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全册)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全册)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识字1 《春夏秋冬》教学设计教学导航【写作背景】《春夏秋冬》是一篇看图识字。

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有一组与四季相关联的词语以及由这些词扩展的短语组成,表现了四季最有代表性的季节特点。

第二部分借鉴了传统文学的一些表达方式,呈现的是两行意义相关联的词和短语,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多姿多彩的美好画面。

图文对照,便于诵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词义,识记字形,感受汉语言文化之美。

【教学目标】1.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本课“春”“风”等7个生字和横折斜钩1个笔画。

2.通过朗读,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

3.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学习生字。

4.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学习词和短语。

5. 了解四季景物的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教学重点】借助形声字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8个生字。

【教学难点】借助插图和动作演示理解词义。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生:四个,春、夏、秋、冬。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及其相应的自然现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谜底。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霜、吹、落、降、飘、游、池、入”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春、风、冬、雪、花、飞、入”,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习课文。

(一)认识春、夏、秋、冬。

1、同学们看图说出相应季节。

2、谁能说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现象?(教师可引导提示,最终说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3、出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图师:谁能用三个字形容一下图上的内容?(教师适当的语言和动作提示)生: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学生齐读、男女生读。

(二)看图学习。

1.出示课本第3页的图师:在图中你发现了什么?生:草、花、鱼、鸟?师:能不能形容一下你发现的草、花、鱼、鸟?比如什么样的草?什么颜色的花?会做什么的鱼、鸟?生: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学生齐读、分组读。

仔细观察,具体形容草、花、鱼、鸟。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具体来形容一下我们发现的草、花、鱼、鸟?(教师可引导:哪里的草、花怎么样;鱼和鸟在做什么?)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全班齐读。

五、总结全文。

学了这一课,你知道了什么?了解了哪些自然现象?【板书设计】1春夏秋冬青草——池草青红花——山花红春春风游鱼——鱼出水飞鸟——鸟入林四季夏夏雨秋秋霜冬冬雪【教学反思】由于学生已初步具备认读生字的能力,教学时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

再者,我严格要求学生按照笔画顺序来书写,同时还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鼓励他们运用各种方法来识记生字。

另外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书空,增加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力,然后我对关键笔画进行点拨,最后让学生描红、临写。

我在巡视过程中适当指点,并给学生写得好的字画个小红星,这对学生起到较大的激励作用。

我在学生认识大自然现象时,图字结合,更加形象、直观,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另外本节课我以引导为主,发挥了学生的主导地位,符合新理念教学。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 《姓氏歌》教学设计教学导航【写作背景】《姓氏歌》是根据《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

全文共两小节,第一小节前4行采用一问一答,分别以自我介绍和介绍人的方式引出姓氏“李”和“张”,接着又介绍了“胡、吴、徐、许”。

第二小节列举了排名靠前的八个姓氏,以及四个复姓“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中国姓氏,主要有分解部件和偏旁称说两种方法,体现了合体字的特点。

教学时,鼓励学生运用于生活实践中。

【教学目标】1.学会“姓”“什”“么”等7个生字,并且能正确、工整地书写,认识“姓、氏、李”等12个生字和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3个偏旁。

2.正确地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能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和知道的姓氏。

5. 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记12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活跃课堂1.出示课件,播放《百家姓》表演视频。

(学生专注观看)2.同学们,你们会背诵《百家姓》吗?有谁愿意来背一背?(学生举手回答)(出示《百家姓》课件)3.同学们非常棒,我为你们点32个赞。

(教师简单讲解《百家姓》共有多少个单姓和复姓等)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今天的课文《姓氏歌》。

(板书课题)1.背诵《百家姓》。

2.说一说你知道的复姓。

如:诸葛等。

二、课堂游戏,引入课文1.现在我们来做一个“你问我答”的游戏:一个同学问“你姓什么”,另一个同学就回答“我姓李(刘、张)”……2.开始做游戏,同桌互相你问我答。

3.同学评一评,哪一桌回答得最好,并给予奖励。

三、朗读课文,了解中国姓氏1.出示课文录音,让学生边听边画出要求会认的字,自由练读。

2.指导学生正确拼读下列汉字,指导正音。

姓氏李张赵孙周官双3.播音乐,加动作,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4.同学们,课文读熟了,谁来说一说课文中都提到了哪些姓氏?(学生答:李、张、胡、吴、徐、许……)你还知道哪些姓氏呢?(学生自由回答)5.出示课件,学习分解姓氏的姓氏歌。

