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游戏论综合练习十套题目(带答案)

学前游戏论综合练习十套题目(带答案)

学前游戏论试题库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A.科学教育活动B.日常生活活动C•游戏D.上课2.我国学前游戏理论与实践全面向苏联学习是在下列哪一个阶段()A.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建国初期B.第二阶段,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C•第三阶段,“十年浩劫”时期D•第四阶段,“十年浩劫”后至今3.按儿童的认知发展来分类,游戏可分为()A.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B.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C.运动性游戏、智力性游戏、装扮性游戏、操作性游戏D.探索游戏、创造性游戏、模仿性游戏、渲泄性游戏4.儿童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往往比在独自游戏和伙伴游戏中所获得的更丰富、更有益于认知发展,这种现象主要表明亲子游戏具有()A.情感性B.象征性C.开放性D.发展性5.“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A.霍尔B皮亚杰C夸美纽斯D康德6.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是()A.感觉运动游戏B.象征性游戏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7.一个孩子在他的认知图式中没有羊的概念,在第一次看到羊以后,他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羊的概念,这一现象属于()A.冲突B顺应C同化D.平衡8.游戏的概念逐渐由抽象到具体、思辩到实用的演变,主要是由于游戏的()A.非自觉性理解B.社会性本质观的建立C生物性本质观的建立 D.生物—社会性理解9.象征性游戏是儿童的典型游戏,象征性在下列哪一个时期成为游戏的基本特征()A.感知运动期B.前运算期C•具体运算期D.形式运算期10.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教育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是()A.蒙台梭利B.福禄培尔C皮亚杰D.夸美纽斯11.“我们来玩过家家吧!”“这是我的,不给你玩!”,儿童在游戏中出现的类似言语属于()A.游戏性语言B.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C.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D.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12.游戏本质的最基本属性的表现是指游戏的()A.生物性B.社会性C.自主性D.工具性13.亲子游戏的基本特点包括情感性和()A.教育性B.发展性C.长期性D.随机性14.一般而言,混合班幼儿有更多的积极交往行为,且平行游戏和小组游戏比同龄班幼儿()A.显着增多B.显着减少C差不多D.完全相同15.最早的游戏理论是在下列哪一种思想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A.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C.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D.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16.在象征性游戏和智力类游戏中,主导性动机是()A.活动性动机B.探究性动机C•成就性动机D.亲合性动机17.坚持游戏的 _____________ 本质观是前苏联游戏理论研究的典型特征。

()A.生物性 B.社会性 C.主体性 D.自主性18.心理学对儿童游戏价值的研究,侧重了游戏对()A.儿童思维集中发展的作用B.儿童情感发展的作用C•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D.儿童身体发展的作用19.研究证明,影响儿童游戏社会性品质的因素是()A.场地方位B.场地结构特征C•设备位置D.场地空间密度20.发展幼儿角色游戏的基础是()A.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B.提供适合的游戏场所C选择合适的游戏材料D.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从性质上看,影响儿童游戏的环境因素可以分成()A.物理因素B.主观因素C社会环境因素D.客观因素2.以下关于幼儿园教学游戏的描述,错误的是()A.注重发挥游戏的自主性特点B•类型上表现为创造性游戏C•是学前教育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D.又称手段性游戏3.关于幼儿游戏活动区的布置,错误的说法是()A.以阅读为主的图书区可与娃娃家区放在一起B•自选游戏环境的创设是由教师进行的C.积木区适宜与科学观察区放在一起D.游戏活动区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和渐进发展性4.关于玩具的说法,错误的是()A.玩具造型越逼真对儿童的教育作用越大B.玩具越多越有利于儿童游戏的开展C.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玩具相互搭配放在一起,构成一定的知觉场,这种知觉场影响着儿童游戏的性质和主题D提供给儿童游戏的玩具指商店里出售的精美玩具,如洋娃娃玩具、汽车玩具等5.有关幼儿园的游戏常规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A.是对儿童游戏进行限制和束缚B.是在组织和开展游戏过程中建立的C.主要包括使用玩具的常规以及对其他游戏行为的规定D.是有效开展儿童游戏活动的制度保证,与儿童道德品质的培养无关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的最佳融合,成为现代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之一。

2.玩具的教育性,一方面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方面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角色游戏的基本构成结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4.从主观上讲,人们对______________ 的不同,是导致游戏概念解释不同的根本原因之一。

5.为小班幼儿选择的玩具应以_____________ 为主,以有利于支持儿童游戏愿望的产生和游戏的进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游戏的外部条件特征。

2•游戏满足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些需要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什么4.结构游戏的指导方式有哪些5.简述游戏在儿童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 •结合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论述如何指导小班幼儿角色游戏。

