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1年级语文教案——练习1完整篇.doc

小学1年级语文教案——练习1完整篇.doc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练习1 -教学目标:1.按笔顺写字。

2.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制作课程表;给句子加标点,再分角色朗读。

3.读读背背:读背成语,读背古诗。

4.写铅笔字,认识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5.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一、教学“认清笔顺”1.审题。

(1)引导学生看题目要求,听老师范读。

学生齐读一遍。

(2)组织讨论:这道题可以怎样去完成?(3)老师小结,明确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自学笔顺表,熟记生字笔顺,按笔顺写字。

2.学生自学,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1)各自轻读,书空笔顺。

(2)同桌交流说笔顺。

3.指导。

(1)指名认读生字,并书空笔顺,相机纠正。

(2)质疑:哪几个字的笔顺你觉得很难记,需要多练。

相机出示生字(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3)强化记忆板书下来的生字的笔顺。

(4)同桌互相抽查笔顺容易错的字。

(5)教师小结。

4.练习。

(1)强调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2)学生按笔顺写字一遍,教师个别辅导。

5.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二、教学“写好铅笔字”1.审题。

(1)练读题目。

(2)引导与上题比较,明确写字要求。

2.弄清笔顺,练习描红。

(1)认读生字。

(2)提名说笔顺,教师同步师范描红。

(3)强调描红要求与写字姿势。

(4)学生完成描红练习,师个别辅导。

3.点拨笔顺规则,仿影体会。

(1)师生谈话,引导学生发现笔顺规则——先横后竖。

(2)学生仿影体会。

4.指导临写。

(1)出示“干”,提醒学生注意“干”的第二笔横较长。

(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干”。

(3)学生练习写一个“干”。

(4)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写“羊”和“草”。

(5)反馈。

第二课时教学“学用字词句”。

一、教学第一题1.审题: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学生分组练说本班的课程名称。

3.提名说,其他人补充。

4.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5.检查认读,相机正音。

6.学生质疑生字的笔顺,教师师范描红。

7.明确描红要求,强调写字姿势,学生练习描红。

8.反馈。

二、学第二题。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投影空白课程表,教师示范填写纵横序数并讲解。

3.学生在印发的空白表上完成各序数的填写。

4.投影班级课程表,师生讨论填法。

5.学生自选方法完成制表。

6.利用自制课程表,相互询问,熟悉班级开设的课程。

7.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说说题目有几个要求。

(加标点;分角色朗读)2.习学过的标点,讨论如何试用。

3.学生各自试加标点,练习朗读。

4.集体讨论,相机点拨。

(1)出示第一句话:你们明天上午有什么课(2)指名读句子,并说出所加标点。

(3)评判对错,再说出自己的理由,练习读出疑问的语气。

(4)依照第一句话完成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完成其余三句话的加标点和朗读练习。

(5)教师小结。

5.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教师巡视辅导。

6.反馈。

(1)指名两位学生分角色读。

(2)引导学生评议:读得怎么样?好在哪儿?有什么不足?(3)教师小结。

7.多种形式练习,分角色朗读。

四、整体回顾,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先了解了所学课程名称,接着自己动手制作课程表,最后通过朗读对话弄清了课程表的作用。

希望你们积极发挥它的作用,真正做到要学的功课早知道,提前预习并做好学习准备。

第三课时教学“读读背背”。

一、读背成语1.师谈话激趣: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诵读它,他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锻炼、提高,文化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这学期我们就开始练习“读背成语”这种童子功。

2.学生借助拼音试读4条成语。

3.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范读。

4.学生再以多种形式练读。

5.借助图片、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

(1)映示图片,拨放录象,引导学生观察、体验。

(2)指导学生表达感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

6.学生练读练背成语。

7.反馈。

(1)指名背诵说说记忆方法。

(2)多种形式背诵成语。

8.教师小结。

二、读背古诗《村居》1.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歌,能背给大家停一停吗?2.映示古诗的背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弄清图意。

3.揭示古诗《村居》,明确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学生借助拼音各自练读古诗。

5.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示范读。

6.学生再练读,直到读准音,读通句子。

7.借助生活经验与图片,引导学生弄懂诗的大概意思。

(1)诗歌主要写春天的什么景色?(田野风光;儿童放风筝)(2)田野的风光美在哪儿?(3)儿童是怎样放风筝的?8.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9.反馈读背古诗效果,交流学习方法。

教学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

一、观赏图片揭示话题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

2.弄清图意,板书话题:说说我的家二、教师示范说话,明确要求1.学生看图听老师说话。

“我叫王小明。

我家住在环成花园2号楼201室,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

爸爸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妈妈是一位售货员。

我很喜欢自己的家。

”2.思考问题,明确说话要求。

(1)提问:听了王小明的介绍,你知道了他家的哪些情况?(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住址、家人、工作、感情。

(3)学生借助拼音读读本次说话的具体要求。

(4)借助板书内容,教师提示说话要求。

三、练习1.指名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练说。

2.将四个问题连起来练说,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提名说,对照要求评议。

4.学生分小组练说,返回查字典首页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练习2 -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读描写春天的句子。

