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程控制第1章绪论课件

过程控制第1章绪论课件


(4)干扰(扰动) 除控制变量(操纵变量)以外,作用于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 化的一切因素。 液位控制系统中的干扰是哪个量? 流量Qi (5)设(给)定值 工艺规定被控变量所要保持的数值。 (6)偏差 设定值与测量值之差。
本书内容:
1 绪论 2 过程参数的检测与变送器 3 过程控制仪表 4 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 5 简单控制系统设计与参数整定 6 复杂控制系统 7 先进控制技术 8 计算机在过程控制系统中的作用
2 衰减比
y
B B’ A
0
C
t
衰减比:前后相邻两个峰值之比,图中以B:B’表示,习惯上
表示为 n:1的形式。 衰减比表明过渡过程的衰减程度。若衰减比较小(n1),则过 渡过程接近于等幅振荡过程,不稳定;若 n 很大,则又太接近 于非振荡过程,过渡过程过于缓慢。 n 一般取4 ~ 10之间,是操作人员多年的操作经验总结。衰减 比在4:1到10:1之间时,过渡过程开始阶段的变化速度较快,被 控变量较快达到第一个峰值,然后马上下降,又较快达到一个 低峰值,且第二个峰值远远低于第一个峰值。这种现象表明被 控变量再振荡数次后很快会稳定下来,防止操作人员误操作使 系统处于难以控制的状态。
练习:
下图是原油加热控制系统示意图,试画出该系统的方块 图,并指出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控制变量及可能存在 的干扰。
原油加热控制系统示意图
1-5过程控制系统分类
一、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
1、反馈控制系统-控制依据:? 偏差 (闭环)
2、前馈控制系统-控制依据:扰动(开环)
3、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复合) 前馈-主要扰动(及时迅速) 反馈-次要扰动
• 热交换温度控制系统
Tsp
TC
蒸汽 u(t) RV
Tm RF , Ti T 凝液 进料
控制系统的 4 个基本环节: 被控对象、检测仪表(测量变 送环节)、控制器、执行器 热交换温度控制系统方框图
扰动 RF (t), Ti (t) 热交换器 干扰 通道 控制 通道 + + 被控变量 T(t)
设定值 Tsp + _
0
C
t
值之间的偏差,图中以C表示。
一般控制系统被控变量越接近设定值越好,所以余差越小越
好。余差:准确性的指标。
根据有无余差可将系统分为有差系统和无差系统。
y(t )
4.过渡时间 5.振荡周期 或频率
0
B
C
稳定误差范围: 2%
B
或者 5%的新稳态值
t1 e()
t2
t3
t
过渡时间:从干扰作用发生时刻起,到系统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过程工业的特点 过程工业是指:生产过程中,物料常以流体形态(如气态、 液态、多相混合流体)在密闭的管路和容器中,进行物质 的、能量的传递与交换;其参数是随时间而发生着连续不 断的变化。
1-2过程控制系统的特点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被控过程的复杂性 控制方案的多样性 常用形式:定值控制 组成:过程检测、控制仪表
t2 t1
影响过渡过程的主要因素?
固定因素:对象特性
测量仪表特性 执行器特性
补偿因素:控制器特性——这是自动控制的主要研究内容
例子 某换热器的温度调节系统在单位阶跃干扰作用下的过渡过程 曲线。试分别求出最大偏差、余差、衰减比、振荡周期和过 渡时间(给定值为200)。
解:1、最大偏差:A=230—200=30℃ 2、余差C=205—200=5℃ 3、第一个波峰值B=230—205=25℃ 第二个波峰值B’=210—205=5℃ 衰减比n=25:5=5:l。
CRT、键盘…… A/D 被控 变量 多路 开关 …… 测量 变送 …… 被控过程(对象) DDC计算机 D/A 操纵 变量
……
执行 …… 器
功放 驱动
DDC控制系统原理图
缺点:计算机一坏,整个系统全部瘫痪。
2、集散控制(DCS)
集中? 集中管理
分散? 分散控制
集散控制系统原理结构框图
第四阶段 ——20世纪90年代至今:现场总线、计算机 集成过程系统 1、现场总线控制(FCS)
1

