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课标版高考地理训练: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

2020届课标版高考地理训练: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

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选择题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两侧绿化带宽度依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设计为30—100 m。

图1为南水北调中线某段景观图,图2为水循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两侧设置绿化带的主要目的是()A.涵养水源B.净化空气C.增加径流D.美化环境2.南水北调干渠及两侧绿化带主要影响了水循环环节中的()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C.②③④⑥D.②③④⑤[2020湖南益阳、湘潭质量检测]植被对降水具有截留作用。

植被的枝叶及地表枯落物可以拦截降水。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小流域灌丛生物量和截留量随高度变化。

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范围内降水量大致()A.随着地势升高而增加B.随生物量增加而增加C.随生物量增加而减少D.随着地势升高而减少4.影响灌丛带截留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和地势B.流域面积和降水量C.地势和生物量D.生物量和降水量[2020广东珠海摸底]墨累—达令河发源于澳大利亚湿润的东部山地,途经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的内陆平原南部奔流入海。

受降水影响,其一些干流河道和支流经常干涸,尤以达令河最为严重,有些支流仅在多雨季节才形成河流。

下图为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水系图。

据此完成5—6题。

5.墨累—达令河上游及源头春季流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降水较多B.积雪融水较多C.东水西调较多D.水库放水较多6.墨累—达令河中游及下游共同的水质问题主要是()A.牧羊废水污染B.受海水污染C.水体富营养化D.水体盐度高[2020湖北黄冈质量检测]下图示意某帆船环球航行路线。

2018年12月船上某船员在丙海域投放了一个漂流瓶,2019年4月该漂流瓶被游客在丁处海边捡到。

据此完成7—8题。

7.该漂流瓶依次经过的洋流最可能是()A.北印度洋季风洋流—西澳大利亚寒流—西风漂流B.北印度洋季风洋流—马达加斯加暖流—西风漂流C.南赤道暖流—莫桑比克暖流—秘鲁寒流—西风漂流D.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巴西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8.在图示区域航行时,该帆船船长在他的航海日志中这样写道:“大面积海域挤满了渔船,部分渔民载着满仓的鱼返航……”此时该帆船最可能位于()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2019四川德阳一诊]水面蒸发是最大可能蒸发量,属于水分供应不受限制的蒸发。

气温是影响蒸发的重要因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气温升高时,水面蒸发量也相应增加。

然而,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世界不少地区水面蒸发量却出现持续下降趋势。

据此完成9—11题。

9.一般情况下,世界上水面蒸发最旺盛的地区位于()A.赤道附近B.回归线附近C.南极地区D.温带大陆内部10.不少地区的水面蒸发量出现持续下降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这些地区()A.大气湿度逐渐下降B.水体面积逐渐减小C.大气云量逐渐增加D.大风天气逐渐增多11.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面蒸发量呈下降趋势,这会使()A.区域水循环变活跃B.空气中水汽含量减小C.农作物收获期提前D.农业干旱得到缓解一、选择题[2020山东统考]降雨到达地表后,转化为地表径流Q1、壤中流(在土壤空隙中流动的水)Q2和地下径流Q3。

三种径流成分汇集到河道中形成河流径流,最后流出流域出口。

下图示意一次暴雨后某流域出口处径流量变化过程。

据此完成1—2题。

1.该流域地表径流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的时刻是()A.T1B.T2C.T3D.T42.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后,发生同样的降雨会导致()A.Q1减少,Q2增加B.Q2减少,Q3增加C.Q1增加,Q2减少D.Q2增加,Q3减少[2020湖北荆门龙泉中学、宜昌一中联考]干旱地区常发育深根系植物,其根系深达地下潜水面,可直接吸取地下水,这类植物被定义为地下水依赖型植物,也称“抽水机式植物”。

据研究,这类植物生长季的蒸散过程能引起浅层地下水位的周期性昼夜波动。

下图为干旱区河岸带某时段浅层地下水埋深的昼夜波动图。

读图,完成3—5题。

3.干旱区植物蒸散速率最大的时段可能是()A.7:00—8:00B.10:00—11:00C.14:00—15:00D.17:00—18:004.夜间河岸带浅层地下水的流向主要是()A.由地势高处流向低处B.由地势低处流向高处C.浅层地下水补给河水D.河水补给浅层地下水5.河岸带浅层地下水埋深昼夜波动幅度()A.随河流流向变化幅度增大B.距离河岸越远,变化幅度越小C.距离河岸越远,变化幅度越大D.随河流流向变化幅度减小[2020广东梅州第一次质量检测]白令海是连接北太平洋和北冰洋的重要海域,其北面通过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连,南面与北太平洋被阿留申群岛隔开。

下图为末次盛冰期的暖期(甲时期和乙时期)白令海北部陆坡和海洋环境模式图,甲时期白令海大陆架高浓度悬浮体(粉砂和冰川碎屑)达到峰值。

据此完成6—7题。

6.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图示地区()A.原生植物生长条件更优B.陆上径流量更小C.海冰覆盖面积更大D.海水温度更高7.乙时期北太平洋深层海水上泛对图示地区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浮冰移动B.减弱陆上径流C.加快海冰融化D.增温增湿[2019北京海淀一模]下图为我国某水库最高控制水位及多年平均水位的海拔变化图(单位:米)。

