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结合和发展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结合和发展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结合和发展摘要:在当今以计算机技术为龙头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信息技术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了无限生机和动力。

同时,中国的传统教育也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

传统的教育由于知识总量的迅速增长,获取方式广泛,知识更新速度太快,旧的学校教育体制很难满足新一代的学生,传统学校教育的作用日趋减弱。

有些人说,如果三百年前的医生能够穿越回现代的话,看到病人不知如何治疗,而老师仍然可以走上讲台进行授课。

这些说明了中国在教育的发展缓慢学校与社会脱节式的封闭教育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以及重理论轻实际的“高分低能教育”,这些旧教育体制下出现的弊病,对我国的人才培养是一个极大的障碍。

而这正是基于这种发展的现状,人类研发出一种新型的教育——远程教育,这种教育是基于传统教育的基础而进行的。

这种教育模式在某些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结合与发展将会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字:远程教育、传统教育、混合学习、发展与结合。

正文:在当代的教育理论是基于校园、课堂教育环境建构起来的。

通常,教育研究者研究的是教师和学生必须在同一时间出现在同一空间的教育活动。

相应地,传统的教育学(教育、教和学的研究和理论)主要(即使不是完全)适用于传统的教育形态。

而远程教育研究的是另一种特定的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的最大特点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见面的机会不多,即“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处于相对分离状态”。

美国宾州大学教授麦克.穆尔(Michael Moore)认为“教学活动有两个家族(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两者的许多特征是共同的,但差异是如此重要,以致于解释其中之一的理论不可能完全令人满意地解释另一家族”。

麦克.穆尔这段话肯定了两种教育在多方面的共性,强调了差异的重要性。

两种教育形态的共性有哪些,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哪些适用于远程教育,哪些基本适用,哪些不适用,这些是我们必须研究掌握的,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的差异之后,才能更好的把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结合起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这样,既可以将传统教育中的一些成功教育运用于远程教育中,又可以避免单独运用远程教育使学生很难适应异步教学做法,少走弯路,促进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定义及特点1、现代远程教育的定义远程教育的概念很多,基于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的理解,于是产生了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远程教育的不同定义:广义的远程教育:远程教育就是为了解决师生双方由于物理上的距离而导致的,表现在时空两个维度上的教与学行为之间的分离而采取的,重新整合教学行为的一种教育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教育模式将具有实践上的、理论上不同表现形式。

(谢新观,2001)狭义的远程教育:学校远程教育是对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的各类学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的总称(丁兴富,2002)【1】2、传统教育的定义专指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及其学派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

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4个阶段。

后赖恩把原来的第一阶段分为两个阶段,发展为:预备、提示、联想、概括、应用5个阶段。

19世纪后半叶流传甚广,对欧美教育有很大影响。

20世纪初传入中国。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首次把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模式称为“传统教育”或“旧教育”。

泛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流行的、具有影响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

中国封建社会有儒家的崇尚道德修养、尊师重道、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传统;五四运动以来有讲求民主、科学、进步,振兴中华的传统;西方古希腊有主知和注重和谐教育的传统;文艺复兴后有尊重儿童、遵循儿童身心发展、培养学生能力与学习主动性,重视课堂教学与系统知识传授的传统。

3、远程教育的特点根据远程教育的发展,结合其教育、教学实践,可将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概括为以下5各方面:(1)突破了学习空间的局限。

远程教育提供的是师生异地同步或非同步教学,提供的是开放的教学内容。

学习者不受条件的限制,在任何地方只要能够连接到所需的网络就可以接受教育和教学,为全体社会成员获得了均等的教育机会,为“教育公平”提供了契机。

(2)突破了学习时间的局限。

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候点播自己所需的教育教学信息,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内容。

这种教育形式不再是一次性的学校教育,而是终身教育的最佳手段。

(3)突破了传统的校园围墙,带来了教学模式的变迁。

将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变成了以学为主的形式。

针对每一个学习者,按照最有效的个性化原则组织学习,更注重培养自学能力。

(4)突破了传统教学媒体,调动多媒体手段为教学服务。

与传统班级课堂教学相比,远程教育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向主动和及时地进行反馈,具有更强的灵活性。

(5)突破了教育教学信息传播形式上的单一性,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共享,提高了教育效率和效益。

【2】4、传统教育的特点、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看作是促进人身心发展的过程。

它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不是人与工具(机器)之间,传统的学校教育是按照人的身心发展这种特殊需要而组织起来的环境。