三横王草头黄弓长张立早章古月胡口天吴双口吕木土杜言午许双人徐耳东陈干钩于 3.选出下列汉字的正确读音并打“√”。

姓(xìnxìng)氏(sìshì)张(zhānzhāng)孙(sūnsuēn)官(guāngān)钱(qiánqán)6.根据提示写姓氏。

三横()草头()6.让同学们用上面学到的姓氏歌,来一次自我介绍。

(我姓李,木子李。

我姓张,弓长张……)7.全班齐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

弓长()木子()口天()干钩()三、学习生字1.课文读熟了,现在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生字。

有哪位同学能当小老师,来教同学们读一读课后的生字?请举手。

(学生举手,领读生字)2.课件出示会写字,找出本课生字中的独体字、左右结构的字,认识全包围结构的字“国”。

国:guó,全包围结构,部首是“囗”。

书写时应注意:先里头,后封口。

方:fāng,第三画是“横折钩”。

3.口头组词,记忆生字。

4.老师范写生字,学生练写生字。

指导学生注意笔顺笔画。

5.写出下列汉字的笔顺。

国:方:6.加一加,变成新字再组词。

女+生=()又+又=()囗+玉=()四、回顾课文,课堂小结1.《姓氏歌》我们学完了,现在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领大家一起读一遍?2.今天我们知道了许多姓氏,还了解了《百家姓》,那么你们知道这些姓氏都是怎么来的吗?大家可以课后去了解一下。

7.课后收集有关姓氏的小故事,然后跟同学讲一讲。

【板书设计】姓氏歌姓氏歌《百家姓》单姓复姓赵、钱、孙、李东方、上官…………【教学反思】开课伊始,我播放了生动有趣的视频,让学生去感受背诵、表演《百家姓》的乐趣,然后用游戏互动的方式导入课文,学生更易接受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

姓氏文化这一说法比较久远,学生不太理解,但是姓氏又是伴随人一生的、不可更改的东西,所以学生学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再辅以简单易记的姓氏分解歌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要活跃得多。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3 《小青蛙》教学设计教学导航【写作背景】《小青蛙》是一首儿歌形式的的字族文识字。

儿歌讲述了青蛙的外形和本领,号召大家要爱护青蛙。

文中的很多字都是由共同的母体“青”作声旁的形声字,展示了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

将字族识字寓于儿歌之中,将字与文融合在一起,有利于读文识字,更有利于巩固青字族中各字的音形义。

【教学目标】1.认识“清晴”12个生字,认识病字旁1个偏旁。

会写“青、清、气”等7个生字和横折提1个笔画。

2. 初读儿歌,了解小青蛙是庄稼的保护神。

3.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4.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5.让学生喜欢小青蛙,有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

【教学重点】识记12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猜谜语,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猜个谜语,谜面是: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

变、变、变……长出四条腿,丢了细尾巴。

吃饱了,呱呱呱;捉害虫,顶呱呱。

2.指名猜谜。

(青蛙)3.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小青蛙》。

(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儿歌,读准字音,了解大意1.请学生借助拼音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间互相检查,互相正音。

3.指名读儿歌。

请学生数一数这首儿歌共有几句话,并做标记。

4.全班齐读儿歌,让学生思考儿歌讲了什么。

三、再读儿歌,深入理解儿歌意思1.请学生朗读儿歌第一句话,想一想小青蛙长什么样子,生活在哪儿。

2.提问:小青蛙做了什么“好事情”?师引读第二句。

(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

)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青蛙?(指名回答)3.根据回答引出第三句话,指名朗读,想一想: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要爱护小青蛙,不能伤害小青蛙。

)4.指导学生朗读儿歌,注意读出相应的语气。

5.拓展延伸。

(1)因为(),所以我们要爱护小青蛙。

(2)因为(),所以我们要爱护()。

四、认读生字,强化记忆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字音。

2.游戏:摘苹果。

(每摘掉树上的一个苹果,就要读出写在苹果上的生字的读音,读正确了才能摘到苹果。

)五、运用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构字规律1.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怎样记住这些生字朋友。

2.学习“青”字加上不同偏旁组成不同的新字。

(1)出示生字,比一比,认一认。

(2)提问:加上的这些偏旁和字义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偏旁理解字义)出示课后第2小题,让学生练习选字组词,加强对汉字的理解。

(4)老师小结:原来汉字的偏旁和汉字的意思还有着密切的联系。

掌握了这种规律,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认识更多的汉字,能正确理解更多汉字的含义。

3.学习本课中的其他生字。

六、指导书写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指名认读,并口头组词。

2.老师范写,提示关键笔画和笔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