十滴水等。
2、蚊叮、虫咬引起的皮肤瘙痒病等,如风油精、清凉油、红花油、碘酒3、口腔溃疡是天气热,火气大的原因引起的,如双料喉风散、口腔溃疡散。
4、肠道疾病也是暑期的一个常发病,准备一些氟哌酸胶囊、痢特灵、香连丸、藿香正气水。
5、消化不良用药,如保和丸、酵母片、吗丁啉、大山楂丸、健胃消食片。
6、抗过敏的药:扑尔敏。
7、皮肤感染后,天气热,细菌繁殖迅速,应备红霉素软膏、绿药膏等。
有孩子的家庭还应备几盒痱子粉,以免出现湿疹等疾病。
夏季,防感冒小常识夏季感冒其特点是因为夏季闷热,湿度比较大,在这个时候大家都比较贪凉,比如吹空调等,感受了风寒之邪。
暑湿感冒是夏天特有的感冒,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热伤风。
热伤风的发热和秋冬季感冒是有区别的,是发热重、恶寒轻,一般病人没有寒冷的感觉,只是发热,出汗多但是不解热。
因此如果夏天的热伤风如果还像冬天感冒一样吃退烧药效果就会不好,而且还有一定副作用。
根据中医辨证对感冒的理解,夏季的感冒症状一般分为暑湿感冒和暑热感冒。
暑热感冒和暑湿感冒都发生在夏季,都因感受暑气而生。
但两证的病因和病机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夹湿,病因的有所区别决定了两证的病位有差异和临床表现特点亦不同,治疗方法也有区别。
暑湿感冒的病因是人体感受了夏季暑湿时邪,又因喜欢纳凉和饮冷,使体内的暑湿为风寒所遏,疏泄受阻,因而发病。
此病的病位在于肌表与中焦脾胃,所以症状表现外则发热不扬,头身困重;内则胸脘痞闷,脾胃不和,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脉数,口虽干而饮不多,舌苔虽腻而少黄。
若暑湿犯肺,肺气不清,还会有咳嗽痰粘,鼻流浊涕的症状。
中医对暑湿感冒的治疗,主要采用清暑祛湿的方药。
常见的中成药有祛暑丸,暑湿感冒冲剂、金衣祛暑丸、藿香正气丸、清暑益气丸和小儿暑感宁糖浆等。
暑热感冒是因久旱酷热而生,属于纯粹的阳热证候。
此类感冒的重要特征是热象突出,是四季感冒中症状较重的一种类型。
因暑热之邪,侵袭肺卫,热蒸肌表,兼以耗伤津气,所以出现发热、微恶风寒、汗出热不退、心烦、口渴、苔黄,脉浮大而数等症状。
对于暑热感冒则采用清热生津的疗法,常见的中成药有暑热感冒冲剂、清凉冲剂和银黄注射液等.夏季感冒的预防1.空调使用有讲究夏季空调开得过猛,室内外温差过大,常会引发感冒影响健康。
建议人群减少在空调房间里的时间,一般空调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4℃最为适宜;“上班族”回到家里不要急着钻进空调间;即便开空调,室内也应适时保持通风。
2.经常洗手有研究显示,手的触摸最易感染病毒。
感冒患者的飞沫中,仅8%有感冒病毒,大多的病毒传染仍通过手。
如健康人群碰了患者接触过的地方,再摸自己的鼻子、眼睛就会染上感冒。
为此,预防感冒的有效方法是勤洗手,尽量少用手摸眼睛、鼻子。
3.吃葱蒜预防夏日平时饮食要清淡,避免生冷辛辣的食物,同时保持良好心态,增强自身抵抗力。
针对体质较差的人,可服用大青叶、板蓝根等中药预防感冒。
日常食物中,大蒜、姜、葱、食醋也有防治感冒的奇特功效。
夏季常见疾病概述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好多人在炎热的夏天常常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容易出汗、头晕、心烦、昏昏欲睡等症状,夏季主要疾病有:中暑、热中风、热伤风、水中毒、空调病、肠道传染病等。
一、中暑夏季最常见的病症之一。
原因:人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失去平衡,肌体大量蓄热,水盐代谢紊乱。
应对:轻度中暑,多喝含盐的清凉饮料,若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服用人丹或藿香正气水,重症中暑患者,应抬到阴凉处就地抢救,并立即送往医院。
预防:1、在烈日下做好防晒工作2、保证充足的睡眠3、多洗温水澡帮助体温散发,4、多吃蔬菜瓜果,适量饮用盐开水、绿豆汤、酸梅汤等清凉饮料。
二、肠道传染病夏季气温高,食物容易腐坏变质,而且各种蚊虫的繁殖也快,成为传播疾病的渠道。
易发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有霍乱、痢疾、甲肝、食物中毒、水中毒等。
主要措施:少吃隔夜隔餐的饭菜;餐具、食物等要防苍蝇、蚊虫叮咬,做好洗涤消毒工作;买来的海鲜等水产品一定要煮熟煮透,不可生吃;不喝生水,防止水污染;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消灭苍蝇、蟑螂、老鼠等;注意个人卫生,常洗手洗澡。
