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材解读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材解读

人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解读
------双流区棠湖小学(南区)敬叶丹
一、解读思路
教材分析、总目标及阶段目标、教材编排特点、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该教材课程总数为22课,课题采用儿童易于接受的描述性语言,教材分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这四个课型,其中造型表现有9课时,设计运用有7课时,综合探索2课时、欣赏评述2课时。

造型表现领域和设计运用领域比重较大,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绘画、手工制作的探索。

教材编排特点
总目标及阶段目标
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2.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造型表现:(即运用多中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
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组部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

)综合探索:(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教学建议
(一)编辑指导思想
本课从认识动物入手,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总错、概括动物外形特征和花纹特点,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和展示。

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折纸知识,完成材料的选择,以及动物形象的设计和制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

尝试运用各种折、卷、剪、贴等方法,大胆巧妙地设计制作出可爱的动物。

2.过程与方法
运用猜谜、游戏、分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简单的语言评述,并进行艺术创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分析、了解动物的可爱之处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探索用折、卷、剪、贴等方法,以纸为媒材制作动物形象。

2.教学难点:表现有创意的动物造型,并能综合其他学科知识表现角色。

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共三个版面。

第26页选择了4幅动物的照片,包括金丝猴、天鹅、斑马和大熊猫。

教师通过这些图片,让学生了解中国及世界的动物,其中关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的填空,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以第12课《可爱的动物》为例
1.课题名称:
人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可爱的动物
2.学习任务:
(1)初步了解卷,折,粘,贴等立体造型的方法,加深对纸材性能的了解,学会让纸站起来。

(2)会运用纸材和综合材料,设计制作站立的动物,并表现出动物的主要特征。

3.学习准备:
白纸、废旧画报、彩色纸卡纸、一次性纸杯、卫生纸筒、剪刀、胶棒、画笔
4.学习方式和环节:
(1)导入:小游戏
快速的让纸站起来,你有什么好办法?
出示站立的小动物作品,揭示课题:让动物站起来学生尝试做一个简单的纸造型动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探究学习:
①观察站立的纸造型动物(卷、剪、粘),总结制作方法和步骤
②继续探究学习,学生试着总结(折、剪、粘)为主表现方法制作老虎的步骤
通过图片分析了解抓住动物特征突出特点表现动物
认识不同材料制作站立的动物
教师示范制作小老鼠,巩固学习知识
优秀学生作品欣赏,启发学生构思
学生继续艺术实践,完成未完成的纸造型动物
学生评价:
①我的纸造型动物站起来了,而且站的很稳
②我的纸造型动物形象生动,特点突出
③我与第一次制作有很大的进步
(9)知识拓展:动物题材的民间玩具
感谢您的聆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