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试题(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试题(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试题(含答案)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校要举行“中华文化活动周”主题活动。

你所在的班级选定了“茶文化”这个主题,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这次活动的主题是“茶文化”。

请你将“茶文化”的“茶”字的笔画顺序写到下面的田字格中。

“茶”的笔画顺序:________。

(2)请你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来说明“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材料一:两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茶诗,到了唐代,世界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问世,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基本形成。

茶文化与文学艺水联系紧密。

刘禹锡的《尝茶》、苏轼的《咏茶》、文微明的《陆羽烹茶图》以及唐寅的《烹茶画卷》,都是这二者结合的经典之作,茶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城市茶馆兴起于清末,后逐渐发展成为适合社会各阶层的活动场所,它把茶与曲艺、戏剧、诗会和灯谜等民间文化活动融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茶馆文化”。

“客来敬茶”也是中国普通人家秉承的礼仪美德。

材料二:古老的中国茶文化在对外交流中逐渐传到各国,同当地的历史、文化、经济相结合,对很多国家茶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五代末至明初,中国茶文化迎来了第二个高峰,点茶茶道开始流行,茶文学和茶具文化日益繁荣、受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影响,外国的茶礼也于这一时期兴起,并逐步普及于王室、官员、僧道乃至百姓中间。

(3)你所在的小组打算就人们喜欢茶的原因进行一次调查,以下是对几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的采访记录。

茶楼老板:我们茶楼从环境设计到经管方式都突出了传统茶文化,所以茶客盈门,我们的收入也就很好啦。

年轻白领:我也喜欢上了喝茶。

我发现工作压力大时,坐下来喝喝茶,就会感觉放松不少,心情也不那么烦躁了。

退休老人:你还别看这茶不起眼儿,医生说它既能预防许多老年病,又能对身体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请你根据采访记录概括出茶为大家所欢迎的原因。

(4)如果现在有人要在西湖边开一间“东坡茶社”,请你从下面苏轼的诗作中挑选两句作为茶社的对联。

(只填序号)①从来佳茗似佳人②日高人渴漫思茶③欲把西湖比西子④尝尽溪茶与山茗上联:________下联:________【答案】(1)横,竖,竖,撇,捺,横,竖钩,撇,点(2)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

(3)①喝茶可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②喝茶有预防疾病的保健作用。

(4)③;①【解析】【分析】(1)“茶”是上下结构,笔画顺序:横、竖、竖、撇、捺、横、竖钩、撇、点。

(2)本题解答,可根据各自然段的段前句,感悟中心意思,如“两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茶诗”“茶文化与文学艺术联系紧密”“茶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对很多国家茶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等句分析。

(3)根据材料信息,从“休闲环境”“调节心情”“有益健康”三个方面概括即可。

如,传统的茶文化为人们所欢迎;喝茶可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喝茶有预防保健的作用。

(4)了解对联知识,明确对联要求,如语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

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字,所以只能选“欲把西湖比西子”,下联要与之对应,只能是“从来佳茗似佳人”。

故答案为:⑴横,竖,竖,撇,捺,横,竖钩,撇,点;⑵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⑶①喝茶可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②喝茶有预防疾病的保健作用;⑷③;①。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

注意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结构要匀称,字迹要工整。

所有的字应当恰当地书写在格子的中间,四边留有一定的空隙。

笔划要清楚,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⑵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⑶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筛选与概括。

茶楼老板突出生意好的原因是突出传统茶文化;年轻白领强调喝茶能减轻工作压力;退休老人则认为喝茶能预防老年病,对身体起到保健作用。

将以上信息分点表述出来即可;⑷本题考查拟写对联。

对联分上下两联,这两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阅读,可________,可________,亦可________。

但无论何种阅读方式,阅读总能让你如同穿梭在时光的suì道里,触摸时代的脉搏,感受古人的智慧,jí取思想的精华,受到精神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uìjí________道________取(2)在“可________,可________,亦可________”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A. 细嚼慢咽浅尝辄止囫囵吞枣B. 浅尝辄止细嚼慢咽囫囵吞枣C. 囫囵吞枣细嚼慢咽浅尝辄止【答案】(1)隧;汲(2)A【解析】【分析】(1)字形题的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隧”“汲”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考查安排词语的顺序。

