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课件绪论
致命的问题:由于可靠性差, 致命的问题:由于可靠性差, 一旦出现故障,全部瘫痪。 一旦出现故障,全部瘫痪。
70年代 年代——第三阶段,大规模集成电路 第三阶段, 年代 第三阶段 研制成功,微处理器问世, 研制成功,微处理器问世,进入计算机 时代。 时代。 特点: 特点: (1)集中控制、多参数控制、多台计算 )集中控制、多参数控制、 机控制和经营管理; 机控制和经营管理; (2)智能单元组合仪表; )智能单元组合仪表; (3)在线成分检测与数据处理的测量变 ) 送器的应用; 送器的应用; 仪表品种增多, (4)DDZ仪表品种增多,可靠性加强; ) 仪表品种增多 可靠性加强; 系统。 (5)70年代中期出现了集散控制系统。 ) 年代中期出现了
按给定值信号的特点来分类: 按给定值信号的特点来分类:
(1)定值控制系统 ) (2)程序控制系统 ) (3)随动控制系统 )
定值控制系统: 定值控制系统:系统被控量的给定值保 持在规定值不变,或在小范围变化。控 持在规定值不变,或在小范围变化。 制的目的是使被控量保持定值,或在小 制的目的是使被控量保持定值, 范围变化。 范围变化。
数理与机电基础 知识领域
控制知识层的知识领域
传感与检测: 传感与检测:信息获取 通信与网络:信息传输 通信与网络: 6个 知识领域 计算与处理: 计算与处理:信息处理 控制与智能: 控制与智能:信息控制 执行与驱动: 执行与驱动:信息应用 模型与仿真: 模型与仿真:
控制知识层的知识单元
传感与检测 传感器、自动检测技术、 传感器、自动检测技术、 测量信号处理等 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 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 通信与网络 自动化系统计算机网络、 自动化系统计算机网络、 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组态技术 应用、多媒体技术等。 应用、多媒体技术等。
按被控量的多少分: 按被控量的多少分:单变量和多变量控 制系统。 制系统。 按采用控制仪表和计算机来分: 按采用控制仪表和计算机来分:仪表过 程控制系统和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 程控制系统和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
最基本的分类方法
按过程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来分:
(1)反馈控制系统 ) (2)前馈控制系统 ) (3)前馈 反馈控制系统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控制(control):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 控制 而采取的行动,叫做控制,它分为人工 而采取的行动,叫做控制,它分为人工 控制和自动控制。 控制和自动控制。
过程(process):过程本身的含义是非常 : 过程 广泛的,可以指某个工程系统、 广泛的,可以指某个工程系统、某个生物 学系统,也可以指某个经济的或社会系统。 学系统,也可以指某个经济的或社会系统。 本课程所说的过程主要指工业过程,例 本课程所说的过程主要指工业过程, 如加热炉、化工装置、锅炉设备、 如加热炉、化工装置、锅炉设备、核反应 堆、造纸设备、换热器等生产过程。 造纸设备、换热器等生产过程。
执行与驱动
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 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 电源变换与控制等
模型与仿真
MATLAB程序设计、虚拟仪器 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 技术应用、 技术应用、CAD仿真技术等 仿真技术等
系统知识层
知识单元: 知识单元: 系统与工程 知识领域 ◆运动控制系统 运动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 ◆集散控制系统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大型 计算与处理 数据库、信号与系统、 数据库、信号与系统、数字 信号处理、数据结构、 信号处理、数据结构、操作 系统等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 控制与智能 模糊控制技术、 论、模糊控制技术、智能控 制技术、微机控制技术、 制技术、微机控制技术、系 统工程导论等
90年代以后 年代以后——第五阶段,主要特点: 第五阶段, 年代以后 第五阶段 主要特点: (1)工厂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工厂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2)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的应用;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的应用; 3)智能控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智能控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各种工控设备(如PLC、变频器、直 )各种工控设备( 、变频器、 流调速器、控制仪表、检测变送仪表等) 流调速器、控制仪表、检测变送仪表等) 功能更加强大,并且带有通讯接口。 功能更加强大,并且带有通讯接口。
(1)仪表为气动式,普遍采用基地式仪 )仪表为气动式, 表和部分单元组合仪表; 表和部分单元组合仪表; (2)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3)被控参数主要是温度、压力、流量、 )被控参数主要是温度、压力、流量、 液位; 液位; (4)控制的目的是保证参数稳定,消除 )控制的目的是保证参数稳定, 或减小扰动; 或减小扰动; (5)控制理论:频率法和根轨迹法。 )控制理论:频率法和根轨迹法。
过程控制工程 绪论
主要内容
