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题目答案A B C D1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
B 社会大生产共同劳动劳动分工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2管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得到强化和发展。
A 社会化大生产共同劳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劳动分工3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过程,是强调管理的(作业过程)。
C核心环节对人的管理作业过程本质4认为管理就是决策,是强调管理的(核心环节)。
D本质对人的管理作业环节核心环节5认为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把事办好,是强调管理的(对人的管理)。
D核心环节作业环节本质对人的管理6认为管理就是领导,是强调管理的(管理者个人)的作用。
C管理职能管理责任管理者个人管理权限7认为管理就是协调活动,是强调管理的(本质)。
B对人的管理本质作业环节核心环节8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实现目标)。
A 有效实现目标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劳动效率协调人际关系9管理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同自然)的关系。
C 人同社会生产关系人同自然社会化大生产10管理的社会属性反映了(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的性质。
A 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人同自然社会化大生产人同社会11管理是科学,是强调管理的(客观规律性)。
D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核心内容客观规律性12管理是艺术,是强调管理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C 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灵活性与创造性客观规律性13 管理者的首要职能是(计划职能)。
A 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14管理过程中最经常、最关键的职能是(领导职能)。
B控制职能领导职能组织职能计划职能15从狭义上看,以(管人)为核心的组织与协调的工作属于管理工作。
B信息管理管人时间管理财务管理16 直线管理者的主要职能是(决策和指 A 决策和指挥参谋咨询指导挥)。
17参谋人员的主要职能是(咨询,建议,指导)。
C 执行和监督决策和指挥咨询、建议和指导监督和控制18对于一线管理者来说,(技术技能)更为重要。
D创新技能概念技能理解技能技术技能19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概念技能)更为重要。
C创新技能技术技能概念技能业务技能20 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是(创新)。
A 创新计划能力协调指挥21 存在于社会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影响管理实施和管理功效的各种力量、条件和因素的综合称为(管理环境)。
D管理要素管理对象管理客体管理环境22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称为(管理机制)。
B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客体管理主体23(管理机制)是决定管理功效的核心问题。
C管理体制管理主体管理机制管理客体24 管理机制是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的。
D 管理对象管理体制生产关系客观规律25管理机制是以(管理结构)为基础和载体的。
C管理体制客观规律管理结构生产关系26(运行机制)是组织中最基本的管理机制,是管理机制的主体。
C计划机制指挥机制运行机制监督机制27(利益驱动)是社会组织动力机制中最基本的力量。
B物质驱动利益驱动法制驱动精神驱动28(领导)这一概念是由熊彼特首先提出来的。
B沟通领导创新协调29对管理系统行为进行限定与修正的功能与机理称为(约束机制)。
D运行机制监督机制保证机制约束机制30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出现了(科学管理)理论,标志着系统的管理理论的诞生。
B行为科学科学管理管理科学过程管理31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即从资本主义工厂制出现起,到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的结束期间,管理者完全凭自己的经验进行 A经验管理或传统管理组织管理科学管理技术管理管理,没有管理规范与系统制度,这种管理被称为(经验管理或传统管理)。
32 古典管理理论时期又被称为(科学管理思想)发展阶段,是系统管理理论正式形成的时期。
C行为科学思想过程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思想行政管理思想33 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泰罗)。
B 法约尔泰罗梅奥韦伯34一般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法约尔)。
C泰罗梅奥法约尔韦伯35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泰罗)。
D韦伯法约尔梅奥泰罗36科学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A 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积极性激励协调37 为了最大限度地刺激与激励工人的劳动积极性,泰罗创立并推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A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计件工资制计时工资制奖励工资制38 最早提出管理职能的人是(法约 B 泰罗法约尔韦伯梅奥尔)。
39韦伯在管理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模式。
C 行政组织体系过程管理理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人际关系40 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是(梅奥)。
B 泰罗梅奥法约尔韦伯41 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管理理论出现了一种(分散化)的趋势,形成了诸多的学派,人们称之为管理理论的“热带丛林”时期。
D集中化发展性扩大化分散化42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管理理论的研究又出现一种(集中化)的趋势,学者们先提出系统管理理论,力求建立统一的管理理论。
