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科学第1章地球上的水测试题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油、盐、酱、醋是家庭常用的调味品,下列调味品与水充分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色拉油 B.食盐 C.酱油 D.白醋2.我国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改变图示水循环示意图中的环节是()A.②B.③C.⑤D.⑥3.关于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循环只发生在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B. 水循环只发生在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C. 水循环只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D. 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陆地之间4.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地球上水体中储量最大的是河流水B.地球上水体中更新周期最短的是冰川水C.由电解水的实验可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工业三废与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农药的任意使用,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5. 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C. 降低温度,饱和溶液一定析出晶体D. 蒸发溶剂,饱和溶液一定析出晶体6.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的水,若要对自然界中的水进行净化处理,下列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过滤B.蒸馏C.静置沉淀D.吸附沉淀7.小明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所示)。
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B.糖水热的时侯白糖全部溶解C.凉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图8.在25℃时,向100克10%蔗糖溶液中加入10克水,不发生变化的是()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分数 C.溶剂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9.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对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确的是()A.矿泉水瓶始终受到水对它的浮力B.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C.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D.浸没后,压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10.下列关于水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B.我国水资源丰富,人均拥有量多C.水资源与水循环的活跃程度密切相关D.我国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匀11. 某温度下,一杯饱和的蔗糖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改变,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恒温蒸发溶剂加入蔗糖降低温度升高温度A B C D12.通过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13.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下列因素中有关的是( ) A.液体的体积 B.液体的密度C.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D.物体的密度14.关于溶解度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时,50克水最多溶解食盐18克, 可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18克B.20℃时,100克水最多溶解食盐36克, 可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C.20℃时,10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可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10克D.20℃时,100克饱和食盐溶液中含20克食盐, 可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 20克15.将100克溶质质量分数10%的A溶液恒温蒸发为20%的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质量减少 B.蒸发了水50克 C.溶质质量不变 D.溶解度变大16.下列各量中,与水的质量有关.......的是()A.水的密度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C.水的沸点D.电解水时产生氢气的质量17.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等体积的食盐水中观察到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杯食盐水中铅笔受到的浮力较大 B.乙杯食盐水的密度较小C.乙杯食盐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 D.甲杯食盐水中含有较多食盐18.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b物质宜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取晶体C.t1℃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t2℃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的物质,b比a多19.t℃时某物质溶液甲265克,恒温蒸发20克水,有5克晶体析出,得溶液乙;再恒温蒸发20克水,有10克晶体(晶体不含结晶水)析出,得溶液丙。
下列分析中不正确是( )A.溶液乙、丙一定是饱和溶液B.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C.该物质在 t℃时溶解度为50克 D.溶液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85克20.如右图所示,一船在某水域作业时,将装满金属工具的大铁箱用绳子悬放入水。
第一次放,因水太深,铁箱没触碰到水底,此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
换个地方第二次再放,铁箱才接触到水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箱在船上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下方B.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仍在A处C.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之下D.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之上二、填空简答题(每空1分,共44分)21.全球水循环中,陆地水是主要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进入到大气层中,而大气中的水蒸气又是通过_______________的方式回到陆地。
22.在下列物质①碘酒、②牛奶、③矿泉水、④泥水、⑤蒸馏水、⑥生理盐水,其中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
23.小明将10克蔗糖放入100克开水中,用筷子搅拌直到蔗糖完全溶解得到蔗糖溶液a,然后小明将它喝掉了一半,得到剩余的蔗糖溶液b。
则(选填“>”或“=”或“<”):(1)溶液a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10%;(2)溶液a的密度_______溶液b的密度;(3)溶液a中溶质的质量_______溶液b中溶质的质量;(4)溶液a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溶液b的溶质质量分数。
24.翔翔在家探究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
请观察图示回答问题:(1)从A、B两图可知,鸡蛋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N。
(2)根据B、C两实验,他就得出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你认为对吗?,理由是。
25.下图是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上图中的仪器分别有广口瓶、量筒、、、烧杯和玻璃棒。
(2)配制时应选择(填10、100或2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3)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4)会导致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选项有①NaCl中有杂质;②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③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④量筒中的水没有完全倒入烧杯中;⑤配制完成后移取液体时有部分溅出。
26.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回答下列问题:(1)在30℃,向100克水中加入50克硝酸钾,充分搅拌后所的溶液质量为_________ (2)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是(3)将50℃的137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结晶析出氯化钠的质量是克。
(4)要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某轮船自身的质量为700吨,它的排水量是5000吨,则它最多装__________吨货物。
当它满载时从东海驶入长江,它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__,露出水面的体积将________ _。
28.除去粗盐中含有的少量泥沙,应按一定的顺序操作。
其流程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蒸发结晶。
(1)在蒸发结晶操作中,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多次用到玻璃棒,作用各不相同,下列不是其作用的是___________①搅拌,加速溶解;②引流,防止溅出;③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④增加食盐溶解量29.将一个质量为20g的小球浸没到装有6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75ml,则小球排开的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该小球在水中放手后将(“上浮”、“下沉”、“悬浮”)。
30.现有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硝酸钾溶液,其中含有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若将它蒸发掉20克水后,得到了t1℃时的饱和溶液,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
31.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问题:(1) 8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克a物质,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2)80℃时,在100克水中加入20克A物质,所得溶液为(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a、b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时的温度是℃。
(4)25℃时,欲配制10%的a溶液,(选填“能”或“不能”)做到。
三、分析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16分)32.某同学用圆柱形容器制作了一个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
它的底部较重,可以竖直漂浮在水面,总质量为0.2kg,底面积为3×10-3m2,不放物体时,在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标为质量的“0”刻度线,如图。
(g取10N/kg)(1)不放物体时,该装置所受的浮力是多大?(2)如图所示,在该装置中放入一个物块A,它的底部在水面下的深度h=0.1m。
此时,该装置受到的浮力是多大?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的刻度线应标为多少克?33.溶液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溶液的配制是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
下表是硫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 12% 16% 24% 28%(1)在20℃时,随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逐渐增大,氨水的密度逐渐__________。
(2)将100克12%的氨水稀释成4%的溶液,需要加水多少克?(3)配制700克4%的硫酸溶液,需要28%的硫酸溶液多少毫升?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