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图题集资料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图题集资料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图题集、某氯化钾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钙和硫酸镁等杂质,实验室提纯氯化钾流1 程如下:。

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A 的目的是使样品________(1)操作。

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较慢,可能的原因是固体颗粒阻碍了液体________ 通过滤纸孔隙,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 溶液除去的杂质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2)加入过量Ba(OH) 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X 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若先加过量X 溶液,再加过量Ba(OH)溶液,则蒸发2后所得固体中含有的杂质是 。

答案:(1)充分溶解;玻璃棒;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2+2(写全才1分);Ba(OH)+MgSO==BaSO ↓+Mg(OH)↓;KCO )(2SO ;、Mg 3422442氯2、(2014.佛山)过氧化钙(CaO)难溶于水,常温下稳定,在潮湿空气及水中缓慢放出氧2气,广泛应用于渔业等领域。

下图是以大理石(含AlO 及其他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32杂质)等为原料制取CaO 的流程图: 2。

的名称都是c 、b 、a )操作1(.(2)操作a 的目的是。

3 )从滤液(中可回收的副产品的化学式为C 。

(4)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5)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在该生产过程中,用110kg 大理石制得了72Kg 的过氧化钙。

如果不考虑过程中的损耗,可计算出大理石中CaCO 的质量分数为 。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答案:(1)过滤 (2)除去大理石中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杂质 (3)NHCl 4 (4)3NH ·HO+AlCl=Al(OH)?+3NHCl (5)复分解反应 (6)90.9%423333.(2014.广州)粗盐中除NaCl 外还含有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

初步提纯粗盐的实验流程如下:蒸馏水 滤渣3.6g粗盐溶解过滤滤液蒸发结晶精盐回收装瓶(1)“滤渣”是粗盐中含有的。

(2)实验过程中四次用到玻璃棒,分别是:第一次:溶解时搅拌;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将精盐从蒸发皿转移出来。

(3)本实验从滤液得到精盐,采用的是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参考溶解度曲线图分析的原因:4)看图可知,20C时NaCl的溶解度为 g,本实验溶解3.6g的粗盐,蒸馏水的最佳0(使用量约为 ml.增加蒸馏水的用量虽然能加快粗盐的溶解,但会引起的不良后果是。

答案:⑴泥沙⑵过滤时引流蒸发时搅拌⑶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⑷36 10 不利于后续蒸发溶剂,蒸发溶剂时间会大大延长,消耗燃料。

