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东中部经验本文为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生物技术专业“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编号:230)成果“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贺庆芝曾怀才彭翠英(南华大学药学与生命科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1)【摘要】要培养“品格、素质、知识、技能、思想”相结合的“五位一体”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就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囊括教学、提升能力和思想培养等活动相结合的全新教育模式,研究建立完整的创新教学体系。
【关键词】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五位一体的内涵1、在品格标准方面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和人格,具有艰苦创业、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甘于奉献、敢于创造的创业精神;2、在素质涵养方面应用型人才应具备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在内的较高综合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敬业精神。
3、就知识结构而言具备扎实、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知识,具备与专业性质相适应的社会、人文、自然科学知识,具备科技开发的理论与方法。
4、就能力要求而言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设计、制作、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经营管理、组织交往、应急应变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技术思想表达和技术应用能力;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实验、计算机、外语等专业技能和基本工艺操作技能[1]。
5、就应具备的思想而言能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的实验设计、工作流程,并转移到生产、流通、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根据“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结合本科应用型人才特点,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适合于同时兼顾应用型和创新性的本科人才的模式:1、打造囊括教学、提升能力和思想培养等活动相结合的全新教育模式从某些方面看,规模较小的大学无论是在学生数目和学校配套设施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劣势。
如果我们花时间用心去解析每个学生性格、取长补短、科学安排、充分配足资源,教学效果肯定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这篇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释出打造囊括教学、提升能力和新思想活动相结合的全新教育模式的思路[2]。
(1)培养教学模式中的学生的个人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性的能力。
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提醒我们,自我发展才是所有的散发式发展的活水源头。
“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在学校的教学体系当中从上到下尽善尽美的呈现出来,要以科学的视角以人为本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培养学生们自主的发展的能力[3]。
①创新教育方式。
在教学模式中我们的目的是要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还应该同时把创造性思维方式融会贯通,充分理解,变成自己的理论。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学生们需要掌握的信息量太大,虽然在学习知识和得到经验方面有提升,尤其是逻辑思维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大幅度的提高,只不过学生所能掌握的知识面毕竟有限,各学科之间也缺少一个合理的整合和融会贯通,缺乏一个总体的全面性的思维[4],在创新设计课题方面会由于以上缺点,时常会带来难以独立解决等副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改变以上的缺陷,我们必选摒弃过时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教学传统方式,开启全新的创新教育模式时代,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学老师进行科学合理的选题,采用做任务的方式,把学生自身的兴趣,自由组合创新队伍,让学生在创新设计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自己构思方案和进行设计,整个过程贯彻创新的原则,形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机制,达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的。
②营造创新教育环境。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加大力度孕育学生的创新思想和能力,采取越早越好的方式,即从新生一入学就组织丰富多彩的相关课外活动,不但可以达到学生对专业的了解,而且还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对专业的热爱和兴趣。
与此同时专设实验室和配备一部分仪器设备,在专职教师的指导下,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充分提高精湛技能和必须的创新能力,凝结资源开拓包括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相结合的育人院校。
(2)以实践教学为切入点和重点,充分培养学生各具特色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
在打造应用型人才和开拓育人为纲领的教学模式,需要有侧重点,一是加强实践教学,充分培养学生各具特色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
教学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精彩互动,假若专职教师的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非常具有创造性和引导性,那么学生耳濡目染,长期以往,必将形成独到的创新能力思维,因此我们得出结论,专职教师的具有创造性和引导性的教课方式,将会很大程度上带动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研究建立一套完整的可用的创新教学体系开创新的教学体系,需要积极不断的探索,大胆的走出课堂,以科学合理的选题方式,由专职教师研究教学项目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人能力的情况和不同的爱好兴趣,完全随机的组合创新成员。
