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一、选择(共60题,每小题1分,满分60分)1、我国东、中、西部存在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自然条件不同B.资配置不同C.经济发展水平不同D.劳动力素质不同南水北调研究自五十年代开始,总体布局被设计为三条调水线路,即西线工程、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发展需要。

2003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南水北调这一跨世纪的构想从此开始变为现实。

中国江苏网2013年12月11日讯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昨宣布,截至当天中午12时,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全线通水成功,也标志着今年送水的目标已全部完成。

读图完成2~4题。

2.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启动时,水区必须优先解决的问题是()A. 河道的淤积B. 水质污染C. 地下水位的下降D. 土壤的盐碱化3.随着该工程的实施,以下对我国北方地区带积极的积极影响的叙述正确是()①改善我国北方水资短缺的局面②缓解北方生态环境的恶化③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④土壤次生盐碱化面积可能扩大⑤将彻底解决我国北方缺水的局面A、①②④⑤B、①②③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4.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反映了人类活动能够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大气降水B.蒸发蒸腾C.地表径流D.水汽输送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图8所示。

读图9回答第5题5.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D.彻底解决昆明用水紧张状况下图为某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

读图,完成6~7题。

6.我国东、中、西部能状况差异的原因是()①东部地区能需求量大,能资缺少②东部地区能出口量大③中、西部地区能资丰富、消费量小④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交通不畅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7.为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现状,除了开之外,下列节流方面的措施可行的是()①降低能耗②进口煤炭③开发新能④调整产业结构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

结合南水北调西线示意图回答8~10题。

8.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A.石油、天然气丰富B.太阳能资丰富C.煤炭资丰富D.水能资丰富9.“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径流量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10.计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与东线、中线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A.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B.取水河段水量大,可自流输入华北地区C.工程路线短,并可利用黄河河道输水至西北和华北D.工程地点经济基础好,沿线需水量大11.第一条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在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B.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C.补充气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读“中哈输油管线建设示意图”,回答12题12.中哈输油管线经过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壤次生盐碱化C.土地荒漠化D.气候变暖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

读“河南省地图”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13题。

13.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水C.交通 D.城市14. “电荒”、“煤荒”、“油荒”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能消费将进一步增加,关于世界核电站迅速发展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①经济迅速发展,能供需矛盾突出②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数量有限,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③核能资储量丰富,能量密集④太阳能、生物能开发的经济价值低⑤核电可以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的排放⑥核电地区适应性强,开发便利,便于管理A.①②③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15.“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②有利于改变能结构,保护生态环境③有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增加土壤肥力④减轻东部能压力,调整能消费结构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⑥16.图1是某国沿海地区的一水利工程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修建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南部城市和农业用水问题B.修建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开发南部地区的旅游资C.该地区水资数量南北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南部位于雨影区D.该地区水资数量南北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南部地区降水多于北方17.关于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西部地区负面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虽然增加了就业机会,但西部人口少,劳动力不足B.管道建设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C.输气工程占用大量土地资,使西部粮食总产量大大减少D.投入资金量大,使西部经济发展受到影响沙漠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1998年,全球有100个国家,9亿多人口受其影响,预计这一数字到2025年将会翻番。

地球陆地面积约有24%存在一定程度的沙漠化现象,每年约有4 150万公顷的农业土地部分或全部丧失生产能力。

荒漠化位居世界三大生态环境问题之首,被称为人类文明的“冷面杀手”,且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不尽相同。

据此回答18~19题。

18.读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图中反映出()A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关B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C在植被覆盖率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19.下列地区与所对应的荒漠化问题,正确的是()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D.黄淮海地区——石漠化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20.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做好的工作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C.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畜牧业D.全面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环境读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完成21-22题。

21.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地表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B.降雨量小,持续干旱促进土地荒漠化的进程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动力条件D.人类活动中的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22.下列关于荒漠化及其防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荒漠化是荒漠扩张的过程B.土壤有机质减少是荒漠化迹象之一C.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恢复植被D.荒漠化的防治战略和对策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23~24题。

23.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①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③温带大陆性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4.我国西北沙漠化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不包括()A.温带大陆性气候,风力作用强B.高原、盆地为主,沙漠、戈壁面积广大C.外流河为主,河网密集D.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读井的密度及其分布对牧场的影响图,完成25题。

25.曾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土地,现在是“裸地遍布”。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为放牧引水掘井,周围草地因过度利用和践踏而出现裸露地面B.为扩大耕地而掘井,周围草地最终因为践踏和开垦变成裸露地面C.为解决人的生活吃水问题而掘井,周围草地终因人为破坏而变成裸露地面D.为解决人们生活能问题而拔草、砍树,导致环境恶化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

读“我国农牧交错带分布范围图”,完成26-27题。

26.下列措施能有效防治a地区沙尘暴的是()A.加强天气预报B.改变农业生产结构C.发展耐旱农作物D.全面种草,发展畜牧业27.b地区生态环境易遭到破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①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②毁林开荒,粗放耕作③人口增长速度过快④处于西南季风区,降水多且雨季集中A.①②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④在山区公路和铁路道旁经常可以看到如图12所示的工程建设。

据图完成28题。

28.图中的防护工程主要是针对下列灾害中的()①地震②滑坡③泥石流④崩塌⑤山洪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

读下图29题。

坡度—侵蚀强度关系示意图2 9.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坡度在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30.坡度在40°~9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C.坡面径流流速小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下图为美国农业分布图,31题。

31.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原因是()①纬度偏高,气温低,土地较贫瘠,利于牧草生长②地面起伏大,发展机耕农业有困难③人口、城市集中,便于供给牛肉、蛋奶④水资紧缺,发展灌溉农业有难度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32. 右图为1980~2003年中国制造业省区专业化程度随时间变化趋势图,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980~2003年中国制造业省区的专业化程度逐步下降B.20世纪80年代大部分省份的产业结构呈多元化趋势C.中国制造业就业、增加值、总产值的地区专业化程度变化完全一致D.地区专业化程度越低,越能发挥资禀赋的比较优势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

读图完成33~34题。

33.保定在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具有的突出优势条件是()A.科技力量雄厚B.距离北京、天津和石家庄较近,交通便捷C.矿产资和水资丰富D.市场广阔34.保定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①建设产业转移基地②为大力发展重化工业腾出足够的空间③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④快速推动城市化,为产业转入储备足够的劳动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国土资部2012年4月28日发布的全国土地石漠化报告显示,我国石漠化的总面积达到了11.35万平方千米,每年因为石漠化损失的耕地面积为30万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