2++2+2+﹣,为ClCaFe?(4、2014茂名)某沿海工业区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少量的,Na,,Cu,了达到零污染的目标,将污水进行如下工业流程处理:,并写出步骤过滤中的化学方程式Ⅰ(1)步骤的操作名称是Ⅰ.Fe+CuCl=Cu+FeCl22(填化学式).Ⅰ所含的物质是Fe和Cu(2)滤渣2+ Fe.)加入过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完全除去3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pH试纸(4)在滤液Ⅲ中加入盐酸使得到的溶液呈中性,要使用确保盐酸不过量.方法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碱性废水的处理;过滤的原理、碱的化学性质;考点:酸、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1)根据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方法以及金属活动顺序来分析解答;(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以及铁粉过量来分析;(3)根据氢氧化钠溶液能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来分析;(4)根据测定溶液pH的方法来分析.[来源学*科*网]解答:解:(1)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液体应该采用过滤的方法;因为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铁排在铜的前面,因此可以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故填:过滤;Fe+CuCl=Cu+FeCl;(2)22因为在步骤Ⅰ中加入的铁粉是过量的,所以滤渣Ⅰ是置换出来的铜与剩余的铁的混合物;故填:Fe和Cu;(3)氢氧化钠溶液能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亚铁沉淀,加入过量2+;Fe的氢氧化钠溶液就可以将亚铁离子完全除去;故填:完全除去(4)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也就是pH,通常用pH试纸.故填:pH试纸.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分离等知识点,难度较大,注意会运用溶液的pH值对溶液中的离子进行分离,除杂的原则是:除去杂质且不引进新的杂质.5.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块绿色的孔雀石标本,查阅资料知其主要成分是Cu(OH)2CO.他们以32Cu(OH)CO为原料制取铜,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322(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铁制仪器为铁架台(2)无色气体A的化学式是CO,大气中该气体含量不断上升,会导致温室效应增2强,全球气候变暖.(3)写出蓝色溶液B与铁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SO+Fe=FeSO+Cu.44溶液.稀硫酸可选用E)试剂4(.质的鉴别、推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盐的化学性质;考点:物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框专题:图型推断题.是硫酸铜B根据碱式碳酸铜和过量的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蓝色溶液分析:中含有铁C溶液,其中含有反应剩余的稀硫酸,硫酸铜和铁反应会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D 中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F是氢气,和铜,溶液然后将推出的各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解答:解:碱式碳酸铜和过量的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蓝色溶液B是硫酸铜溶液,其中含有反应剩余的稀硫酸,硫酸铜和铁反应会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C中含有铁和铜,溶液D中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F是氢气,碱式碳酸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推导合理.(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滤纸等,所以过滤操作中用到的铁制仪器为:铁架台;(2)通过推导可知A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导致温室2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3)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CuSO+Fe=FeSO+Cu;44(4)通过推导可知固体C中含有铁和铜,铁排在氢之前,铜排在氢之后,所以试剂E可选用稀硫酸溶液.故答案为:(1)铁架台;(2)温室效应;(3)CuSO+Fe=FeSO+Cu;44(4)稀硫酸.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6.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后的混合粉末中含有铜、氧化铜、木炭粉,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回收铜的方案如下:(1)过滤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中的溶质为Ⅱ)滤液3(._________(4)试剂A最好选用下列.溶液(填序号)③MgSO ②CuSO ①HSO 4244(5)为了完善实验方案,可对滤渣Ⅰ中的_________进行回收.解析:(1)根据过滤时所用仪器可知,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2)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木炭与硫酸不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SO+CuO═CuSO+HO;2244(3)反应①后,滤液1中的溶质是硫酸和硫酸铜,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硫酸铜和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FeSO+Cu,44HSO+Fe═FeSO+H↑;滤液Ⅱ中的溶质为硫酸亚铁;2244(4)滤渣Ⅱ中含有剩余的铁粉,因此可加入硫酸除去;(5)开始混合粉末中的铜没有和酸反应,进入滤渣Ⅰ中,为了回收更多的铜,可将滤渣Ⅰ中的铜也回收.答案:(1)漏斗引流(2)HSO+CuO═CuSO+HO 2244(3)硫酸亚铁(4)①(5)Cu7(2013?佛山)硫酸钙转化为KSO和CaCl?6HO的工艺流程如下:2422(1)吸收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2)操作I的名称为_________,沉淀的主要物质为_________(填化学式).(3)蒸氨过程中涉及的反应类型_________(填编号).A.复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4)操作Ⅲ包含一系列操作:蒸发浓缩、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5)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了NH外,还有_________(填化学式).3答案:(1)CO+HO+2NH=(NH)CO;(2)过滤,CaCO;(3)AB;(4)冷却结晶;(5)3 323422CO,CaO.218.(8分)(2013?茂名)提纯某KCl样品(含有少量的MgCl和KSO)的方案(所加试422剂均过量)如下:样品溶液浊液滤液溶液回答下列问题:._________的实验操作均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和③和①)步骤1(.的化学方程式BaSO(2)步骤②得到的浊液中含有Mg(OH)和BaSO沉淀,写出生成442_________.