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鉴赏
• 一强二弱:三拍子。多为舞 曲和表现抒情的情绪。
• 强、弱、次强、弱:四拍子。 多为颂歌和庄严的情绪。
音乐语言要素
音乐中的速度是指音乐 进行的快慢程度。速度在音 乐表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速度较快的音乐擅长表现欢 快、热烈、激动、紧张等情 绪
音乐语言要素
而速度较慢的音乐则擅长表 现宽广、舒展、壮阔、安详 等音乐意境。即使同一首作 品用不同的速度唱(奏)会 产生不同的效果。
号子的种类
1、搬运号子:在集体的劳动中,起统一步伐、调节 呼吸、振奋情绪等作用,直接与劳动的安全和效 率有关。代表曲目《哈腰挂》、《挑担不怕扁担 弯》等。
2、工程号子:在打夯、打硪、伐木、采石等劳动中 使用。代表曲目《打夯歌》、《打硪歌》等。
3、农事号子:一般在农事劳动中唱。如打麦、车水、 舂米、薅草等。代表曲目《车水号子》、《舂米 号子》。
波浪式旋律:起伏相间的旋 律,给人以优美、舒展、委 婉曲折之感,抒情性很强。
音乐语言要素
节奏:各音在进行时的 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是旋 律的基本骨架是塑造音乐形 象的重要表现手段。
音乐语言要素
节拍:音乐进行时有规 律的强弱关系,即音值相同 的重音与非重音有规律的循 环重复。
音乐语言要素
• 一强一弱:二拍子。多为进 行曲和表现欢乐的情绪。
赶牲灵
旧社会,陕北一带的人们生活十分贫苦,许 多男人为了谋生,除了走西口到外地谋生外,有 相当一部分人靠赶牲灵谋生。赶牲灵也称赶脚它 近似于云贵地区的赶马帮即用牲畜长途为他人运 输货物,而赶这牲畜运送货物的人即称赶牲灵者。 他们走山越岭,风餐露宿,十分辛苦。由于赶一 趟牲灵常需要数十天甚至半年、一年,所以赶牲 灵的家人非常惦念他们,凡遇到赶牲灵的队伍走 过往往就有许多妇女、小孩探问自己亲人的情况。
音乐语言要素
和声:音按一定规则的 多声共响。和声可用作曲调 的背景衬托,还能在表现音 乐内容和情绪上起到色彩作 用,丰富音乐的内容。
音 乐 欣 赏
第二节 聆听音乐
一、中国民歌赏析
中国民歌赏析
民歌:是人民群众的歌,民 间的歌,它是劳动人民长期生 产劳动和社会活动中,为了表 达各种思想感情,而口头创作, 口头传唱,并不断加工而成的 一种歌曲形式,它是劳动人民 集体智慧的结晶。
民歌的特点
口头性;集体性;短小精 炼;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 格。
民歌按体裁分类 号子 山歌 小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号子
• 概念:号子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 程中创作演唱、并直接与生产劳动相 结合的民歌。
• 号子的功用:具有鼓舞劳动热情、解 除疲劳、协调动作、指挥劳动的作用。
• 号子的演唱形式:劳动号子的演唱有 独唱、齐唱、对唱、一领众和等多种 形式,其中以一领众和最为典型,领 唱者往往是劳动的指挥者。
音 乐 欣 赏
第一节 初识音乐
一、什么是音乐 二、音乐艺术的特点
一、什么是音乐?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 乐音来创造艺术形象, 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 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 术形式。
二、音乐艺术的特点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音乐是表演的艺术
二、音乐艺术的特点
音乐艺术是以声音为 基本表现手段,以情感为 主要表现内容,通过表演 在时间中展开,最后诉诸 于人的听觉的艺术形式。
音 乐 欣 赏
第一节 初识音乐
三、如何欣赏音乐
三、如何欣赏音乐?
官能欣赏 感情欣赏 理智欣赏
理智欣赏
1、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时代 背景
2、掌握作品的民族特征 3、注意作品的标题 4、掌握音乐语言要素
4、渔船号子:在水运、打渔、船务等劳动中唱。代 表曲目《川江船夫号子》等。
山歌
产生在山野劳动生活中,声调高 亢、嘹亮、节奏自由,具有即兴抒发 情感特点的民歌叫山歌。它可以表达 内心的喜悦也可宣泄心头的愁闷,人 们常用它表达对亲人的问候,对情人 的眷念以及对事物的憎爱。唱山歌具 有提神散闷、解除疲劳、野外交际、 吆喝牲畜等作用。。
哈腰挂
我国的大、小兴安岭是北方 最大的原始森林区,人们自古以 伐木为生,这种劳动是群体性的。
抬木时一般以八人为一组, 边走边唱。分领唱与合唱,领唱 者起绝对的指挥作用,合唱严格 地配合,领唱有一定的歌唱性, 合唱只是一个短的单音,领唱者 张口就唱“哈腰挂”即弯腰挂钩 之意,故称这种号子为“哈腰 挂”。
音乐语言要素
力度是指音乐的强弱程 度。力度强的音乐,擅长表 现雄壮激昂等一些令人振奋 的情绪或音乐形象;力度较 弱的音乐,一般以表现柔美 委婉、平静等情绪或音乐形 象。
音乐语言要素
音色指音的色彩和特性。 他决定于发音体的材质,发 音方法等。音色可分为人声 音色和乐器音色两大类。
音乐语言要素
人声有男女及高、中、低 音之分还有声带的长短、宽 窄、厚薄之分,有的清脆、 明亮,有的圆润、柔和;就 乐器而言,有金属、竹木、 丝弦之分;有的悠扬,有的 粗犷、有的辉煌、有的深沉 浑厚。
音乐语言要素
旋律又称曲调,它是由高低 不同,长短不同,强弱不同的音 组成的线条。是塑造音乐形象的 主要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旋律上行(即向高音 区进行)使人感到兴 奋、情绪高涨、紧张。
旋律下行(即向低音 区进行)使人感到平 静、情绪低落、松弛。
直行旋律:又叫同音重复。 直行旋律由于音高无变化, 节奏的表现作用变强了,它 适于表现执着的,富于鼓动 性的旋律。
赶牲灵
此曲表现了一位妇女在路旁翘首盼 望远出赶脚的情哥归来。旋律由上下对 应的两个乐句构成。上句句幅宽长,跳 進上行与级进下行的音调交替,加上带 有滑音的自由延长音,听上去就像远方 的道路那样悠远。加入了“哎哟”这个 感叹性的小衬腔,风味浓郁。全曲马蹄 声似的节奏型显得略为紧促,反映了热 切期待的神情。全曲手法凝炼,感情细 腻,风格醇厚。
山歌的种类
山歌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常见 的山歌有:南方山歌——云南弥渡山 歌、四川山歌、重庆“神歌”、贵州 山歌等;北方有“信天游”、“山 曲”、“花儿”、“爬山调”等。
一般来说,南方的山歌风格秀丽
悠扬;北方山歌则粗犷豪放。代表曲 目有《脚夫调》、《小河淌水》等。
小调
小调,也叫“小曲”,是流传于 城镇集市并被加工提高,描写生活中 各种情绪的抒情性民歌。常常在劳动 的余暇和风俗性的节日、集会时演唱。 小调结构比较规整节奏富于变化,旋 律曲折多变,流畅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