细嚼慢咽:本指慢慢地吃东西。

引申慢慢去体味。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

指不深入钻研。

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

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所以“细嚼慢咽”“浅尝辄止”“囫囵吞枣”这三个词语所代表的阅读方式是由细致到粗放的顺序。

所以选A。

其它两项顺序错乱。

故答案为:⑴隧;汲。

⑵A。

【点评】⑴此题考查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⑵此题考查语句的排序能力。

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搞清楚所给句子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和语境来判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顺序。

句子顺序排好后,通读一遍,检查一下句子之间衔接是否顺畅,是否符合逻辑。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周末回家,中学生青珊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期间她一直在低头玩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

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自己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

”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内容。

(2)假如你是青珊的朋友,你该如何对她进行委婉劝说。

【答案】(1)学生家长对孩子离不开手机倍感无奈。

(2)略【解析】【分析】(1)可分析“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等句,即可得出学生家长对孩子离不开手机倍感无奈的结论。

(2)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以诚恳的态度、商量的口吻劝说,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你说呢、你觉得呢、好吗、行吗等),文明得体,表达清楚明白。

不能偏离“过度玩手机伤害身心”这一劝说主题。

故答案为:⑴学生家长对孩子离不开手机倍感无奈。

⑵略。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及概括能力。

答题时要分析所给的语言材料,找出每则材料所讲现象的重点,然后用一句话综合表达。

⑵此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

此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认真审明题意,搞清具体语境。

具体表达要有称呼,要有礼有节,要符合人物身份,要合情合理,同时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明确。

4.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舍生取义的英雄数不胜数:秋瑾、谭嗣同、夏浣淳等。

2017年北海市边防支队银海区边防大队的骆春伟,为了保护群众利益和家园安全,他舍生取义,壮烈牺牲。

5月,骆春伟当选为“中国好人”。

(1)【观点阐述】两千多年前孟子提出了“舍生取义”的观点,但是在今天,如果要舍生取义,就会被人认为“不理智,不正确”。

那么,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是否还有意义?请写出你的看法、理由及结论,80字以内。

(2)【事迹简介】请你结合下图,需要介绍突出人物的英雄事迹,60字以内。

(3)【撰写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上联:骆春伟正气参天地下联:________【答案】(1)在今天,舍生取义还是有意义的。

任何时代都需要这种精神,只有这种精神在每个人心中牢牢扎根,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能崛起,所以,我们依然需要舍生取义的精神。

(2)南宋末年,文天祥毅然肩负起抗元重任。

由于势单力薄,被元军俘获。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宁死不屈,拒绝降元.最终从容就义。

(3)夏浣淳丹心照古今【解析】【分析】⑴围绕题目的实际情境进行设计、构思、创意。

拓展要有条理、观点要鲜明。

当今社会仍然要提倡舍生取义,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该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

不辨礼仪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⑵《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

此诗回顾平生,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⑶补写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实质上是“音节”相等。

“骆春伟”对“夏浣淳”,“正气参天地”对“丹心照古今”。

故答案为:⑴在今天,舍生取义还是有意义的。

任何时代都需要这种精神,只有这种精神在每个人心中牢牢扎根,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能崛起,所以,我们依然需要舍生取义的精神。

⑵南宋末年,文天祥毅然肩负起抗元重任。

由于势单力薄,被元军俘获。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宁死不屈,拒绝降元.最终从容就义。

⑶夏浣淳丹心照古今【点评】⑴本题考查探究和见解表述。

答题时应注意,结合现实生活,唤起生活体验、学习经验,从经验和知识积累中调动对应因素,围绕题目的实际情境进行设计、构思、创意。

拓展要有条理、观点要鲜明。

⑵本题考查图画解读和对名人事迹的掌握。

答题时应注意,根据图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题字,明白人物是文天祥,结合人物事迹作答。

⑶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

答题时应注意,明确对偶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下句在意思上要与上句有一定的联系。

5.阅读下面的一段话,按要求答题①合上书页,静静躺在床上,我不禁思绪万千。

是啊,人的生命是那样短暂而宝贵,我无法增加它的长度,但我可以努力增加它的宽度。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要做勇敢的攀登者,用脚步丈量每一座山峰;我要做无畏的航行者,用船jiǎng征服每一处险滩;我要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阅读名著真是一种享受,它带给我无穷无尽的欢乐,让我远离烦恼和忧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