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稳定红土砾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解读

水泥稳定红土砾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解读

水泥稳定天然红土砾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一、试验段面积水泥稳定红土砾石底基层试验段,设在营地办公区进门东西走向行车便道,长110m,宽5m,面积暂定550m2。

计划2009年11月12日~2009年11月26日进行试验。

二、试验段目的试验目的:确定底基层达到最终合格压实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松铺厚度、碾压遍数、最佳含水量、最佳机械组合等。

二、试验段施工准备3.1人员配置3.2机械设备、工器具和试验检测仪器3.2.1机械设备负责试验段测皐放样、摊铺高程控制3.2.3检测试验仪器检测、试验 施11过程记录及试验检测机械操作『 15人 负贲样和、运输.摊铺、碾压控制 10人fKl 劳力輔序号 岗位定员 职贵项丨|队I;负责试验段的全过稈管理 技术人员负贲现场施1芳理、质晟控制3.3进场材料3.3.1红土砾石土的类别和性质是影响稳定土强度的重要因素,根据试验结果,取料地点在Katama nsol料场的砾石。

3.3.2水泥采用加纳水泥厂生产的等级32.5水泥。

初凝时间约2h,终凝时间为约4h。

3.3.3工程用水采用从Accra自来水公司接入储存水箱内。

3.4混和料配合比及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3.4.1拟用于本试验段的施工配合比:红土砾石冰泥冰=1:0.07:0.069;水泥含量为7%。

3.4.2最佳含水量:5.8% ;最大干密度:2.44g/cm3。

四、试验段施工方法4.1施工方案底基层混合料采取AO项目的集中厂拌法施工,拌和机采用配有电脑电子计量称重的WBD-500稳定土拌和设备拌和,生产能力500t/h;摊铺机械采用F182C/S能摊铺机,最大摊铺宽度12.5m,最大摊铺厚度35cm;用压路机碾压,洒水(或养生膜养生。

试验段施工顺序:营地试验段准备一拌合一运输一摊铺一压实一控制(横坡一自检(平整度,压实度,层实层厚一养护一验收得出试验参数。

4.2施工工艺流程4.2.1底基层混和料拌和工艺流程6 路I輛材料强度仪H1拌合水3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押合水~ -----------------4.2.2底基层混和料摊铺工艺流程t4.3施工工艺程序及控制431下承层准备施工前,在铺筑水泥稳定红土砾石之前,浮杂物全部清除。

对下承层底基层平整度、宽度、横坡、标高、压实度等按规范要求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底基层试验段的施工。

4.3.2施工放样(暂按不立模按每10m的频率恢复中线,并根据中线在两侧路肩边缘外0.5m设钢钎指示桩,然后根据底基层铺筑高度进行水平控制测量,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松铺厚度的位置,在指示桩上挂© 3mm钢丝绳紧线器拉紧,以便摊铺机控制标高、厚度及平整度。

4.3.3拌和拌和前先将设备调试至配合比控制准确后再正式拌制混合料。

严格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和灰剂量,做到配料准确,拌和均匀,天然混合料级配组成符合规范要求。

拌和时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值,使混合料运到现场后碾压时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

在拌和过程中,按重量比加水,严格控制每一盘的水量或连续式拌和机的流水速率、加水时间和将水输入拌和机的位置。

当进行拌和操作时,稳定材料的加入方式为连续式且自始至终均匀地分布在接料皮带机上然后被送入搅拌机搅拌拌和机的进料速度不超过允许全部材料完全拌和的量或速率。

拌和以后的混和料尽快的摊铺。

4.3.4运输采用15T自卸汽车运输,运输能力同拌和能力相适应并有所富余,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

4.3.5摊铺采用F182C/S多功能摊铺机进行摊铺作业。

确保摊铺能力与拌和能力相协调,使摊铺机以稳定、适宜的速度摊铺(〉1.0m/mi n,尽量减少停机待料时间。

将混合料以30cm的试验暂定松铺厚度(暂定松铺系数为1.2均匀的摊铺在要求宽度上。

摊铺前将底基层上的浮土、杂物清扫干净,并保持表面整洁及适当洒水润湿,使其符合规范要求。

路床在摊铺时是干的,需洒水使之充分润湿,25cm的底基层单层摊铺成型。

在摊铺机后设专人处理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注意铲除粗集料窝”并以新拌混合料细料填补夯实。

摊铺操作具体要求如下:4摊铺宽度:5米;2摊铺速度:1m/min;3摊铺横坡度:2.5%(或根据实际坡度;4摊铺厚度暂定30 cm,松铺系数1.2。

坡型为单坡,如图:5挂线测量标准:-5mm施工高程二路基高程+松铺厚度30cm+钢绞线高度5cm 松铺高程测量:1)摊 铺前每10米一个断面,每个断面3个点测量路基标高;2)摊铺后碾压前在1) 的 相同位置测量松铺标高;3)碾压完毕后在1)的相同位置测量基层标高;根据以上资料确定松铺系数。

