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指导教案

作文指导教案

作文指导教案作文写作角度尽量多样化如有位小朋友写了一扁《我的老师》,他为了写出这位老师的认真负责的精神,就在作文中写了三个事例:李老师为我补语文;李老师为我补数学、李老师为我补自然。

他写的都是补课的故事,仅从一个角度去描述老师,这样的作文就会让我们感到内容重复又单调,缺乏生气。

也会给人一个印象:这个老师除了补课,其他方面就没有什么可写的了。

又如有位小朋友写了一篇《我的同桌》,他写这位同桌学习认真,并且勤奋,他写同桌吃了中饭坐下做作业,课外活动坐着做作业,吃了晚饭又坐下做作业。

写来写去都是做作业。

其他事例一个也没有。

这又是一篇单调乏味的作文。

要想把一个人物写好,一定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

如有位小朋友写了一篇《懒爸爸》。

他写了爸爸懒得去理发的故事,头发长得很、有时象乱草。

他又写了爸爸懒得买菜、烧菜的故事,爸爸经常啃实心包。

他再写了爸爸懒得买新衣的故事,爸爸穿的都是过时的老式衣服。

这位小朋友三个小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这位爸爸因学习忙、工作忙而懒了其他方面的特点。

三个小故事,角度不同,就能立体地把这个人物形象显现出来了。

又比如有位小朋友写了一篇《邻居老爷爷》。

写位近七十的老爷爷。

小朋友在作文中写了这么几个事例:爷爷很少看电视,大热天也坐在那儿看书写东西;小朋友到他家里玩,他总抽出有趣味的书给小朋友看;有时要考考小朋友的英语,叫他们背单词;有时还一边给小朋友讲中外古今的故事,一边给小朋友轻轻地打着蒲扇。

作者写了四个事例,从不同的角度把邻居爷爷的精神风貌形象地描述了出来。

这样的作文就不会让人感到单调,会让人感到内容充实,人物形象丰满。

描述人物要多角度,这也是文学艺术的一个规律。

比如摄影师拍电影,电视记者拍电视,他们绝不会把摄象机固定在一个位置上,他们会常常变换手法,如一会平移,一会儿升,一会降,一会推近,一会拉远,一会儿抑拍,一会俯拍,他们总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距离去拍摄人物的。

这样拍出来的电影、电视中的人物才会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假如摄影机只对准一个方向拍,那拍出来的人物形象就会象上海人说的成了瘪三了。

当然,要会从不同角度去描述人物也是不容易的。

首先,要注意观察,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把要观察的人物的形貌、生活、学习、工作以及细小的言语、动作、眼神等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甚至写在本子里。

第二,要审清题意,确定好要描述的重点。

有了明确的主题,再从平日观察来的众多的材料中,挑选出几例生动而又典型的事例来。

挑选事例时,一定要有意考虑要从不同的角度,要尽量避免单一角度。

第三,写事例时一定要写好细节,写人物的一举一动,写人物只言片语,用简洁的文笔、生动的语言、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人物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了。