三、热中风主要原因:由于室内与室外气温相差太大,若频繁出入房间,忽冷忽热使脑部血管反复舒缩。
发生在患有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身上。
预防:适当地调整空调的温度,使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摄氏度,多喝白开水或淡茶水都可以预防热中风。
手足口病的小常识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该病起病急,有发热感,口腔黏膜可能出现米粒大小的散状疱疹,有明显疼痛感;在手掌或脚掌部位,出现米粒大小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
患儿可能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头疼、咳嗽、流涕等症状。
手足口病传播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方式多样化。
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直接传播,也可以通过被污染的毛巾、玩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间接传播;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还能通过飞沫传播,也可能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而感染。
专家说,手足口病可防、可治。
父母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要让孩子用嘴接触玩具或脏手,不与别人共用餐具,饭前、便后要洗手;孩子的被褥和衣服要经常拿到阳光下暴晒,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孩子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对被患儿污染的玩具、餐具和日常用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夏天头疼多,是什么原因?夏季头痛的原因很多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1、出汗过多:因炎夏气温高,暑气逼人,人体为了散热降温,使汗腺通过汗液的蒸发而丢失大量的水分,如果这时不及时补充水分,则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大脑因此而供血不足,故而产生头痛。
人体出汗时体表血管扩张,血液由内而外分流,这种血液的再分配,会使血压偏低的人血压更加降低,也会产生头痛,此类头痛人们称之为低颅压或低血压性头痛。
2、冷刺激:夏天人们都习惯喝冷饮。
冷饮甘甜爽口,沁人心脾,但有些人开怀畅饮后即刻产生头痛,这是因为热的口腔和胃黏膜经不住骤然而来的低温刺激,致使黏膜下血管发生痉挛,同时反射性地引起脑血管痉挛。
这种痉挛虽为时短暂,但它却使大脑忍受不了突如其来的血液断流,而无法迅速做出应激反应,于是让人产生头痛,该类头痛人们称之为冷饮性头痛。
3、情绪原因:一些人对闷热的环境、火辣辣的太阳有一种厌烦心理,情绪低落、心烦意乱,会出现情绪性头痛。
尽管夏天头痛的原因较多,但究其原因均从不同途径减少了大脑赖以维持正常机能所必需的能量所致,防治夏季头痛的关键是满足大脑对能量的需求,不要经常服用止痛片来止痛。
儿童夏季常见疾病的预防夏季孩子的多发疾病主要有:1、肠道疾病:幼儿易患急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等肠道疾病。
预防肠道疾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
避免孩子暴饮暴食,让孩子饭前便后洗手。
吃瓜果前要洗净、削皮,不喝生水,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尽量少吃冷饮和街头小吃,放入冰箱的剩饭菜,要重新热透再食用。
2、呼吸道感染:防治呼吸道感染的要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家长应尽量少带儿童去那些人多、空气不好的公共场所。
其次,如果家里已经有感冒的大人,应尽量避免与宝宝接触,或戴上口罩杜绝传染给小孩。
