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的校本课程
跳绳运动增進健康水平,提高身体素质 ,它最适合作为培养其它运动的基 础体力:所有运动的基础在于体力的培养。诸如拳击、马拉松、自由车、排球、 棒球、羽毛球等等需要有体力作为基础的运动,以跳绳培养基础体力最为适合。 3、趣味性
融娱乐和竞技于健身运动之中。 4、多样性
跳绳运动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可以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 5、竞技性
绳子的出现最少可以上溯到数万年前。在人类的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 尝试着用植物的藤编制成绳子,用它来捆扎收获的农作物、搬运东西,或是驱 使牛马等家畜,结绳记事。绳子不仅是一种生产工具,更是人类迈向文明的重 要载体。《易·系辞》中记载:“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作结绳而为网罟。”; 《 庄 子 ·胠 箧 》 中 记 载 : “ 民 结 绳 而 用 之 。 ” … … 远 古 时 期 , 出现了“结 绳记事”,用绳子结出大小的疙瘩记录事件。那是文字诞生前,人们的记事方法, 是人类生活上重要的工具之一。
近年来,南京市葛塘中心小学坚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科学安 排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和锻炼时间,选择“跳绳”这一具有广泛参与性的 运动形式作为学校全体学生的集体运动项目,并列入了校本课程建设计 划,有力推动了“阳光体育”运动,大大促进了全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现在,葛塘中心小学在专家的指导下,组织精干力量,总结“跳绳” 校本课程实践经验,并查阅大量资料,精心编写了《“绳”采飞扬》校本 课程教材。这本教材,切合实际,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体现了学校对素 质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对“健康第一”思想的真切把握,凝结着学校师生的 集体智慧和辛勤汗水,寄托着对学生健康成长的美好期盼。
跳绳运动是一项体能与技能较量的项目,具有很强的竞技性。
3
6、创造性 跳绳运动之旨趣在于可以向自己尚不纯熟的技术挑战,进而努力钻研,创造
序言
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社会事业局 周桂松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 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集中体 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体育作为重要的教育手段,在促进青少 年健康成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 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 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 的好习惯。”
2
第三节跳绳运ຫໍສະໝຸດ 的发展与现状一、跳绳的定义 跳绳是指单人或多人手持绳,身体腾空,使绳跃过头顶通过脚下绕身体摇
动的一项民间体育运动。 曾经,它是孩子们的游戏。如今,古
老的游戏焕发出青春,与现代竞技体育融 为一体,成为现代体育竞技项目。
二、跳绳运动的特点: 1、普及性 (1)、任何人都能从事:无论男女老幼均可从事跳绳运动,因为它能够适应每 个人的体力。而且只要准备一付跳绳,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从事这种运动。 (2)、任何时候都能从事:无论任何季节,只需要极短的时间就能轻易地充分 满足运动需求。 2、健身性
1
子的波幅也不致于产生太大的弯曲;实心塑料绳比较适用于木皮地,并可以增 加跳绳的震撼力。单人绳的直径约在零点三至零点四厘米之间。双人绳的直径 约在零点四至零点五厘米之间。团体绳的直径约在零点六至零点七厘米之间是 较为合适。
第二节 跳绳的起源
跳绳的起源,根据记载,远在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就己经有了这 种运动。过去的人称“跳绳”为“跳索”,《宛署杂记》里说:“以丈许长绳,两 儿对牵,飞摆不定,难以凝视,若百索然,其实一索也。群儿乘其动时,轮跳 其上以能过者为胜,否则为绳所律,听掌绳者以绳击之以示罚,名曰跳百索。” 明朝时《帝京景物略》中说:“二童子引索略地,如白光轮,一童子跳光中,曰: ‘跳白索’。”——“跳白索”又称“跳百索”。在清代北京元宵节民间娱乐时, 称跳绳为“跳百索”。济南府《府志》中载:“每年孟春正月元旦……儿女以绳 跳为戏,名曰‘跳百索’。”《松风阁诗抄》中也有诗记载:“白光如轮舞索童, 一童舞索一童唱,一童跳人光轮中。”当时这种跳绳加伴唱的游戏,娱乐性很强, 跳绳有单脚跳、单脚换跳、双脚并跳、双脚空中前后、左右分跳等多种方法, 对促进少年儿童发展灵敏、速度、弹跳及耐力等身体素质,都有好处。由于“跳 百索”即有趣,又能与人同乐,所以这项童玩游戏一直被延续下来,到了今天, 孩子们玩这种游戏,已不限于在春节,“跳百索”也改口叫跳绳了。现今国外的 韵律操所采用的绳操,都是由我国跳百索中应用而成。跳绳属于我国的文化遗 产,属于我们的民俗运动,更应加以发扬光大。
相信葛塘中心小学在《“绳”采飞扬》这本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一定会形成学校“阳光体育”特色,成为学校未来发展的一张名片。我们 期待,葛塘中心小学在不断丰富学生运动形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 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素质教育发展之路。
第一章 跳绳运动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绳的介绍
一、绳的概念 “绳”字是形声字,从糸( mì),从黾(měng)。“糸”指“纤维”。“黾”
本 指 “ 吃 食 少 而 繁 殖 多 ” ,转 义 为“ 可 以 无 限 制 低 成 本 繁 衍 ”。“ 糸 ”与“ 黾 ” 联合起来表示“可以无限制低成本接续延长的纤维索带”。 古代绳子多用 草、麻等植物纤维用手工搓成。必须延长时,可以手工散开绳子的一端, 把另一股草、麻纤维用搓的办法接续上去,手续简便,成本低廉。
随着时代的发展,绳子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同时在孩子们心中更是 童年不可缺的玩具之一。利用绳子玩出来的游戏,既是生产技能的传承,也是 休闲娱乐的重要手段,从而,实现了从“生产工具”向“游戏工具”的转变。 二、绳的分类
根据绳的不同材料通常分为:1.草绳 2.麻绳 3.尼龙绳 4.棉绳 5.空心塑料 绳 6.实心塑料绳等。就草绳而言,古时候跳绳使用草绳甚为广泛,目前巳经不 容易取得,缺点是过粗而且轻,回旋时空气阻力大;麻绳取用很方便,缺点是 太粗而且过动,回旋时相当吃力。目前尼龙绳已经取代了草绳和麻绳的地位, 但它的缺点是过软;空心塑料绳适用于在弹性大的地面,可以减少反弹力,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