2、能说出偏旁的意义,并找出同偏旁的字。

3、补充句子。

4、写字,认识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

5、读熟、背诵成语。

6、积累谚语。

7、会做一张贺年卡,并会在上面写一句祝贺的话。

8、口语交际:春天来了。

教学重难点:1、学习字、词、句。

2、口语交际。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能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有找出同偏旁的字,并了解形声字构字的特点,提高学生识字兴趣和能力。

3、把句子补充完整,让学生意识到同一段话,可从不同角度学到许多东西,从而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4、写字训练,认识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

教学过程:第一题:(第一小题)1、让学生读题后读下面这段描写春天的话。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老师指导朗读,然后指名读。

3、这段话写得美吗?为什么?你能读出春天的美吗?(第二小题:)1、让学生自己读第二题的内容,想一想:你们知道了什么?2、学生交流、讨论、。

3、找一找文中的字,看有没有相同偏旁,再想一想,为什么带有这个偏旁,同座位可以讨论讨论。

4、“艹”表示什么?“虫”呢?5、你还知道哪些偏旁的意义?看谁的知识多。

(第三小题:)1、你能说说你对文中出现的动物园有什么了解?2、生相互交流所知道的有关燕子、蜜蜂、布谷鸟的习性。

3、(出示)蜜蜂在燕子在布谷鸟在你会补充完整吗?口头填空。

4、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生活习性或特点?第二题:1、审题后进行指导。

(1)(出示投影)学生认读,让学生观察一下今天的生字有什么相同点?写撇、捺时要注意什么?(2)引导学生回忆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3)指导学生书写,然后学生练习。

教学后记:能找出同一偏旁的许多字,并能照句子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能积累描写春天景色的成语。

2、熟记谚语。

3、教会学生做一张贺年卡,能写一句祝贺的话,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

第三题:(第一小题)1、读题,审题。

2、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来了,有没有发现身边的事物有什么变化?3、你们看,那盛开的花儿像小朋友的脸呀!你们看,花坛里除了花,还有什么?让学生读一读。

4、你还知道哪些赞美春天的诗句?5、齐声朗读成语,背诵成语。

(第二小题)1、审题,指民学生观察。

(1)图上是谁在干什么呢?本题的两个谚语讲的是什么?自己读一读。

(2)生自由读,指名读,并请人说说谚语的意思。

然后练习背诵。

第四题:1、审题后,问:谁会做贺年呢?你能教教其他的小朋友吗?2、老师指名学生做,做完后,在贺年卡上写上一句话,带给妈妈一份惊喜。

说说你准备了些什么呢?3、学生在写的时候要注意格式第五题:一、审题,然后指名说要求。

二、指导观察。

1、(出示挂图)按先上后下,先近到远的顺序说说图上远处近处画了哪些景物?各是什么样子?小朋友在做什么?三指导说话。

1、指导学生说好开头第一句话。

2、将板书逐步变成填空,指导学生分句练说。

3、让学生自己看图练说(将描述的景物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4、指导学生说一句结束语。

,并将整个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注意引导学生评议。

)教学后记:学生能背诵读读背背,并做了一张卡片给妈妈。

返回查字典首页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练习8 -教学目标:1.能区别形近字,复习已学的部分词语,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字、词的能力。

2.能看图回答问题,说几句意思完整。

语句通顺的话。

3.通过行为对照,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一)学习第4题①自由读读每组字。

归类:这四组中,哪几组是字形相近,字音也相近?哪几组是字形相近,字音不相近?②出示:“捡、脸”A.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带“提手旁”的字跟什么有关?“脸”为什么用月字旁?B.这两个字可以各组成什么词?C.自学其余5组字。

请大家仔细看看,每组字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偏旁和字的意思有什么关系?这些字可以分别组成什么词语?D.讨论,口头组词。

(二)学习第5题①先朗读,要按标点符号读出恰当的停顿。

先指名一一集体读。

②再写下来。

要注意把字写得端正、匀称。

标点符号不要漏掉。

③再读,检查错误之处。

(三)学习第6题①初步观察,粗说大意。

A.出示挂图,要求小朋友仔细观察图画,这幅图主要讲哪个人?用手指出来。

我们给她起个名字叫冬冬。

B.用一句完整话说说,讲了冬冬一件什么事,(冬冬给老奶奶让座。

)这个故事主要讲冬冬给老奶奶让座,因此可给故事取题目为《让座》。

②仔细观察,说具体。

A.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B.冬冬乘车去干什么?C.公共汽车上怎样?D.冬冬看见了什么?她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板书表示动作的词。

)E.复述故事,谁能连起来把故事说一说。

③看图写话。

冬冬真是个好孩子。

我们把她的故事写下来,让的小朋友知道,好吗?注意把句子写通顺,用好标点。

(四)学习第7题①导说,小朋友,你们都是少先队员,谁知道少先队员的标志是什么吗?②出示红领中:红领中为什么是红的呢?③小结:红领中是红旗的一角,鲜红的颜色表示着它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

中国共产党以红旗的一角作为少先队员的标志,小朋友要为红领中争光,那么在平时我们怎样做到为红领中争光呢?请小朋友看第7题。

④看图说说:每幅图讲的是什么?⑤读读图上的句子。

⑥自我对照,我做到了吗?做到一条,得红旗一面。

⑦小组交流:我做到了哪几条?⑧全部做到的奖大红花。

⑨小结:少先队员努力做到这8条,就是为红领中争光,已经做到的要做得更好;没有做到的,今后要努力争取做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