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客运组织与管理
5.2.4 轨道交通客运组织方法
1、车站客运组织方法 1.2换乘站客流组织管理的不同方法 站台直接换乘 站厅换乘 通道换乘 组合式换乘
第五节 城市客运组织与管理
5.2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与管理
5.2.4 轨道交通客运组织方法
2、大客流组织与调整 增加列车运能 增加售检票能力 采用临时疏导措施
为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许多城 市进行了以多家经营、引入适度竞争为主要标志的 行业改革。
第五节 城市客运组织与管理
5.1道路公交运营组织与管理
5.1.2 运营组织管理模式 1、机构职能
各类客运企业的开业审批 对客运企业进行具体的经营资质管理,每年一次企业资质审验和证书换发 对客运企业、从业人员的营运证件、服务标志进行管理 审定公交线路走向、站点设置、公交站点的管理包括站牌、候车亭的管理
第五节 城市客运组织与管理
5.4 城市客运枢纽交通组织
5.4.1 城市客运枢纽的基本概念
枢纽是两种以上运输方式或多条公交线路交汇的场所,是乘客 集散、转换交通方式和线路的场所。枢纽建立的目的是在各种 交通方式并存条件下方便乘客,平衡客流,提高整个城市的客 运交通服务水平。 城市客运枢纽可以分为城市对外枢纽和城市内部客运枢纽。对 外客运枢纽(也称城际级枢纽)主要解决铁路、公路、水运及 航空等城市对外交通客运方式与城市客运交通的衔接问题。城 市内部客运枢纽,主要解决城区、城郊及郊区间客运换乘衔接 问题,包括城市公交枢纽和轨道交通枢纽等,也可分为城市中 心组团级枢纽和城区级枢纽。
第五节 城市客运组织与管理
5.4 城市客运枢纽交通组织
5.4.1 城市客运枢纽的基本概念
城市客运枢纽的作用 客运枢纽是城市总体布局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城市不同
功能区域,保证生产和生活连续性。 合理协调公交线路之间的关系。 吸引客流,改善客运结构。
第五节 城市客运组织与管理
5.4 城市客运枢纽交通组织
第五节 城市客运组织与管理
5.1道路公交运营组织与管理
5.1.3 运营调度管理
公交线路通常有三级调度: 线路调度、区域调度、中心调度 1、静态调度 发车频率确定 运营计划时刻表编制 车辆调度 人员调度与排班计划 区域调度
第五节 城市客运组织与管理
5.1道路公交运营组织与管理
5.1.3 运营调度管理
5.3.4 出租车交通的发展
2.引导政策与措施建议
政府要与出租车驾驶员、消费者及出租车企业加强合作关系 合理设置出租车停靠站点,使乘客更加安全便利 在交通需求大的地点设置出租车整编站点 重新评估现有的出租站点,确保其能够满足交通需求 考虑出租车交通优先 建立出租车呼叫中心 提倡拼车出行 限制出租车数量,提高运营效率 严厉打击非法运营车辆 减少出租排放 安全管理
第五节 城市客运组织与管理
5.3 出租车运营组织与管理
5.3.4 出租车交通的发展
1.新技术应用 GPS技术在出租车中的应用 建立无线电通信中心 倡导网上预订 自动门安装 智能卡应用 建立统一的出租车调度管理系统 租车服务预约终端
第五节 城市客运组织与管理
5.3 出租车运营组织与管理
第五节 城市客运组织与管理
5.3 出租车运营组织与管理
5.3.1 出租车交通的特点
流动性 独立性 分散性 便捷性 经济性
第五节 城市客运组织与管理
5.3 出租车运营组织与管理
5.3.2 出租车交通的特点
路抛模式 运行效率不理想,空驶率高 停车点模式 停车点候车+电调要车 路抛+停车点+电召(综合模式)
5.1.1 运营组织与管理分类 根据公交线路的运营特性进行分类,便于线 路的管理和运营指标的统计。 根据运营时间特征分类 按计价方法分类 按车型车种分类 按运营特性分类
第五节 城市客运组织与管理
5.1道路公交运营组织与管理
5.1.2 运营组织管理模式 公共交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特殊性在于其具有 公益性和商业性双重特性。公交线路运营组织管理 的主体是运营公司,而运营组织的主体是政府职能 部门,运营管理通过管理法规、规章和监管执行。
和维护 实施客运市场的监督检查及对违章行为的处罚 参与交通客运价格的核定、组织票价变动的听证;预售车票的发售和结算
监管。 线路经营权、专营权的确定、出让和转让;根据线路性质,分别采用招标、
申请审批和委托的方式确定线路经营者。
第五节 城市客运组织与管理
5.1道路公交运营组织与管理
5.1.2 运营组织管理模式 2、经营权和专营权的管理
2、动态调度 实时放车调度 紧急情况实时调度
前车加大站点停靠时间法 前车减速方法 后车加速方法 后车缩减站点停车时间方法 放车调度方法
第五节 城市客运组织与管理