让生活中的小事大放光彩许多小朋友都怕写作文,总觉得作文很难,总觉得没什么东西好写。

怕写作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想其中有一个原因是老师的题目太难。

如《时刻战斗在岗位上》。

小孩子不了解社会现实,也不知道大人们时刻战斗在岗位上的具体情况,因此就觉得不好写,甚至觉得无法写。

又如《我的家乡》。

家乡的情况很多,小朋友了解很少,就觉得不知从何处写起,不知写什么好。

又如《美丽的校园》,许多校园并不美丽,学生们怎么能写出美丽类似这些难题出得多了,小朋友们做怕了,就在脑子中产生一个作文难、怕作文的思想。

有的老师还再三强调要写有意义的事,许多小朋友常把有意义理解成学雷锋做好事这类题材,而小朋友在实际生活中这类事又不多,所以又无法下笔。

有些小朋友为了能交上作文,只好编造一个帮老太婆背米什么的故事。

为了解决小朋友们怕写作文的思想,我的想法是:放胆写小事。

解放小朋友的思想,使他们敢于写自己做过的、见到的生活中的小事。

老师不要强调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只要能生动活泼地写小朋友自己的生活就行。

有许多小事在一些人眼中是不能作为作文的题材的。

而恰巧相反,就是这些小事才是生活中的真实,是小朋友所熟悉的。

如《洗脚》,因懒惰,每天睡前不愿洗脚,多次批评竟然不改,写的就是生活中的小事。

又如《爸爸的习惯》,写爸爸嗜烟如命、爱酒成癖的坏习惯。

这是小朋友常见到的。

有人写过《茅坑》,从过去臭哄哄的茅坑写到现在的抽水马桶。

有人甚至写过《放屁》,写一同学家中有钱,大吃零食,消化不良,上课放屁,挨批遭笑,很是狼狈的小事。

这些生活中的小事看起来似无多大意义,但只要如实地写出来,褒贬美恶就在其中了,其实是有意义的。

小朋友们经历的这些小事多,他们一旦认识到这些小事都可以成为作文的题材,都可以写到作文簿、周记簿上,他们就每天有东西好写了,他们就会觉得随便抓一件小事写写都可以。

这样一来,他们的作文难的思想就可以解除了。

我想,做老师的要改变观念,要有胆叫学生写生活小事:做学生的也要改变观念,要放胆写生活小事。

让学生学会描写、善于描写小朋友们常常写记叙文,但写起来却不能令人满意。

说它不完整吧,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包括起因、经过、结果)这些记叙文的几个要素也都有了,但总觉得无话可说,只能写个极短的,并且还是平平淡淡的。

如有位小朋友写了一篇《浇花》:我把书包放在教室里,就拿了喷壺给校园的花坛浇水。

花坛里种着好多种花。

这些花长得很旺盛,花开得都很好看。

我浇完水,就回教室上课去了。

这篇作文很空洞,只是干巴巴地叙述了浇花的大概的过程。

喷壺从哪儿拿来的到什么地方去装水花坛里栽些什么花这些花怎样旺盛,怎么好看花儿喷上水后,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态自己当时有怎样的心情这些方面都没有作具体的描写。

记叙文中没有具体细致的描写,就不可能给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不可能生动感人。

有一篇《顽童阿吉》的故事,作者是这样描写阿吉的肖像的:阿吉瘦精精,一副黑黑的脸。

两只眼睛滴溜溜的格外灵秀。

右边那个鼻孔里常挂着一串鼻涕梭来梭去,也不擦掉,使人见了有些邋遢的感觉。

作者象个画家,抓住特征,仅仅几笔,就把阿吉的形象刻划出来了。

假如叫有些小朋友去写,他可就阿吉很瘦很黑,有点邋遢相。

这么一句。

有什么办法使自己也会学描写呢我的意见是:第一,要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不仔细观察怎么能把事物的情状具体地描写出来呢什么形状什么颜色什么动作什么声音等等,都要留心观察,并要把观察到的写在日记本中。

平时能做到这样的话,以后写起记叙文来就不会干巴巴了。

第二,我们要强迫自己把概括性的词语换成具体的描写。

如很热,你就强迫自己不用这热字,你想办法把热的情状写出来,如阳光炙烤着大地,柏油马路晒出了油。

我满身是汗,急促地喘着气。

如很冷,你就强迫自己不用这个冷字。

你想办法把冷的情景,如嗷嗷怪叫的西北风夹着碎雪粉抖起威风,横冲直撞,把门窗打得辟啪响。

我穿上棉袄,躲在家里,牙齿还不停地打架。

又如写胆小,就不用胆小这词。

爸爸妈妈都不在家。

我把门锁得紧紧的。

我一边吃饭,一边竖起耳朵,听着门外有什么响动。

突然,砰砰两声,我吓了一大跳。

谁我慌忙一叫。

这样一描写,不就把胆小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吗写记叙文一定要学会描写。

时常用的有环境景物的描写、有动态静态的描写、有肖像神态的描写、有动作对话的描写、有心里活动的描写等等。

当然,我们写记叙文,首先要认真审清题意,弄明白题目的要求后,才能决定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来点描写。