A集中化分散化扩大化发展性43 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
B西蒙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彼得斯安索夫44 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戴尔和 C 西蒙哈默戴尔和德鲁沃特曼德鲁克)。
克45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为(巴纳德)。
D西蒙波特德鲁克巴纳德46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西蒙)。
A西蒙德鲁克巴纳德波特47权变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卢桑斯和伍德沃德)。
B 德鲁克卢桑斯和伍德沃德巴纳德西蒙48 学习型组织的提出者是(彼得。
圣吉)。
C 德鲁克巴纳德彼得·圣吉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49 企业再造理论的提出者是(迈克·哈默和詹姆斯·钱皮)。
B 安索夫迈克·哈默和詹姆斯·钱皮彼得斯波特50因特网的急速成长及全球通信设施的发展促成了(虚拟)企业的兴起。
C事业部通讯虚拟工商51 针对组织内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个议题,让大家开动脑筋,畅所欲言地发表个人意见,经过互相启发,产生连锁反应,集思广益,而后进行决策的方法是(头脑风暴法)。
B德尔非法头脑风暴法个人决策法集体决策法52 每种备选方案只有一种确定结果的决策,即决策事件未来的自然状态明确,只要比较各方案的结果即能选出最优方案的决策是(确定型决策)。
D不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程序化决策确定型决策53 决策事件未来的各种自然状态完全未知,各种状态出现的概率也无法估计,只能凭决策者主观经验做出的决策是(不确定型决策)。
A不确定型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程序化决策54 (精神文化层)主要由作为组织指导思想与灵魂的各种价值观与组织精神所组成。
A精神文化层规范文化层行为(物质)文化层战略文化层55 预算是(数字化)的计划。
C 灵活高层数字化部门56 目标管理的提出者是(德鲁克)。
D 法约尔西蒙巴纳德德鲁克57 (精神文化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层,主要由作为组织指导思想与灵魂的各种价值观与企业精神所组成。
A精神文化层规范文化层行为(物质)文化层战略文化层58狭义的计划工作仅指(制定计划)。
A 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反馈计划执行情况59 计划职能的内容包括(5w1h )。
B 5W2H 5W1H 4W1H 3W2H60 (规则)是最简单形式的计划。
B 程序规则预算政策61 目标管理强调(自我控制)。
D 集权控制分权控制严格监督自我控制62 决策以(信息)为基础。
C 权力政策信息目标63 某厂生产一种新产品,其总固定成本为20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产品销价为15元,该厂的盈亏平衡点的产量应为多少?4w C45000 50000 40000 5500064 乐观法又叫(大中取大)法。
D 小中取大小中取小大中取小大中取大65厂容、厂貌、厂徽、厂服属于(表层)文化层。
A表层深层中层高层66组织领导体制、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属于(中层)文化层。
C表层深层中层高层67组织的价值观念、组织精神、组织道德属于(深层)文化层。
B表层深层中层高层68(计划)在管理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
A计划组织领导控制69计划工作有力于管理者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
C管理顾客目标战略70计划工作要讲求效率,是指计划工作的(经济性)。
B主导性经济性目的性普遍性71 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是指(战略)。
D政策规划预算战略72 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 A 政策规划预算战略与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是指(政策)。
73规定了如何处理那些重复发生的例行问题的标准方法,是指(程序)。
B政策程序预算战略74 针对具体场合和具体情况允许或不允许采取某种特定行动的规定,是指(规则)。
B政策规则程序战略75 目标管理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
C 顾客第一效益第一成果第一效率第一76(波特)认为一个行业内部的竞争状态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力的作用。
D泰罗法约尔韦伯波特77波士顿矩阵中,高增长、低竞争地位的是(问号)业务。
A“问号”“明星”“现今牛”“瘦狗”78波士顿矩阵中,高增长、强竞争地位的是(明星)业务。
B“问号”“明星”“现今牛”“瘦狗”79波士顿矩阵中,低增长、强竞争地位的是(现今牛)业务。
C“问号”“明星”“现今牛”“瘦狗”80 波士顿矩阵中,低增长、弱竞争地位的是 D “问号”“明星”“现今牛”“瘦狗”(瘦狗` )业务。
81 可供组织选择的基本战略有成本领先战略、特色优势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
D一体化战略多元化战略加强型战略目标集聚战略82组织获得分销商或零售商的所有权或加强对他们的控制是(前向一体化)战略。
A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同心多元化83组织获得供应商的所有权或加强对他们的控制是(后向一体化)战略。
B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同心多元化84 组织获得生产同类产品的竞争对手的所有权或加强对他们的控制是(横向一体化)战略。
C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同心多元化85组织增加新的但与原有业务相关的产品与服务是(同心多元化)战略。
A同心多元化横向多元化混合多元化市场开发86 组织向现有顾客提供新的、与原有业务不相关的产品与服务是(横向多元化)战略。
B同心多元化横向多元化混合多元化市场开发87组织增加新的、与原有业务不相关的产品与服务是(混合多元化)战略。
C同心多元化横向多元化混合多元化市场开发88 组织通过加强市场营销提高现有产品或服务在现有市场上的市场份额是(市场渗透)战略。
A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混合多元化89组织将现有产品或服务打入新的区域市场是(市场开发)战略。
B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混合多元化90组织通过改进或改变产品或服务提高销售是(产品开发)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