5.1道路公交运营组织与管理
5.1.4 BRT运营组织与管理
1、BRT线路运营管理 线路形式 线路运营模式 营运时段 发车方式 路权管理 车辆调度控制 智能交通系统方案
5.4.3 城市客运枢纽交通组织
1.枢纽交通组织原则 行人流动线简单、明确 行人流动线尽量与车辆流动线分离,保证行人安全 交通工具之间相互顺利连接 不同换乘工具之间的冲突最低 完善诱导系统,快速分流 周边道路与内部道路相协调
第五节 城市客运组织与管理
5.4 城市客运枢纽交通组织
5.4.3 城市客运枢纽交通组织
专营形式 主要有线路专营和区域专营
经营权、专营权转让 国内专营权大多数采用有偿转让的方式
专营权的监督管理 必须签订专营合同
第五节 城市客运组织与管理
5.1道路公交运营组织与管理
5.1.2 运营组织管理模式 3、香港公共交通管理模式
公共机构 有专利权的私营机构 牌照模式的私营机构或个体营办商
1、合理安排售检票位置、出入口。楼梯,行人流动线简单、明 确,尽量减少客流交叉、对流。
2、乘客换乘其他交通工具之间顺利连接。人流与车流的行驶路 线严格分开,以保证行人的安全和车辆行驶不受干扰。
3、完善诱导系统,快速分流,减少客流集聚和过分拥挤现象。 4、满足换乘客流的方便性、安全性、舒适性等一些基本要求。
第五节 城市客运组织与管理
5.3 出租车运营组织与管理
5.3.3 出租车的经营管理
1.1出租车经营模式 承包租赁经营 挂靠经营 个体经营 1.2出租车市场准入模式 审批制 招标制
第五节 城市客运组织与管理
5.3 出租车运营组织与管理
5.3.3 出租车的经营管理
1.3出租车服务价格 1.4价格制订策略 1.5出租车收入情况
第五节 城市客运组织与管理
5.1道路公交运营组织与管理
5.1.4 BRT运营组织与管理
2、BRT线路运营组织 BRT组织形式 BRT与常规公交运营组织关系 BRT系统交叉口运营组织优先
第五节 城市客运组织与管理
5.2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与管理
5.2.1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模式
1、有竞争条件下的官办官营模式 2、无竞争条件下的官办官营模式 3、官办半民营模式 4、官办民营模式 5、多种经济成分构成的模式 6、私办私营模式
2.动态交通组织与管理 2.1行人组织 2.2车辆组织 社会车辆组织与管理 出租车组织与管理 3.静态交通组织 3.1社会车辆停车场布置 3.2公交站点布置 3.3自行车停车场布置
第五节 城市客运组织与管理
5.4 城市客运枢纽交通组织
5.4.4 城市客运枢纽的发展与对策
1客运枢纽的发展趋势 功能多元化 空间集约化 组织现代化 2改善客运枢纽交通组织的对策 充分发挥轨道交通作用 建设一体化换乘站 枢纽的内部设计人性化 以先进规划思想形成枢纽网络布局 加强交通组织管理
第五节 城市客运组织与管理
5.2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与管理
5.2.2 轨道交通企业组织机构
1、企业组织机构的基本类型 直线制组织机构 直线职能制组织机构 事业部制组织机构 2、计划经济时期组织机构模式 3、现代运营管理与组织结构模式
第五节 城市客运组织与管理
5.2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与管4.2 城市客运枢纽协调管理
1.规划管理 1.1公交换乘枢纽选址与城市布局的协调 1.2公交换乘枢纽选址与城市土地利用的管理 2.运行管理 2.1单个运输方式系统内部的协调 2.2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 技术协调性 信息协调性 政策协调性 3.客运枢纽和环境管理
第五节 城市客运组织与管理
5.4 城市客运枢纽交通组织
第五节 城市客运组织与管理
5.2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与管理
5.2.4 轨道交通客运组织方法
1、车站客运组织方法 1.1售检票位置设计方法 售检票位置与出入口、楼梯应保持一定距离 保持售检票位置前通道宽敞 售检票位置根据出入口数量相对集中布置 应尽量避免客流的对流
第五节 城市客运组织与管理
5.2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与管理
第五节 城市客运组织与管理
概念
城市客运组织与管理是在既有客运系统 组成结构、技术经济特性、客流与需求管理 的基础上,对线路规划、车辆运行时刻表、 人员排班计划等与运营组织相关的工作进行 统筹管理,以实现客运系统高效有序的运行、 乘客出行需求便捷等目标
第五节 城市客运组织与管理
5.1道路公交运营组织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