另外,叙述与描写也不能截然公开,描写也不能孤立进行,往往叙述中穿插描写,描写中夹有叙述。

总之,要勤于积累,巧于安排,平时多读、多写、多观察、多思考,是一定能学会描写的本领的。

作文写作应多写真实的感情有些同学常叫作文难,对着作文题目感到无从下笔,想了半天,也写不出几行字。

于是,心生一计,把作文选中看来的写一篇给老师,或者自己瞎编一篇给老师。

如有一次,学生写一篇《我的同桌》。

他提起笔很快写好了。

作文中说,他的同桌平时与他关系很好,但考时他考不出来,要求同桌帮忙,同桌怎么也不理睬他。

考后,他恨同桌,同桌却耐心地批评教育他。

我说这同桌的故事是假的,他承认是作文选中看来的。

我叫他写出他真实的同桌,他说照实写,写不来。

这种照抄照搬、胡编乱造的作文,对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是丝毫没有帮助的。

相反,还会闹出笑话来。

如最近我读到一本新出版的作文选。

其中有一篇《冬天的早晨》,作者是平阳的小学生。

该文说冬天大榕树,光秃秃的树枝,立着一动不动。

,上街买菜的老人,戴着大皮帽子,眉毛胡子也都变成白的了。

榕树是亚热带的长绿乔木,我们温州地区河埠头栽有很多大榕树,大家都看到榕树冬天是不落叶的,榕树怎么会光秃秃呢我们温州很暖和,冬天很少下雪,有下雪也不大,下的时间也很短,哪有路上老人眉毛胡子也都变成白的了呢眉毛胡子变白只有极寒冷的北方才能出现。

这样的作文,我们一看,就觉得不真实。

不真实就不可能成为好作文。

这些同学为什么会写不真实的作文呢一是他们既怕作文又不重视作文,所以会来个随便抄编来应付;二是他们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脑袋里没有积蓄很多作文的材料,因此到写作文时,什么事也想不起来,就无法写了。

我想,要想纠正这抄作文选、瞎编作文的毛病,第一,要改变自己的想法,不要以为作文是可以胡编乱造的,一定要求自己去写真实的;第二,要培养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最好能够记日记,把每天看到的真实有趣的人与事,甚至听到生动的话,都记到日记里。

若有这样的决心与努力,作文作假的毛病就一定能克服。

同学们虽然还是小学生,但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

在我们的学校里、家庭中、社会上时时刻刻都发生着新鲜的事儿,如果我们是个有心人的话,新鲜事儿写进作文,你的作文就一定能生动活泼,真切动人,就决不会有瞎编乱造的感觉了。

我们提倡记真事、写真话,抒真情、表真意,决不能去搞假、冒、骗!作文教学同样需要因材施教学作文是件简单而又复杂的事情,对于基础较好,悟性较高的同学,老师的一点启发就足以促使他写出一篇好文章了,而对于基础不够扎实,练习不多的同学,老师必须逐段逐句地帮着他,所以小班化教学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方式。

同样一个题目,许多四五年级的同学作文写不过二三年级的同学,同年级同班上课或者不同年级一个班上课都不是影响作文学习的关键,就像下围棋,初段的棋手可能就击败高段位的棋手。

作文教学应因人而异,有的孩子问题在于未入门,有的孩子属于走了歪路,有的孩子仅仅需要点拨开窍,有的孩子完全可以让他自由发挥,有的孩子必须先做一些启发。

教多教少,给的题目的难度都应因人而异,绝对不能大一统,如同在一个大澡堂里洗澡,每人都浇两桶温吞水,那样子极少有同学能够取得大幅度的进步。

沈老师提倡小班化,个别辅导。

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做学作方案,未入门的先领进门;刚刚入门的练基本功;有一定基础的练习提高。

沈老师每一次命题都不仅有小学低年级、高年级、初中年级之分,不同年级的题目的要求又各不相同,同一题目不同学生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尽量做到让每一位学作的同学每一次都能感觉到一点进步,增加一点写作的兴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