自动化专业的知识结构 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控制的基本问题 过程控制的分类 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 关于本课程的说明
自动化专业的知识结构
系统知识层 控制知识层 基础知识层 1个知识领域 个知识领域 6个知识领域 个知识领域 1个知识领域 个知识领域
基础知识层
知识单元: ◆数学 ◆物理 ◆系统科学 ◆管理科学 ◆电工电子基础 ◆机械工程基础 ◆计算机基础及语言 ◆微机原理
综合自动化: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 综合自动化: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 计算机控制和各种生产加工技术的基础 从生产过程的全局出发, 上,从生产过程的全局出发,通过生产 活动所需的各种信息集成,把控制、 活动所需的各种信息集成,把控制、优 调度、管理、经营、决策融为一体, 化、调度、管理、经营、决策融为一体, 形成一个能适应各种生产环境的市场需 多变性的、总体最优的高质量、 求、多变性的、总体最优的高质量、高 效益、高柔性的管理生产系统——管控 效益、高柔性的管理生产系统 管控 一体化。 一体化。
控制的基本问题
扰动 指令输入
控制器
信息反馈
广义过程
输出
信息检测
控制器:系统运动和作业的规划;动力学修正, 控制器:系统运动和作业的规划;动力学修正, 改变闭环特征。 改变闭环特征。 信息检测:传感问题、信息处理、 信息检测:传感问题、信息处理、信息融合 广义过程:受控对象 工作环境 扰动) 工作环境( 广义过程:受控对象+工作环境(扰动)
过程控制发展概况
20世纪 年代前后,处于手动状态,从 世纪40年代前后 处于手动状态, 世纪 年代前后, 50年代前后开始,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年代前后开始,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年代前后开始 50年代前后 年代前后——第一阶段,实现了仪表 第一阶段, 年代前后 第一阶段 和局部自动化,主要特点: 和局部自动化,主要特点:
传感与检测 反映自动化 专业特点的 知识领域 控制与智能 执行与驱动 模型与仿真 系控制与智能 模型与仿真 系统与工程
◆以电力电子、变频技术为 以电力电子、 核心的运动控制技术 核心的运动控制技术 ◆以微处理器芯片与接口技 计算机控制技术。 术为核心的计算机控制技术 术为核心的计算机控制技术。 专业知识体系 ◆以自动检测、标准工控设 以自动检测、 备为核心的过程控制技术。 备为核心的过程控制技术。 过程控制技术 ◆以网络通信、电子技术为 以网络通信、 核心的信息技术, 核心的信息技术,包括对信 信息技术 息的获取、处理、 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和信 息挖掘等技术的综合应用。 息挖掘等技术的综合应用。
过程控制( 指石油、 过程控制(process control) :指石油、化 指石油 工、电力、轻工、冶金、纺织、建材、原子 电力、轻工、冶金、纺织、建材、 能等工业部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能等工业部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过程控制系统(process control system) : 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被控量是 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 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粘度和 PH值等这样一些过程变量的系统。 值等这样一些过程变量的系统。 值等这样一些过程变量的系统
控制问题:对于给定的广义过程, 控制问题:对于给定的广义过程,如何 设计控制器使闭环系统满足希望的性能 要求。 要求。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
按被控参数的名称分:温度、压力、 按被控参数的名称分:温度、压力、流 量、液位等控制系统。 液位等控制系统。 按完成的功能分:比值、均匀、 按完成的功能分:比值、均匀、分程和 选择性控制系统。 选择性控制系统。 按调节器的控制规律分: 、 、 、 按调节器的控制规律分:P、PI、PD、 PID等。 等
(5)集中控制实现: )集中控制实现: 1)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操作人员需了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 解多点信息, 解多点信息,需按多点信息进行操作控 于是出现了气动、 制,于是出现了气动、电动单元组合仪 表和集中控制室。现场的0.02MPa、 表和集中控制室。现场的 、 0~10mA、4~20mA、1~5V的信号送 、 、 的信号送 到集中控制室, 到集中控制室,操作人员可在控制室了 解现场状况; 解现场状况;
60年代 年代——第二阶段,电子技术迅速发展。 第二阶段, 年代 第二阶段 电子技术迅速发展。 特点: 特点: (1)大量采用气动和电动单元组合仪表; )大量采用气动和电动单元组合仪表; (2)计算机控制技术开始应用 )计算机控制技术开始应用——DDC 系统和SPC系统; 系统; 系统和 系统 (3)复杂控制开始开发应用 串级控制、 )复杂控制开始开发应用——串级控制、 串级控制 前馈-反馈控制 比值控制、分程控制、 反馈控制、 前馈 反馈控制、比值控制、分程控制、 选择性控制; 选择性控制; 现代控制理论开始应用, (4)控制理论 )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开始应用, 现代控制理论开始应用 由单变量转入多变量(由于建模困难, 由单变量转入多变量(由于建模困难, 应用较少); 应用较少);
程序控制系统: 程序控制系统:被控量的给定值按预定 的时间程序变化工作的, 的时间程序变化工作的,控制的目的就 是使系统被控量按工艺要求规定的程序 自动变化。例如, 自动变化。例如,加热炉工艺要求按照 加热升温、保温、降温等程序工作。 加热升温、保温、降温等程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