最高控制水位是指综合水库灌溉、发电效益及水库运行安全等因素允许蓄水的上限水位。

死水位是指在保证水库正常运行情况下,允许水库消落的最低水位。

读图,完成8—9题。

8.该水库5—7月的最高控制水位较低是因为该时段()A.上游灌溉需水多B.下游防洪压力大C.流域内降水少D.库区内蒸发量大9.该水库可能位于()A.青海省东部B.浙江省西部C.甘肃省北部D.云南省中部[2020山西太原五中阶段性检测]河流输沙量是指在一定时段内通过河道某断面的泥沙数量,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水量的丰枯和水体含沙量大小。

下图示意1965—2011年长江月均输沙量所占比例变化。

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时期内()A.长江输沙量呈增加趋势B.长江输沙量呈减少趋势C.长江输沙量的季节变化大D.长江输沙量的年际变化大11.引起长江输沙量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降水量的季节变化B.径流量的季节变化C.含沙量的季节变化D.植被覆盖率的季节变化二、非选择题(共48分)12.[2019湖北武汉调研,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三峡水库从2003年蓄水起的十年间,入库泥沙量仅为预测的42%。

长江水利委员会认为,这更有利于延长水库寿命,减轻中下游防洪压力。

长江中游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简称长江作用),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较强的长江作用可使鄱阳湖水位升高;另一方面是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简称鄱阳湖作用),当鄱阳湖向长江大流量地持续汇流,鄱阳湖作用增强,造成长江下游流量增加。

图a示意长江水系中已建成或规划中的大坝分布,图b示意鱼群通行的生物通道,图c示意鄱阳湖作用与长江作用累计频次对比。

图a图b 图c(1)简要说明鱼群向上游通过大坝的过程。

(6分)(2)判断图c中甲作用与乙作用哪一个对应长江作用,并说明理由。

(6分)(3)三峡水库入库的泥沙量远少于预测量,推测可能的原因。

(6分)(4)三峡水库入库泥沙量及往下游排沙量大大减少,可以减轻下游防洪压力,请从地理角度加以说明。

(6分)13.[2019吉林长春二模,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尕拉拉错位于巴颜喀拉山主峰附近,地处无冰川分布的多年冻土区,地势相对平坦开阔,发育了大片沼泽,是黄河源区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下图)。

考察发现,在高原不断抬升的背景下,该区域沼泽萎缩与流经该区域的河流有着直接的关系。

(1)指出尕拉拉错所在地区沼泽的补给水源。

(4分)(2)说明高原地形与黄河源区沼泽形成的关系。

(6分)(3)推测在高原持续抬升背景下,该区域沼泽萎缩与流经该区域河流之间的关系。

(8分)(4)请对恢复该地沼泽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说明理由。

(6分)一、选择题[2020吉林第一次调研]融雪洪水指由积雪融化形成的洪水,简称雪洪,一般在春、夏两季发生于中高纬地区和高山地区。

我国新疆是一个雪洪多发的地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新疆雪洪受到一定的影响。

下图示意2001—2012年新疆南部和北部各月融雪洪水发生次数。

据此完成1—3题。

1.山区融雪洪水的发生需具备的主要条件是()①降雪量大②积雪多③升温速度快④地形起伏大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导致新疆南部和北部夏季融雪洪水次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坡向B.积雪海拔C.地形起伏D.植被覆盖率3.全球气候变暖对新疆融雪洪水的影响可能是()A.水量稳定B.频次增加C.出现推迟D.分布范围缩小[2019山西晋中调研]一般情况下,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是向上输送的,表现为蒸发过程。

而在特定情况下,水汽可能会在地表或土壤中凝结而向下输送,出现逆湿现象。

荒漠中的绿洲在夏季是一个冷源和水汽源。

绿洲周边存在绿洲风。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夏季逆湿出现概率图,完成4—6题。

4.下列地区,最容易出现逆湿现象的是()A.绿洲中心B.荒漠边缘的绿洲C.荒漠中心D.绿洲边缘的荒漠5.夜晚逆湿出现概率大,原因是夜晚()A.地表温度低,水汽易凝结B.绿洲风最弱,水汽不容易消散C.地表温度低,近地面大气中水汽多D.绿洲风最强,由绿洲输送的水汽多6.我国西北地区的逆湿现象可能()A.导致沙漠扩大B.改善土壤条件C.加剧风力侵蚀D.导致降水增多[2019湖北武汉调研]径流深为径流总量和流域面积之比,径流深又分为地表径流深和地下径流深。

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地区某小流域多年平均月降水量与径流深,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 334 mm,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约920 mm,地表和地下多年平均径流深合计约为757 mm。

据此完成7—9题。

7.该流域5月份较4月份降水量明显增加,而径流深增加缓慢,与此不相关的是()A.3、4月地表较为干燥B.流域内植被茂盛,水流汇聚速度慢C.5月农业用水较多D.前期地下溶孔裂隙处于非饱和状态8.若不考虑人为因素,下列有关该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流域水资源总量减少B.有流域外地表径流汇入C.有流域外地下径流汇入D.流域内地表水下渗严重9.地下水矿化度是指单位体积地下水中可溶性盐类的质量,浅层地下水矿化度与农业生产和植被状态等密切相关。

调查发现,当地秋季地下水矿化度最低,水质最好。

有关这一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A.植被生长旺盛,消耗土壤矿物质最多B.秋季降水量大,雨水淋溶作用较强C.作物大多已成熟,化学肥料施用量少D.河流径流量较大,流水溶蚀作用较强[2019山东省实验中学第二次模拟]美国波特兰市的数条街道按照“低影响开发”理念,将人行道和街道侧石间的空间利用起来,建设了若干个连续的侧石扩展池,并在池中种植植物,形成一条特殊的“绿色街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