这个环境成为其自觉影响,作用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确保学校教育影响的主导性。

师生间可以面对面地相互交流,学生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得到全面发展。

优点:(1)入学方式:校园传统教育是统一组织考试;(2)学习方式:校园传统教育是全日制上课,实行面授;(3)学习难度:校园传统教育实行严进宽出;(4)学习内容;校园传统教育所接受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还有人生的教育,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所享受的是一种文化熏陶;(5)教学系统性强;管理严格规范;学习环境相对良好,学习效率较高;师生、生生之间有充分交流。

缺点:传统教育观的基本特点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作用,扼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与潜能的发挥。

二、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共性1、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组成要素是一致的。

台湾的林宝山先生认为,从教育的组成要素,可以将教育活动分为“正式”及“非正式”两种。

正式教育的构成要件有三:第一,要有“教育者”;第二,要有学习者,第三,教育者和学习者必须有共同预期的“目标”。

如果不具备三项要件的教育活动即属于“非正式教育”。

传统学校教育显然具备以上三要件,网络学院和广播电视大学同样也具备以上三要件,学习者上网学习或收看教学电视课程是一种有意的学习行为,学习者遇到困难可以向辅导教师求助,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共同预期的“目标”是具体的课程目标。

因此,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都是正规学校教育。

2、从教育的规范程度来看,传统教育与学校远程教育均具备正规教育的基本属性。

正规教育主要指由学校主办,有完整课程体系,具体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对象等,而非正规教育周期短,重在培训的针对性,能使受训者获得研究与开发中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适应工作岗位需要。

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各高校的网络学院等与传统学校教育具备相同的属性,均属正规教育。

三、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差异和联系远程教育与传统学校教育有着十分广泛的联系,从两者的关联中又可以窥见彼此间的差异。

两者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教学媒体和手段的使用上,而且更多地体现在教与学的一些核心问题上。

(1)从教育的时空,看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差异学校教育是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学校教育形态也随着社会和教育发展而发展变化,同时,划分教育类型的标准和方法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2)从面授的连续程度看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差异与联系面授是传统教育的典型特征,面授的特点是师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见面。

传统教育是程度最高的“连续面授”,而远程教育是非传统教育,即非连续面授的教育。

远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时空分离状态,但不排除面授。

(3)从个性发展比较来看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差异与联系传统校园教育强调统一性,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不合理的课程结构、呆板的知识传授方式和落后的教学理念、被应试教育主导的评价方式,以及僵化的教学管理模式等等。

现代远程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培养,现代远程教育强调确定一种个性化、多元化的培养规格,为的是强调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

学生在选择了专业和修业年限之后,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按远程开放教育的专业计划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的培养。

几年来,通过广播电视和录音录像,我们可以听到或看到千里之外的教授讲课。

通过课程光盘和网上教学,我们可以随时在家学习,可以随时在电脑上做作业和参加无纸化考试,这些外部条件都是传统教育所不及的。

(4)从培养目的来看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传统校园高等教育以培养“英才”为目的,结果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在传统教育理念中,高等教育的内涵是培养英才或培养“知识贵族”,是通过升学导向来启动教育机制的。

这种教育的实质是“应试教育”,它主张以追求考试高分为唯一目的,以把少数学生从多数学生中选拔出来为唯一任务,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其核心内容是以考试为检测手段,以分数“挟持”学生就范。

远程教育以提高全民素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为目的,构筑了培养人才的“立交桥”。

现代远程教育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将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融为一体,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多次受教育的机会(5)从创新能力来看,传统教育与远程教育又存在很大的差异与联系传统校园教育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科书严格限制了教学内容,不给教师留有发挥创造的余地,落后的教育评价手段,使得学生只要背熟、记牢书本知识就可以获得社传授的肯定评价,限制了学生的创造精神,民族文化土壤中缺少科学精神,缺乏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的实践,习惯于背诵科学概念,记忆科学原理,却忽视了学校科学实践,从而导致教育缺乏创新精神。

【3】远程开放教育是实现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将不再强调直接灌输给学生以大量知识,而是着重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之具有自我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并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死的知识变成活的智慧,培养方式追求灵活多样,不受时空和场地的局限。

四、混合型学习混和学习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实际上人们早就接触过混和学习。

当一个学生听完老师的讲解,通过阅读书籍完成作业,这实际上就发生了混和学习。

今天,随着技术的发展,混和学习的形式也更加丰富。

混和学习在远程教育和培训中的兴起,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希望充分发挥e一learning和传统课堂的综合优势。

1、混合学习的内涵:混和学习是指将e-Learning同传统的课堂学习相混合。

Margaret Driscoll (2002)认为混和学习指的是四个不同的概念:(1)结合或混合多种网络化技术(如,实时虚拟教室、自定步调学习、协作学习、流式视频、音频和文本)实现教育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