后的浊液中取少量上层KCO(3)确定步骤③所加的KCO是否过量的方法是:在加入3322KCO 澄清液于试管,然后滴加KCO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所加3322._________.若要得到(填化学式)(4)步骤④得到的溶液的溶质除了KCl外,还含有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热蒸发并KCl晶体,还要进行如下操作:将溶液倒入_________ ,停止加热,用余热使水分蒸干.时(填现象)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_________(所加试剂均过量)的方案SO提纯某KCl样品(含有少量的MgCl和K)8.(2013?茂名)422如下:溶液溶液浊液滤液样品回答下列问题:_________的实验操作均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和.(1)步骤①和③(2)步骤②得到的浊液中含有Mg(OH)和BaSO沉淀,写出生成BaSO 的化学方程式424_________.(3)确定步骤③所加的KCO是否过量的方法是:在加入KCO后的浊液中取少量上层3223澄清液于试管,然后滴加KCO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所加KCO3223_________.(4)步骤④得到的溶液的溶质除了KCl外,还含有_________(填化学式).若要得到KCl 晶体,还要进行如下操作:将溶液倒入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热蒸发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_________时(填现象),停止加热,用余热使水分蒸干.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1)溶解、过滤时均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和烧杯;(2)根据浊液的成分可以判断试剂A的名称,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3)氯化钡和碳酸钾反应能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该反应可以判断碳酸钾是否过量;(4)盐酸中的溶质是氯化氢,蒸发结晶一般在蒸发皿中进行.解答:解:(1)溶解、过滤时都要用到玻璃棒和烧杯.故填:烧杯.(2)步骤②得到的浊液中含有Mg(OH)和BaSO沉淀,说明试剂A是氢氧化钡42溶液,氢氧化钡和硫酸钾反应能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KSO═BaSO↓+2KOH.4224故填:Ba(OH)+KSO═BaSO↓+2KOH.4242(3)在加入KCO后的浊液中取少量上层澄清液于试管,然后滴加KCO溶液,若3223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所加碳酸钾过量.故填:过量.(4)步骤④得到的溶液的溶质除了KCl外,还含有盐酸,盐酸中的溶质是氯化氢,化学式是HCl.故填:HCl.蒸发结晶时,用到的仪器是蒸发皿.故填:蒸发皿.用余热使水分蒸干.加热蒸发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故填:出现较多固体.题主要考查杂质的去除、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蒸发结晶等方面的知识,要注意蒸发点评:本结晶操作过程中,停止加热的时间要掌握好.梅州)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生产纯碱的产品和副产品氯化铵9、(201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色.(1)NH溶于水得到氨水,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氨水中,溶液呈_________3(2)写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3)操作a的过程是蒸发浓缩、_________、过滤.(4)上述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考点:纯碱的制取;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压轴实验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1)根据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分析;(2)根据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3)观察分析工艺流程,找出可循环利用的物质.解答:解:(1)NH溶于水得到氨水,氨水显碱性,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氨水中,溶液呈红3色;(2)由工艺流程可知,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了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2NaHCONaCO+HO+CO↑.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三种物质,22332属于分解反应;(3)由工艺流程中可知,向饱和的食盐水中通入了二氧化碳,在加热碳酸氢钠时又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O.2故答为:(1)红;(2)2NaHCONaCO+HO+CO↑,分解反应;(3)CO.223232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本题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理念;该题涉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类型的判断等知识,要根据相关知识细心分析解答.10、(2013?珠海)粗盐中含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如图)中放置物质的顺序错误,使净水效果不理想.1..调整后净化的盐水仍含可溶(1)请按由上到下的顺序重新排列_________(填字母)性杂质,他设计了下面的除杂流程:操操作,步骤④需要进行_________(2)如图2中步骤①②都需要进行_________作.,下列碱溶液不符合要(写化学式)IX是碱溶液,则沉淀为_________(3)已知试剂(填序号).求的是_________D.氢氧化钙溶液C.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B.氢氧化钡溶液A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步骤③②除去氯化钙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4)步骤._________程式是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压轴实验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1)净化水的物质要有一定的顺序;(2)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蒸发食盐水可以得到食盐固体;(3)显碱性的物质能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4)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氢氧化钠能和盐酸反应中和反应.解答:解:(1)按由上到下的顺序重新排列应该是:用小卵石除去较大的颗粒,再用石英砂除去较小的颗粒,再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异味,最后是蓬松棉,起支撑作用.故填:BADC.(2)如图2中步骤①②都需要进行过滤操作,步骤④需要进行蒸发操作.故填:过滤;蒸发.(3)如果试剂X是碱溶液,碱溶液能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的化学式是Mg(OH).2故填:Mg(OH).2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氢氧化钡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钡,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其中的氯化钙、氯化钡在加入碳酸钠后,能够转化成碳酸钙、碳酸钡沉淀;而氢氧化钾和氯化镁反应生成的氯化钾在加入碳酸钠后无法除去,所以氢氧化钾不符合要求.