0
时间乘平方误差积分指标 绝对误差积分指标
J 2 te2 (t )dt
0

J 3 | e(t ) | dt
0


当这些值达到最小值的系统是某种意义下的最优系统,即 J min
时间乘绝对误差积分指标 J 4 0 t | e(t ) | dt
1 最大偏差或 超调量 (给定值=0 )
3、程序控制系统 : 设定值是一个已知的时间函数,按 生产工艺要求规律变化,控制系统按设定程序自动进行。
1-6 过程控制系统性能指标
(1)稳态和动态 稳态――被控变量不随时间变化的平衡状态(动态平衡:变 化率为0,不是静止)。 动态――被控变量随时间变化的不平衡状态。 (2)过渡过程 过渡过程:受到干扰作用后系统失稳(偏离平衡状态),在 控制器的控制下,被控变量回复到平衡状态的过程。
阶跃干扰作用下的过渡过程(给定值=0,加一阶跃干扰)——定值系统
y(t )
B
C
0
稳定误差范围: 2%
Hale Waihona Puke B或者 5%的新稳态值t1 e()
t2
t3
A BC
n B / B
e() C y()
t p t3
t
最大偏差A: 衰 减 比n: 余差 e(∞): 过渡时间tp: 振荡周期:
1-3 过程控制系统组成
液位人工控制
进 料 口
液位自动控制
液位检测 变送装置
眼看(检测) 实际液位H′
大脑(运算、命令) H′和期望液位H比较
手动(执行)
执 行 器
给定值
液位控制器
手工完成测量、求偏差和操纵阀 门纠正偏差的全过程。
可用一套自动化装置代替 人眼、脑、手的作用,完 成水槽中液位高低的自动 控制任务。
过程控制
教材:过程控制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主编:杨三青等
参考书目: 《过程控制工程》邵裕森、戴先中 机械工业出版社
《控制仪表及装置》吴勤勤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 绪 论
• 关于自动控制应用领域
运动控制(伺服控制、位置控制): 对机械运动部件的位置、速度等进行 实时的控制管理,使其按照预期的运 动轨迹和规定的运动参数进行运动。 如导弹,数控机床,电机等 过程控制:工业部门(石油、电力、 冶金、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的自 动化。(被控变量:T,P,F,L, A等)
时止,过渡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一般认为被控变量进入新稳态 值的±5 %或(±2 %)范围内且不再越出时为止时所经历的时间为 过渡时间。过渡时间短,表示过渡过程比较迅速,即使干扰频 繁出现,系统也能适应,控制质量高;反之,过渡时间太长, 第一个干扰引起的过渡过程尚未结束,第二个干扰就已经出现, 几个干扰的影响叠加,可能使系统不能满足生产要求。过渡时 间:快速性的指标。 振荡周期:过渡过程同相两波峰(或波谷)间的时间间隔,其倒 数称为振荡频率。在衰减比相同的情况下,振荡周期与过渡时 间成正比,一般希望振荡周期短一些为好。

现场 设备
传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朴素意义上的 FCS结构示意图
特征:全数字化、全分散、现场设备互操作性、开 放式互联、网络化
2、计算机集成过程系统(CIPS)
组成:生产管理高级控制层、优化层、基础控制层 特点: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整个生产系统的最优化控制。
过程控制策略与算法的发展:
简单控制阶段(单回路PID控制) 复杂控制阶段(串级、比值、前馈、均匀控制) 先进过程控制阶段(解耦、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控制)

0
t0
时间t
阶跃干扰下过渡过程的几种基本形式:
非周期衰减过程
一般不采用
√ √
衰减振荡过程
等幅振荡过程 发散振荡过程
X X
单调发散过程
X
(3)过渡过程的品质指标
通常要评价和讨论一个控制系统性能优劣,其标准有二大类: · 以系统受到单位阶跃输入作用后的响应曲线的形式给出。主要包括: 最大偏差(超调量)、 衰减比 余差 过渡时间 振荡周期(振荡频率)…… · 以误差性能指标的形式给出,一般指偏差对某个函数的积分。主要包括: 平方误差积分指标 J e 2 (t )dt
控制系统的作用:尽可能使被控变量与设定值保持一致(或随设定值 一起变化),当被控变量受干扰影响而偏离设定值时,控制作用必须 驱使它(被控变量)回到设定值。
+ 控制器 - 测量变送装置 执行器 被控对象
SP
在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时往往选定阶跃干扰(输入)为 分析依据。 阶跃干扰:在某一瞬间t0干扰突然阶跃式地加入系统,并保 持在这个幅值。 特点: 1、比较突然、比较危险、对控制系统的影响也最大、对于一 个控制系统,如果能有效克服阶跃干扰,肯定能很好地克服 其它变化比较缓和的各种干扰。 2、阶跃干扰形式简单,易于实现。 输 实际过程容易产生阶跃干扰。 入
过程控制系统的主要内容
• 自动检测系统 利用各种检测仪表对工艺参数进行测量、 指示或记录。 • 自动信号和联锁保护系统 自动信号系统:当工艺参数超出要求范围,自动发出声光 信号。 联锁保护系统:工况达到危险状态时,联锁系统立即自动 采取紧急措施,打开安全阀或切断某些通路,必要时紧急 停车。 蒸汽
T
+ -
y(t)
几个常用术语 :
(1)被控对象 需要控制的设备、机械或生产过程,简称对象。
(2)被控变量
对象内要求保持一定数值(或按某一规律变化)的物理量。 液位 液位控制系统中的被控变量是哪个量?
(3)控制变量(操纵变量) 受执行器控制,用以使被控变量保持一定数值的物料或能量。 液位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变量是哪个量? 流量Q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