3放样图如下:6m 5.5m 2.5% 1: 0.5 30cm 松铺厚度基层 中间控制桩1:1 0.5m 边部控制桩线路中线 标高定位杆436碾压按松铺厚 度乘摊铺面积控制摊铺数量,边上料边进行摊铺,摊铺时进行水泥剂量检测,并 按规定取样(试件作无侧限抗压强度用)和松铺后标高测 量,然后采用CA602型单钢轮振动压路机碾压,压路机工作重量18T ,激振力33T ,满足加纳规范施加力不少于5T/m2的规定。

碾压遍数和行驶速度按以下顺序:第一遍:静压,速度为1Km/h ;第二遍:弱振,速度为1.5Km/h ;第三遍:强振 速度为1.5Km/h ;第四 遍:强振速度6为2Km/h 。

根据现场测压实度情况, 如压实度达不到再强振直到达到压实标 准为止,胶轮碾压至表面无轮迹。

摊铺、修整后及时采用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面中间控制桩2 5m 打线测 5cin1:30松厚基层在全宽范围内(摊铺的全幅)进行碾压。

碾压程序:由低向高碾压、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先钢轮后胶轮。

轮迹始终与路基轴线平行,即直进直退,一进一退为一遍,一轮一行顺次碾压,严禁在一个碾压行上完成所有碾压遍数。

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地方用人工配合小型机具夯实。

碾压过程中,底基层表面始终保持微湿状态。

碾压时注意检测混合料含水量,及时调整控制混合料含水量使之接近于最佳值,如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则及时补洒少量水分。

碾压进行至达到技术要求的压实度标准为止,然后用胶轮压路机碾压,直到表面光滑、密实无轮迹。

碾压换行时在路基或已碾压完毕的路段上长距离V字型转弯。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保证底基层表面不受破坏。

压实后的表面做到平整,无轮迹或隆起,不得产生大波浪”现象,并确保压实度符合要求。

试验层在辗压过程中不得出现明显的位移。

试辗过后,已完工的底基层应用于交通运行,最多2个星期。

压实度检测从第三遍开始进行检测,按250m2计算,每次检测3个点,于5m,25m, 45m处取点,直至压实度检测满足设计要求98%,并测量终压后标高。

7天后取芯测定早期强度,14天试件作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437养生和交通管制碾压完成并经检验合格后采用养生膜养开始养生,养生期间实行交通管制,路口设明显标志牌和交通障碍物。

设专人负责养生和交通管制。

完工后的养生期7天左右,养生期间始终保持底基层表面潮湿状态。

五、施工现场各工艺的时间调配采用15T自卸汽车运输,从料场取料、拌合、运输、卸料再到摊铺的的7过程中,严格控制好现场摊铺速度与拌合厂的协调性,做到每一个环节有条不紊,使得摊铺碾压现场不出现料紧或料供不上的现象。

试验段施工经验证明,当沥青拌和站的生产能力与摊铺机的摊铺能力相匹配时,摊铺机能连续、均匀、不间断作业,此时路面平整度就好。

如供料不及时,摊铺机待料时间过长,虽然摊铺机装有防爬锁,但因混合料温度下降会引起局部不平整,而且自动找平系统在每次启动后,需行驶3〜8m后才能恢复正常,因此切忌摊铺机经常停机。

只有加强拌和站管理,保证连续供料,以确保路面摊铺作业连续不间断。

六、质量保证措施6.1严格按照合同技术规范和监理要求准备原材料。

6.2下承层上的车辙、松软、平整度及任何不符规定要求的部位必须翻挖、清除,补以细料压路机静压或并以同类混合料填补重新碾压至符合规范要求。

换填部位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

对离析处理:摊铺机后定员3人,离析现象轻微处以钢筛筛细料填补,离析现象严重处换填新混合并压实;弹簧处立即清除,换填新混合并压实;边部处理:定员3人处理边部,在已碾压好的段落进行边部拍实并喷洒水泥浆,保证边部混合料密实和强度。

6.3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施工,做到其级配、灰剂量、压实度、强度均达到规范要求。

6.4摊铺现场质量检测员随时检测,处理质量隐患,严格控制平整度及摊铺碾压质量。

拌和场设专人负责灰剂量、含水量及混合料级配的控制,确保出场的混合料均达到规范及监理工程师要求。

6.5养生和交通管制严格按技术规范执行、防止后期破坏。

七试验段试验成果拌和前对各种原材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测,确定生产用水量;根据目标配合比,调整生产配合比;混合料质量检测:在厂拌设立质量跟踪检测站,随时检测灰计量及含水量,现场设专人检测压实度及混合料含水量。

在施工过程中,作好宽度、厚度、横坡检查的施工原始记录,填写每层压实遍数后的顶面高程。

根据加纳规范要求进行底基层的压实后各种指标及无侧限抗压强度检测,经过试验段成果总结,确定松铺厚度、压实遍数与压实度的关系,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

计算松铺系数为=松铺厚度/压实厚度;8施工摊铺厚度=25cm的压实厚度*试验段的松铺系数。

二◦◦九年十一月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