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组织分析
1.各种流线避免相互交叉干扰。 2.最大限度的缩短旅客行走距离,避免流线迂回。
(二)流线疏解的基本方式
1.在平面上错开流线:即在同一平面上,站房及各种客
运设备的布局使各种流线在同一平面左右错开自成系统, 达到疏解的目的。 2.在空间上错开流线:即进出站流线在空间上错开,进 站客流走上层,出站客流走下层,达到疏解目的。 3.在空间和平面上同时错开流线:即流线既在平面上错 开又在空间上错开。
二、客运站的分类 目前我国铁路大小车站共有六千多个,按运输业务的 性质分为货运站、客运站、客货混合站等。 1、按基本用途分 (1)长途旅客车站 (2)短途旅客车站 (3)旅游旅客车站 (4)国境(口岸)站 2、按客运量和技术作业量的大小,并考虑在铁路网上 的地位等条件划分 按此方法可将客运站分为特等站、一等站、二等 站,三等站以下客运站通常为客货混合站
单元三 客运站房的布置及功能
一、客运站房的布置要求
客运站房是为旅客服务的房舍,是城市的大门。它的 布置是否合理,对提高服务质量,保证车站良好的秩序, 提高车站运输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站房必须满足下 列要求: 1.旅客站房的位置要和城市规划及室内交通网密切配合。 2.各种流线应保证畅通无阻、行程便捷,避免交叉干扰。 3.站房建筑的平面应按旅客的需要设置。 4.要考虑未来客流的发展,留有发展余地,使站房扩建后 仍然是一个协调的整体。
2、客运站的主要设备 客运站有站房、站场及站前广场组成 (1)站房 站房是客运站的主体,包括为旅客服务的各种用 房,运营管理工作所需要的各种技术办公用房及办理行 包,邮件用房。 (2)站场 站场是进行客运技术作业的场所,包括线路、站 台、雨棚、跨线设备等。 (3)站前广场 站前广场是客运站与城市联系的纽带。包括车道, 停车场和旅客活动地带等。
三、乘务组的乘务形式
旅客列车乘务组的乘务形式,按照既有利保养车辆 又合理使用劳力的原则,根据列车种类和运行距离,分 别采用包乘制和轮乘制。 四、乘务组及乘务员数量的计算 根据两种不同乘务形式可计算服务于某列车的乘务 组数,在根据列车乘务组的编制,计算乘务员的需要数 量。
目前我国采用8h工作制,全年12个月,全年日历日 365d,全年周休日104d,全年法定假日合计11d。 乘务员每月工作小时=(365-104-11)/12=166.7h
铁路客运组织
主讲人:张瑞瑞
项目七 站车工作组织
目录:
单元一 客运站概述
单元二 客运站流线组织
单元三 客运站房的布置及功能
单元四 客运站工作组织
单元五 旅客列车乘务工作
学习目标
1.了解客运站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2.熟悉客运站的主要设备。
3.掌握客运站布置图的分类及其优缺点。 4.客运站流线分为哪几种。 5.客运站的各种组织主要包括哪些。
三、客运站布置图 客运站布置图分为通过式、尽端式和混合式三种
各种客运站布置图的优缺点:
分类 通过式 优点 1.有两个咽喉区,能分别办理接发车 作业,因此通过能力大 2.通过的旅客列车不必改变运行方向 3.便于组织旅客进出站和行包搬运 1.由于只有一个咽喉,进站线路与城 市道路交叉干扰少,较易深入市区 2.占地少,旅客出入站可不跨越线路 缺点 1.进站线路穿过城市与城市交通道 路交叉干扰大,一般不易深入市区 2.由于有两个咽喉区,站坪较尽端 式布置长 1.车站进出站作业集中在一个咽喉 区,交叉干扰大,通过能力小 2.通过的列车要变更运行方向作业 不方便 3.列车进站时,速度低,占用咽喉 时间长
2.行包流线
发送行包的流程: 托运 → 过磅 → 保管 → 搬运 → 装车 这条流线应与到达包流线分开。 (二)出站流线 1.旅客流线 出站旅客流线的特点是人流集中、密度大、行走速度快。 在平面布置上应考虑通畅便利,使出站旅客迅速出站,并 在站前广场迅速疏散。 2.行包流线 作业流程: 卸车 → 搬运 → 保管 → 提取
(一)进站流线 1.旅客流线 车站的进站人流在检票前比较分散,不同旅客在不同 时间内进站办理各种旅行手续,并在不同地点候车。进站 旅客流线按旅客类型不同又可分为不同流线。 (1)普通旅客流线 进站流程是:广场 → 问讯 → 购票 → 托运行李 → 候车
→ 检票 → 站台上车
(2)特殊旅客流线 (3)贵宾流线 (4)中转旅客流线
(三)车辆流线
车辆流线是指站前广场上的公共交通车辆流线,出租车、小汽车流 线,邮政、行包专用车辆流线。在站前广场上应合理组织各种车辆的交 通流程,妥善规划各种车辆停靠位置和场所,使各种车辆流线交叉干扰 少,使旅客、行包、邮件迅速、安全的疏散。
二、流线组织原则和流线疏解的基本方式
(一)流线组织的原则
二、客运站房舍的设置
客运站房舍的设置应根据站房等级、类型、服务 于旅客的种类、车站工作量及工作性质等因素确定, 一般具有三类房屋:
客运用及行政办公室组成。 职工生活用房:为职工生活服务的各种用房。
三、站前广场和站场
二、乘务组的组成和分工
旅客列车乘务组由客运人员、公安乘警和车辆乘务组成