故填:C.(4)步骤②除去氯化钙的反应方程式是:CaCl+NaCO═CaCO↓+2NaCl,步骤3232③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OH+HCl═NaCl+HO.2故填:CaCl+NaCO═CaCO↓+2NaCl;NaOH+HCl ═NaCl+H .O23322.本题主要考查粗盐的提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方面的知识,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点评: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三是写上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有“↑”或“↓”对社会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得一项重大突破,、(2012?佛山)11 贡献.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图如下:._________ )合成氨需要的氮气来自空气,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2)制取氢气的反应过程为:C+HOCO+H,CO+HOCO+H.上述两个22222化学方程式中表现氧化性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3)原料中N、H中常含有CO和水蒸气,反应前要净化.净化的过程是_________.222(4)写出N、H反应生成N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322(5)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如,控制温度在﹣183℃时,可将空气中N与O分离.根据下表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产物NH与N、H分离开来,最适22223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___℃.物质H N O NH 3222沸点﹣252℃﹣195.8℃﹣183℃﹣33.35℃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制备.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合成氨需要的氮气来自空气,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或4/5;水在上述两个化学方程式中,提供氧元素,表现为氧化性;杂质CO和水蒸气,分别用碱溶液和浓硫酸除去,要先除杂2质再干燥;N、H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反应生成NH,配平即可;根据表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产物NH3223与N、H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33.35℃.22解:(1)合成氨需要的氮气来自空气,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或4/5;故答案为:78%(或4/5)(2)水在上述两个化学方程式中,提供氧元素,表现为氧化性;故答案为:HO 2(3)杂质CO 和水蒸气,分别用碱溶液和浓硫酸除去,要先除杂质再干燥;故答案为:先把原料气通过NaOH2溶液(或石灰水等碱液),再通过浓硫酸(或碱石灰等干燥剂)(4)氮气和氢气在有催化剂和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生成氨气,故答案为:N+3H2NH 322(5)根据表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产物NH与N、H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33.35℃;故232答案为:﹣33.35本考点属于实验题中的物质的制备题,综合性比较强,需要掌握酸碱盐的性质,还要掌握相互之间的反应规律和反应的条件.还要注意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判断属于哪一种类型,各有什么注意事项,要把握好.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12.(2012?广州)木炭粉还原氧化铜实验后的混合粉末中含有铜、氧化铜、少量木炭粉,实:1验室从该混合粉末中回收铜的方案如下图)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 _________反应①;:反应②:_________.(2)反应①所用的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4.5%.现要配制40g 24.5%的硫酸,需_________g 98%的硫酸和_________g水.实际操作时,用lOmL量筒取98%的硫酸(密度为3),请在图2中画出所取硫酸的液面.1.84g/cm(3)在进行“反应①”、“反应②”、“反应③”的操作时,可将反应物加入_________中(填仪器名称),然后_________(填操作名称),使反应充分进行.(4)试剂A可选用_________溶液(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5)为了从混合粉末中回收更多的铜,可对实验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你的建议是(提出一条即可)_________.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制备.分析:(1)根据反应流程及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化学方程式(2)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及公式变形分析求解(3)烧杯可用作较多试剂进行反应的容器(4)要除去铜粉中的铁粉,可加入稀硫酸(5)要得到更多的铜,可将反应过程中的铜全部回收解答:解:(1)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木炭与硫酸不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SO+CuO═CuSO+HO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铁粉,硫酸铜和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2442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FeSO+Cu 44,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10g的硫酸的质量为98%)需要2(.;=5.4mL.需要水的质量为40g﹣10g=30g )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在烧杯中,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3 (4)滤渣Ⅱ中含有剩余的铁粉,因此可加入硫酸除去中,为了回收更多的铜,可将(5)开始混合粉末中的铜没有和酸反应,进入滤渣Ⅰ滤渣Ⅰ中的铜也回收故答案为:O SO+CuO═CuSO+H(1)反应①:H2424+CuFeSO:Fe+CuSO═反应②44(如图所示)30g.所取硫酸的体积为5.4mL(2)10g;)烧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3 CuSO(等合理即给分)(4)HSO424CuI中的(5)回收滤渣对于流程图的题目关健是看明白流程图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注意过量物质的去向,点评:如何除去过量物质.茂名)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以工业大理石(主要杂志是氧化铁)为原料提纯碳?13、(2012酸钙的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中的固体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只写一点).I(1)为加快反应Ⅱ中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2)写出反应(填NaNO外,还可能得到_________中的溶质回收再用,除了得到(3)若将滤液b3肥.