在以创新为原则的基础上,整个过程中我们要落实让学生在创新设计训练中全方位多角度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具有自己创新的构思方案和设计;指定的专职教师会参与进来共同解决训练项目中出现的问题,以此达到创新课题通过具体的创新对象,实现对创新课题组更加精确和仔细的指导,而且可以一对一地,进行全面的创造性思维的教育;教育强调工程基础,采取独立学习、项目团队、技术讨论等教学方式,形成集教学、训练和创新活动为一体的新的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的,从而逐渐形成一整套完备的教学体系[5]。
三、“五位一体"培养模式构建的可行性分析1、建设“五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基础近年以来,南华大学学生“双向导师制”实施、重要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值得肯定,在校史记上可以留下光辉的一笔。
在2009-2012年之间,有一大批重要的“双向导师制”单位对于本校各个专业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咨询和服务等方面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其中还包括一些长期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多年以来在与本校各年级各专业教师开展过多种项目和课题的科技合作,都很成功。
来自于这些单位的精英人士,有的成为了学生的讲座专家,还有的成为了兼职教师。
开设一定课时、举办讲座、指导论文,下一步要与这些单位在青年教师的实(下转第53页)建设世界城市:引导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东中部经验融资平台,构建融资服务体系,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服务;其三,设立文化创意产业担保专项资金,推出并逐步完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贷款担保机制。
4、借鉴现有世界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引导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借鉴现有世界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引导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是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举措,也是北京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一条重要经验。
为引导集聚区建设、加快集聚区发展,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认定和管理办法》。
依据该办法,目前已认定市级集聚区二十余个,吸引了一大批具有带动作用的骨干企业相继入驻。
在北京市区两级政府的推动下,全市已经形成以市级集聚区为龙头,区级集聚区和众多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街区、文化创意新村组团式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面对世界城市建设的新定位,北京市要进一步引导和加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其一,以产业集聚的方式,大力创建各种文化产业园区;其二,搭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融资服务平台和共性技术条件平台;其三,激发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规模化效应。
5、借鉴现有世界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构建北京国际化的世界品牌城市形象借鉴其他世界城市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避免重蹈旧辙,创新世界城市的建设路径,让北京成为后来居上的赶超者和创新者。
【参考文献】[1]刘扬.落实总体规划着眼世界城市提升国际化水平[N].北京日报,2010-03-04.[2]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DE/ OL]./n5687274/n5723019/n5725768/ n5726744/6597707.html.【作者简介】郑敏(1963-)男,海南省文昌市人,硕士,现任中共海南省委党校海南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方向:哲学、经济学.性,使其从事持续性的体育教学等科学研究;根据教师科研知识提高的迫切需求性,提供继续教育,创造体育教学方法交流、体育科研方法交流等平台,通过校内校外的交流学习,对科研所需的知识进行夯实、丰富、提高,使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不仅成为现代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素质体系的基础,更成为其学术水平的体现。
【注释】[1]李雪林.最新统计:民办高校在校生比例从1.22%升至19.4%[N].文汇报,2010-05-11.[2]许祖华.陕万人以上规模民办高校达9所在校生近24万[EB/OL].新华网,2009-02-01. / system/2009/02/01/010430736.shtml.[3]新华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中央政府门户网,2010-07-29.. 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4]杨贵仁.中国学校体育理论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33.[5]新华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中央政府门户网,2010-07-29.. 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作者简介】史银斌(1978-)男,湖北襄阳人,讲师.黄成旭(1975-)男,青海西宁人,讲师.践基地、专业教学案例和模拟实习材料的主要收集地等方面开展进一步深层合作。
2、得到学校上下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与支持要想立足于重点学校的根基,我们学校尤其是医学专业的教学工作重点,一定看准社会对于创新性人才类型的需要,那么我们就努力培养应用型创新性人才,以此打造出一个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院校。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社会需求的细化也提高了我们对于高校办学质量的不懈追求。
学校各级学院和部门一直都是非常关心和鼓励开拓这方面的建设。
而且长时间以来对于这方面的建设提供了丰厚的资金支持。
3、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队伍我们参与实施本项目的教师都是具有扎实的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的精英队伍,这些年来实打实干,练就了一身本领,所以,虽然“五位一体”式培养模式培养本科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这一项目实施工作量浩繁,但我们一定能够圆满完成这项工作。
如上所述的硬件软件条件,已经具备的高校占绝大多数比例。
所以,培育和建设“五位一体”式培养模式基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对高校而言都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值得尝试、探索、实践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