客运乘务人员:列车长、列车值班员、列车行李员、广
播员、列车员及餐茶供应人员。负责旅客列车的服务工 作。 车辆乘务人员:检车长、检车员、车电员。负责列车车 辆设备检修工作。 公安乘务员:乘警长和乘警。负责维护列车的治安工作 他们分别由客运段、车辆段、公安处领导。
单元五
旅客列车乘务工作
一、旅客列车乘务工作的特点及任务
旅客的旅行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在列车运行中度过的,因此做好列车乘 务工作,对保障旅客安全、便利、舒适的旅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列车乘务组的主要任务: 1.保证旅客上下车及旅途中的安全。 2.及时为旅客安排座席、铺位,保持列车内整洁卫生,维护车 内秩序,做好服务工作。 3.保证行李、包裹安全、准确地到达车站。 4.充分发挥列车各种设备的效能,爱护好车辆设备。 5.正确掌握车内旅客及行包密度、去向,及时办理预报。 6.正确执行规章制度,维护铁路正当收入,做好餐茶供应及文 化服务工作
站前广场:
站场:
客运站站场内应设有各种用途的线路、站台 和跨越设备(天桥、地道、平过道)、风雨棚及 给水设备。
单元四 客运站工作组织
客运站工作组织包括售票、行包运送以及客运服务 工作。由于客运站设备、条件、工作量及客流性质各有 不同,因此具体的组织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一、售票工作 售票工作组织是客运站工作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具体任务是正确和迅速地将车票发售给旅客。 (一)铁路售票方式的发展 1.售票方式从单一的窗口售票方式,发展为电话订票、 互联网购票、自动售票机购票等多种售票方式。 2.从非实名制购票到实名制购票。
每对列车乘务组的工作时间T往返,则 T往返=2×(L/V直+t交+t接) 因为一个列车乘务组一个月工作时间为166.7h,则一个
列车乘务组每月担当的列车回数K为: K=166.7/ T往返
设一个月为a日,每日开行N对,则一个月共需aN列车
回数。所以需要的列车乘务组数B为: B=aN/K 在根据列车编组及乘务组编制可以计算乘务员的需 要数。
客运站的主要任务: 保证旅客列车安全正点的到开,安全、迅速、有 秩序地组织旅客上下车,便利旅客办理一切旅行手续, 为旅客提供舒适的候车条件,保证铁路与市内交通联 系便捷,使旅客迅速集散。 为完成上述任务,客运站必须有完备的设施、科 学的引导系统及正确的客流组织方法。
一、客运站的作业和主要设备 1、客运站的作业 (1)客运服务作业 旅客上下车、候车、问询、小件行李寄存,以及对旅客 文化生活、饮食卫生方面的服务等。 (2)客运作业 客票发售、旅客乘降、行包的承运、装卸、保管和 交付、邮件装卸等 (3)技术作业 列车到发、机车摘挂、列车技术检查、车底取送、 客车上水、个别车辆摘挂,餐车供应及上燃料等。 在始发、终到列车数量较大的客运站上,还设有独 立的客车整备所,对客车进行洗刷、检查、修理和整备作 业。
3.从只能用现金购票可以使用多种支付方式购票。 4.从旅客丢失车票只能另行购票到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
以办理挂失补办手续。 5.从车票只能在购票地或票面发站改签、退票到可以在 任何客运营业站通改通退等。 (二)售票处的种类 售票处指设有售票窗口的处所。主要有车站售票处、市 内售票所、车站代售点和临时售票处。
需取行李 到达流 不需取行李
需购票 出发流 不购票
托运行李
不托运行李
需鉴证 中转流
不签证
需处理行李
不处理行李
为了满足出行要求,旅客在客运站要进行一些相关 的活动,可将这些活动分为三类: 1.必须进行的活动,如候车、检票、上车等。 2.选择进行的活动,如购票(取票)、托运行李等。 3.辅助性的活动,如购物、就餐、休闲、问询、查询等。
是客流、货流、车流的集散地点,是车站 组织旅客室外候车和休息的场所,站前广场可作为临 时迎宾和集会的地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各种车辆停车场:包括公共车辆停留场、小汽车及 非机动车辆停留场、行包邮件专用车停留场。 2.旅客活动地带:包括人行通道、交通安全岛乘降岛 和旅客活动平台。 3.旅客服务设施:包括旅馆、餐饮店、商店、邮局、汽 车站、厕所等。
单元二
客运站流线组织
在客运站内,旅客、行包、交通车辆的流动路线简称 为流线。 一、各种流线分析 流线按流动方向不同,可分为进站和出站两大流线; 按性质不同可分为旅客流线、行包流线、车辆流线,由于 车站类型、等级不同,其流线形式亦有所不同。
大型站流线示意图:
不同种类流线的流动路径与其在客运站的活动有关。 根据旅客在客运站的活动目的,旅客流线可分为到达流、 出发流和中转流三种。
尽端式
混合式
1.车站市郊列车对数较多时,设置部 分尽端线,节省投资和用地 2.市郊旅客进出站便捷且与长途旅客 流线分开,互不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