再次,应让孩子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最后,夏季要让孩子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以调节肠胃功能,保持抵抗力。
在家里使用空调时温度不宜调得过低,26℃左右即可。
尽量不要使小孩长时间待在密闭的空调房间内,开空调时最好让一个门窗打开以保持空气流通。
不要让孩子待在出风口处,防止感冒。
四是每天最好保证小孩有一到两个小时的室外运动时间。
3、皮肤病:由于儿童的皮肤细嫩,易受病毒、细菌的侵袭,引起局部皮肤发红、发炎、生痱子。
预防痱子和脓疱疮的主要措施是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
4、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是夏季儿童尤其是女孩的常见疾病,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尽量不让幼儿穿开裆裤,婴儿要勤换尿布,便后及时帮宝宝清洗臀部,保持清洁。
女孩清洗外阴时应从前向后擦洗。
出现腹泻、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败血症等疾病时,一定要积极治疗,以免细菌通过血液循环侵入尿道引起感染。
5、中暑:儿童在室外活动时间过长的话极易发生中暑。
预防幼儿中暑,居室要注意开窗通风,用电风扇或空调降低室温。
给孩子穿宽松透气的服装,勤洗澡、勤换衣、勤喝水。
户外活动时,避开强烈阳光,正午前后两小时最好不要外出,外出时戴遮阳帽。
夏日吃冷饮有“三忌”:一忌冷饮喝得太多。
冷饮、冷食吃得过多,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并刺激肠道,影响人体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
二忌滥食现制冷饮。
很多市民喜欢吃路边小摊的刨冰,在吃刨冰享受凉爽时,要注意最好不吃路边小摊上的。
品尝刨冰时应注意“成品”口味,同时不可过量食用,质量再好的刨冰,吃多了对自己的肚子也没有好处。
三忌老人幼儿贪食。
冷饮虽然有消暑降温的功效,但老年人和幼儿如果贪图一时的凉快而贪食,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老年人消化道功能己明显减退,对冷饮的耐受力已大大降低,如吃了过多的冷饮,不仅会引起胃肠道消化功能紊乱,还可能诱发更为严重的疾病。
特别是体质虚弱的高龄老人,最好禁用冷饮。
此外,幼儿的胃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健全,粘膜血管及有关器官对冷饮的刺激尚不适应,因而也不要多食,否则会引起腹泻、腹痛、咽痛及咳嗽等症状,甚至诱发扁桃体炎。
6个月以下的婴儿则应禁食冷饮。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哪些“冬病”适合“夏治”呢?所有阳气不足、肺气虚弱及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疾病在春夏治疗都会比其他季节治疗效果好。
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道慢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肠炎、冻疮、胃痛、颈椎病、慢性腹泻、感冒、部分虚寒妇科病关节痛、肾虚引起的腰痛。
其中尤以呼吸道疾病、气管炎、哮喘病、膝关节疼痛、冻疮等效果显著。
老年人夏季养生炎热的夏季、酷暑难耐,人体阳气旺盛,阴气不足,是中暑、中风、胃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老年人因机体的冷热调节能力下降,如不注重科学的养生之道,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并及时补充体液,容易诱发多种疾病。
老年人在夏季养生要注意以下要点。
一、保持神清气爽盛夏阳光强烈、天气酷热,加上人体阳气旺盛,容易使人心烦急躁,老年人在酷热的天气里,一定要让情绪处于平静状态,不可过度劳累、激动。
良好的心态是身体最好的调节剂,可防止“五脏内火”的滋生。
二、防中暑夏季要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劳作或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