可用于补充植物养分,它属于化肥中的_________化学式);其中NaNO3._________中不选用稀硫酸的原因是(4)反应Ⅰ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制备.分析:加快反应I中的固体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有:把工业大理石研成粉末、搅拌等;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反应Ⅱ中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化学反应是,硝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硝酸钠,配平即可;将滤液b中的溶质回收再用,除了得到NaNO外,还可能得到反应Ⅱ中加入的氢氧化钠,反应Ⅲ中加入的碳酸钠;3NaNO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反应Ⅰ中不选用稀硫酸的原因是:碳酸钙与稀硫酸反3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中的固体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有:把工业大理石研成粉末、搅拌I解答:解:(1)加快反应等;故答案为:把工业大理石研成粉末中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化学反应是,硝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Ⅱ(2)反应(配平即可;故答案为:Fe(NO)OH)+3NaOH=Fe↓+3NaNO红褐色沉淀和硝酸钠,3333中加入的(3)将滤液b中的溶质回收再用,除了得到NaNO外,还可能得到反应Ⅱ3、氢氧化钠,反应Ⅲ中加入的碳酸钠;NaNO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答案为:NaOH3 Na;氮CO32中不选用稀硫酸的原因是: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Ⅰ(4)反应故答案为: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考点属于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还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是中考的重点也是一个点评:本难点.本题利用流程图中的现象和实验方案的设计,考查同学们的判断能力,同学们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根据条件综合把握,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只要认真分析,等杂质,工业提纯粗盐的工艺流程如图、MgClCaCl分)(2012?梅州)粗盐中含有14.(822所示:(填“>”、“=”(OH)溶液的或“<”)pH7.步骤_________①反应的化学方)(1Ca2程式为_________.(2)步骤③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步骤④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NaCO和_________.32(3)若步骤①和步骤②的顺序颠倒,则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_________.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专题:实验推断题;压轴实验题.分析:(1)Ca(OH)溶液成碱性,pH大于7;Ca(OH)溶液只能与粗盐水中的MgCl222反应,据此写出化学反应式;(2)经过①②后,要进行过滤实验除去沉淀;加入适量的盐酸可以除去滤液中多余的NaCO和NaOH;32(3)根据Ca(OH)可除去MgCl,NaCO可除去CaCl分析.23222解答:解:(1)Ca(OH)pH大于7;Ca(OH)溶液成碱性,溶液只能与粗盐水中的MgCl222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a(OH)+MgCl═CaCl+Mg(OH)↓;故答案为:2222>;Ca(OH)+MgCl═CaCl+Mg(OH)↓.2222(2)经过①②后,生成沉淀,要进行过滤实验除去沉淀,所以步骤③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步骤①中过量的氢氧化钙和生成的氯化钙与步骤②中过量的碳酸钠反应碳酸钙沉淀、氯化钠、氢氧化钠.所以步骤④加入适量的盐酸可以除去滤液中步骤②加入的多余的NaCO和生成的NaOH;故答案为:过滤;NaOH.32(3)根据Ca(OH)可除去MgCl,NaCO可除去CaCl.如果步骤①和步骤②22322的顺序颠倒,步骤②先反应溶液中就有过量的碳酸钠,然后完成步骤①,这时过量的氢氧化钙把上步中多余的碳酸钠除去,同时生成氢氧化钠,另外氢氧化钙与氯化镁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反应掉生成的氢氧化钠,但不④反应还生成氯化钙,最后步骤.CaCl.与生成的氯化钙反应,所以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CaCl.故答案为:22盐提纯是经常考查的内容,其中要涉及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过滤操作、杂质的除点评:粗去等内容,需要同学们对此内容了然于心.珠海)下面是工厂苛化法生产烧碱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6、(2012)X_________的化学式为(1(填名称)高温煅烧而得,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2)生石灰可以由__________________结晶得到的固体烧碱中可能含有少量的的名称是_________;(3)操作②;烧碱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可用较多的水冲洗,再(写化学式)溶液._________涂上稀.C)滤液可加入反应池循环再利用,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止_________(4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碳酸钠、碳酸氢考钠与碳酸钙;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点:专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制备.题: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分由图示的过程可知利用氧化钙和纯碱制取氢氧化钙的过程是:氧化钙,氢氧化钙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过滤得氢氧化钠的溶液,析:进行蒸发操作后可得氢氧化钠固体,据此对过程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1)由分析可知x是水,化学式为H解:O;2答:(2)生石灰可以由碳酸钙高温分解制得,其方程式为:CaCOCaO+CO↑;23(3)由分析知操作②是将溶液中的溶质氢氧化钠和水进行分离,所采用的操作是蒸发结晶,由于反应池中氢氧化钙过量,所以经过这样的操作后所得固体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氢氧化钙;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可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稀硼酸溶液对碱液进行中和,从而减轻碱液对皮肤的腐蚀;(4)由于滤渣来自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溶液,所以经洗涤过滤后所得的滤液中一定会含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直接排放会导致浪费和污染环境;循环再利用,可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止环境污染;故答案为:(1)HO;(2)碳酸钙;CaCOCaO+CO)OH(Ca)蒸发;3(;↑223;硼酸;(4)环境污染;2只要能依据氢氧化点此题是一道框题推断分析题,其主干就是工业上制取烧碱的方法,钠是由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制取的原理进行分析,即可得相应的问题答案.评: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17 1品的工业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