2.如何运用间接的言语方式影响儿童的游戏学前游戏论试题库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亲子游戏的显着特点是()A规则性B开放性C情感性D.目的性2.儿童在游戏中,把冰棍棒当注射器或拿椅子当汽车开;把自己假装成另外一个人,如当医生或布娃娃的妈妈等,这种游戏属于()A.感觉运动游戏B.象征性游戏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3.用游戏和玩具来鼓励儿童表达幻想、焦虑、然后根据儿童的表现加以解释,从而帮助儿童妥善解决情感上的问题,这种游戏治疗方法称为()A.关系性游戏治疗B.非指导性游戏治疗C分析性游戏治疗D.发泄性游戏治疗4.认为游戏是一种社会反映性活动、有计划活动、主导活动、需成人指导的活动的学派是()A.经典学派B.认知发展学派C精神分析学派D.社会文化历史学派5.“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观点的提出者是()A.维果茨基B皮亚杰C夸美纽斯D席勒6.游戏觉醒理论建立在下列哪一学说的基础上()A.内驱力学说B外驱力学说C活动学说D.情绪学说7.从材料角度区分,能判断儿童是否正在游戏的一个指标是()A.有无玩具B.在玩玩具C有许多玩具D.在玩逼真性程度高的玩具8.游戏中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如司机)的一两个最富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如转方向盘),来标志他所模仿的对象,此时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属于()A.机能性角色B.互补性角色C想象的角色D.虚幻性角色9.儿童游戏的感觉运动性水平、象征性水平、规则性水平是()A.以情感发展为主线划分的B.以社会性发展为主线划分的C.以认知发展为主线划分的D.以身体发展为主线划分的10.与成人共同的游戏中,儿童体验到成人的爱,形成对成人进一步的信任与依恋,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对其他孩子的注意和交往的兴趣,这种现象表明游戏可以满足儿童()。

A.认知发展的需要B社会性发展的需要C生理发展的需要D自我肯定的需要11.有调查发现,使用废旧物品或天然材料的游戏时间与年龄大小的关系是()A.—致的B相反的C等同的D.没关系的12.一般地,把模仿物体(物品、动物、任务等)原形而制作的玩具如玩具娃娃玩具动物等称为()A结构造型玩具B形象玩具C智力玩具D体育玩13.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A.科学教育活动B.日常生活活动C游戏D.上课14.玩具或材料的教育性取决于()A.玩具或材料装潢是否漂亮 B.价钱的高低C玩具或材料的功能D.玩具或材料的复杂程度15.创设儿童游戏场地的第一基本原则是()。

A.促进儿童的发展B.培养儿童的自信心C确保儿童身心安全 D.满足儿童好奇心16.将儿童游戏纳入有目的教育过程的关键是()A.游戏教育实施计划的制定B.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并合理安排C建立合理的游戏常规 D.培养儿童良好的游戏行为习惯17.模仿乐器声(1岁前)属于婴儿游戏中的()A.活动性游戏B智力游戏C感官游戏 D.发展语言的游戏18.从实践的角度来说,幼儿园游戏教育各层次计划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是()A.学期计划B.阶段计划C周计划 D.日计划19.婴儿游戏开始于()A.出生4、5个月以后个月左右个月左右个月左右20.复演论的游戏本质观认为游戏是()A.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B.人的剩余精力的发泄或运用C种族的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D.个体适应环境,寻求自由和主动欲望的表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关于幼儿园自选游戏,错误的说法是()A.注重发挥游戏的自主性特点B.类型上表现为有规则游戏C也称手段性游戏 D.是学前教育显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明确规定了游戏任务、玩法、规则、结果这四个基本因素的游戏,不是下列哪一类游戏()A.角色游戏B.结构游戏C创造性游戏 D.有规则游戏3.从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的组织形式上看,以下活动不属于教学游戏的是A.幼儿按自己意思用积木进行构造活动B.幼儿按教师预先设定的规则下跳棋C在自由活动时间里,幼儿自发地结伴下跳棋D.幼儿按自己的生活经验玩的开商店的角色游戏4.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两大基本原则是()A.教育性原则B.主体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全面性原则世纪中叶流行的三种游戏理论分别是()A.发泄论B.认知发展论C生活预备说D.活动论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 _______ 是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价值并建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是真正将游戏纳入有目的的教育过程的体现。

3. ________ 和_________ 都是通过儿童的想象,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

4._______________ 斯宾塞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剩余精力说的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 认为游戏是种族的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以拜敦代克为代表的____________ 作为游戏理论的一种,是当时游戏理论发展的最高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