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类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类
LOGO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歌曲
苗族多声部情歌(台江县、剑河县)、苗族飞歌(雷 山县)、苗族芒筒芦笙祭祀乐(丹寨县)、侗族大歌(从 江县小黄乡、榕江县)、布依族民歌《好花红》(惠水 县)、布依族勒尤(贞丰县、兴义市、镇宁县)、侗族河 边腔(黎平县)、河边腔苗歌(锦屏县)、十二诗腔苗歌 (锦屏县)、侗族歌簦(锦屏县平秋镇)、土家族打镏子 (沿河县)、龙灯钹(铜仁市)、布依族婚俗音乐(贞丰 县)、薅秧歌(金沙县、汇川区)、船工号子(思南县、 赤水市)、苗族阿江(普定县)、凤冈吹打乐(凤冈县)、 黔北打闹歌(余庆县)、布依山歌十八调(贵定县)、绕 家呃嘣(都匀市)、高腔大山歌(桐梓县)、仡佬族哭嫁 歌(道真县)、苗族“游方歌”(施秉县)、屯堡山歌 (安顺市)。
LOGO
贵州苗族飞歌
苗族民歌(苗族飞歌)
苗族飞歌苗语叫Hxak yat,在苗族歌海中, 苗族飞歌被专家学者称之为苗歌中瑰丽的钻石, 歌曲艺术的精品。它以音调明快、高亢嘹亮、豪 迈奔放、悠扬婉转的曲调和动听旋律著称,它具 有强烈的感染力。飞歌唱起来声振山谷,山唱谷 应,翻山越岭,几里外都能听到,其名由此而得。 常唱飞歌的场合是:迎宾送客的时候;劝客人喝 酒的时候;互能通婚的青年男女在山坡上见面的 时候以及人们春暖花开中踏青游坡的时候。
LOGO
LOGO
LOGO
LOGO
2008年成为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LOGO
(4)民族活动
LOGO
LOGO
——非物质文化遗产
寻找身边的非物质文化
LOGO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歌曲
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音乐类(6个) 侗族琵琶歌(榕江县)、侗族大歌(黎平县)、 洪州琶琶歌(黎平县)、布依铜鼓十二则(贞丰 县)、盘江小调(关岭县)、铜鼓十二调(镇宁 县)。 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民间音乐(24个)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布依族风情
LOGO
阿幼朵 著名青年歌唱家、 国家一级演员出生 在素有“歌的世界, 舞的海洋”之称的 中国贵州黔东南苗 族侗族自治州黄平 县一个普通苗族家 庭。
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LOGO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歌曲
传统音乐18项(27处) 土家族高腔山歌(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 治县)、仡佬族情歌(石阡县)、苗族三眼箫音乐艺术 (织金县、六枝特区)、彝族《莫蒿亩》(赫章县、钟山 区)、布依族吹打乐(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惠水县、 水城县、兴仁县)、姊妹箫(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长 顺县、六枝特区)、侗族哆耶——踩歌堂(黎平县)、侗 族芦笙谱(榕江县)、侗族牛腿琴歌(从江县)、苗笛 (从江县)、苗族酒礼歌(雷山县)、彝族山歌(盘县)、 布依族小打音乐(普安县)、布依勒浪(册亨县、贞丰 县)、布依族“谷温”(贞丰县)、布依族十二部古歌 (望谟县)、哥蒙芦笙乐(黄平县)、苗族直箫乐(盘 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