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65392精选ppt
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65392精选ppt
.
9
5. 疱疹v
(1) 单纯疱疹v (2) 水痘带状疱疹v (3) 巨细胞包涵体v (4) ED病毒(可致传染性单核细
胞增多症)
.
10
6 . 痘v
7 . 微小v
8 .流感病毒A和B
9 .腺v
10. 其他,如(1)呼吸道合胞v
(2)副流感v
(3)轮状v
(4)乙肝v
.
11
(二)虫媒v 1.流行性乙型脑炎v 2.蜱传播脑炎v
际很多情况下实质上是脑膜脑炎。此三种 脑炎以下简称为病脑、化脑、结脑。此三 种脑炎不是儿科特有,在内科病人也有。 以下以儿科患者特点.为主加以复习。 6
第一部 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是指各种病毒感染引起 的脑实质的炎症,如果脑膜同时受累 明显则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2岁以 内小儿发病率较高,6~11月份发生较 多。
后组颅神经受累明显→吞咽困难、 声音低微。
基底神痉挛。
.
23
(三)其他系统症状:如单纯疱疹v 脑炎→口唇或角膜疱疹;肠道v脑 炎→心肌炎、各种皮疹;腮腺炎v 脑炎→腮腺肿大。
.
24
由于病脑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以往部分资料将其临床分型为:普 通型、精神型、局灶型、癫痫型、 昏迷型、基底节型、混合型等;也 有的分为一般型、意识障碍型、精 神异常型、抽搐型、瘫痪型等。
可引起病毒性脑炎的病原 (一) 只有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病毒 1. 肠道病毒(脊髓灰质炎 v、柯萨奇 v、埃可 v、冠状 v) 2. 流行性腮腺炎 v
蛛网膜下隙 软脑膜 上失状窦
硬脑膜 蛛网膜 蛛网膜下隙 软脑膜 蛛网膜颗粒
软脑膜及其血管与该部的室管膜上皮共同构成脉络组织
脉络丛是产生脑脊液的主要结构
.
2
2.意识障碍:轻者可无,重者可有, 或有精神症状和异常行为。少数 精神症状非常突出。
.
21
3.惊厥:全身性或局灶性抽搐。 4.病理征和脑膜刺激征均可阳性。 5.局灶性症状体征:如肢体瘫痪、
失语、颅神经障碍。
.
22
一侧大脑血管病变为主时→急性 偏瘫。
小脑受累明显→共济失调。
脑干受累明显→交叉性偏瘫、中 枢性呼衰
室间孔
交叉池
脚间池
中脑水管
.
蛛网膜粒 脑蛛网膜
直窦 大脑大静脉 小脑延髓池 第四脑室正中孔
4
几个概念问题:
1.此处所谓常见脑炎是指病毒性 脑炎、化脓性脑膜炎和结核性 脑膜炎。
.
5
2.此处所谓脑炎是一个统称、泛称。中 枢神经系统感染多种多样,一般感染 部位在脑膜的称为脑膜炎,感染部位 在脑实质的称为脑炎,脑膜和脑实质 均有累及的称为脑膜脑炎,脑膜和脊 髓膜均有累及的称为脑脊髓膜炎。但实
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下池 脚间池 小脑延髓池 四叠体上池 交叉池 桥池
蛛网膜颗粒
交叉池 脚间池
桥池
.
四叠体上池 小脑延髓池
3
脑脊液循环途经:
侧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 室间孔
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 中脑水管
侧脑室脉络丛 硬脑膜
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
外侧孔、正中孔
蛛网膜下隙
上矢状窦
蛛网膜粒 上矢状窦
一、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是指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脑实质的炎症,如果 脑膜同时受累明显则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2 岁以内小儿发病率 较高,6~11 月份发生较多。 一、 病因:有 100 多种病毒,但常见的有常见的有肠道 v(virus)、 单纯疱疹 v、虫媒 v(如乙脑 v)、腺 v、巨细胞包涵体 v 及 某些传染病 v(如腮腺炎 v、麻疹 v 等)。
(三)经哺乳动物传播的病毒 1.狂犬v 2.淋巴脉络丛脑膜炎v
.
12
二.感染途径:
(一)病毒入侵途径:主要有皮肤、 粘膜、呼吸道、肠道、泌尿生殖系 统。其中呼吸道为主要途径。
(二) 扩散途径:
.
13
1.随血液进入:
(1)病毒→入侵途径→人体→局 部复制→淋巴系统→血液→初级 病毒血症→全身器官→再次复制 →次级病毒血症→多次循环→免 疫反应→产生抗体→中和;
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
.
1
脑蛛网膜
硬脑膜 蛛网膜
软脑膜
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 几个概念问题:
1.此处所谓常见脑炎是指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 膜炎。
2.此处所谓脑炎是一个统称、泛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种多样, 一般感染部位在脑膜的称为脑膜炎,感染部位在脑实质的称为脑炎, 脑膜和脑实质均有累及的称为脑膜脑炎,脑膜和脊髓膜均有累及的称 为脑脊髓膜炎。疾病名称中习惯称为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结 核性脑膜炎。但实际很多情况下实质上是脑膜脑炎。此三种脑炎以下 简称为病脑、化脑、结脑。此三种脑炎不是儿科特有,在内科病人也 有。以下以儿科患者特点为主加以复习。
.
14
(2)病毒→入侵途径→人体→ 局部复制→淋巴系统→有抗免 疫能力→达到一定浓度后→血 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
.
15
有些病毒本身可以损伤血脑屏 障,如HIV-1病毒感染血脑屏障内 皮细胞→ 以非细胞溶解机制→中 枢神经系统(CNS).
或:病毒感染血脑屏障内皮细 胞→直接感染脑实质,或经脑脊液 →脑实质、脊髓实质.
.
18
四、临床表现:因脑受累部位、程 度不同,表现多种多样,轻重不一。 可1~2周恢复,也可数周或数月恢 复;可由轻→迅速加重;也可突然 起病。但大多先有前驱症状。
.
19
(一)前驱症状:上感症状,头痛、 发热、精神萎靡、恶心、呕吐、腹 痛、肌痛。
(二)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
20
1.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血 压升高、心动过缓,婴儿前囟饱 满,严重时可呈现去脑强直状态, 甚至脑疝发生。
.
7
一、 病因:有100多种病毒,但 常见的有常见的有肠道v(virus)、 单纯疱疹v、虫媒v(如乙脑v)、 腺v、巨细胞包涵体v及某些传染 病v(如腮腺炎v、麻疹v等)。
.
8
可引起病毒性脑炎的病原
(一) 只有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病毒 1. 肠道病毒(脊髓灰质炎v、柯萨奇 v、埃可v、冠状v) 2. 流行性腮腺炎v 3. 麻疹v 4. 风疹v
.
16
2 .延神经进入:病毒→入侵 途径→人体→初级复制→局部周 围神经→轴索→中枢神经系统。 如狂犬v、脊髓灰质炎v 、带状疱 疹v、 单纯疱疹v.
.
17
三、病毒进入CNS后对其损伤:
(一)直接侵袭:病毒大量增殖→神 经细胞变性坏死、胶质细胞增生、 炎细胞侵润。
(二)免疫反应:可致脱髓鞘病变, 和血管及其周围损伤→影响脑循环 →加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