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

第六章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


3、纸色谱法 ➢ 可用于生物碱盐或游离碱的鉴别 4、HPLC: ➢ 保留时间定性 5、GC: ➢ 可用于小分子生物碱的鉴别
四、含量测定
(一)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1、化学分析法 ①主要使用酸碱滴定法。 ②强碱滴定生物碱盐时,在70%~90%的乙醇介质中终点比在水
中明显,因此常将生物碱盐溶于90%乙醇,再用标准碱乙醇液 滴定。 ③若选择的溶剂及指示终点方法合适,还可用非水滴定法进行 ④要求:总生物碱的纯度较高,用于药味少成分简单制剂的测定
3、GC ①只适用于有挥发性的,遇热不分解的生物碱类,如麻黄碱、槟榔 碱、苦参碱和颠茄类生物碱等 ②制备供试品溶液时一般应采用冷提取,净化过程也要避免加热以 防成分的流失,最后需用氯仿等低极性有机溶剂为溶媒制备成供试 液。
五、常见生物碱成分分析
化合物名称
小檗碱 (黄连素) Berberine (Umbellatine )
2、沉淀反应
➢ 大多数生物碱在酸性水溶液中可以与某些试剂生成不溶于
水的复盐或分子复合物。
➢ 生物碱沉淀剂:碘化物复盐、重金属盐、大分子有机酸
马钱子散中生物碱成分的鉴别 取马钱子散1g,加浓氨试液数滴及氯仿10ml,浸泡数小时, 滤过,取滤液1ml蒸干,残渣加稀盐酸1ml使溶解,加碘化铋 钾试液1~2滴,即生成黄棕色沉淀。
✓ 结构:母核、官能团、分子量等 ✓ 物理化学性质:溶解性、酸碱性、挥发性、氧化还原性、
旋光性、光谱特性等 ✓ 分析方法: 总类成分:化学分析法、分光光度法 单一成分:各种色谱法(GC、HPLC、HPCE、TLCS、SFC等)
第一节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一、概述
1、概念:生物碱是生物界除生物体必需的含氮化合物(如 氨基酸、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等)之外的所有含氮有机化合 物,因其结构中氮原子上的未共享电子对而大多具有碱性。
其在碱性环境下展开的)才可喷洒,否则背景深、反差小,影响 测定。
2、HPLC ①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应用较多; ②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中,由于硅胶表面残留硅醇基的影响,使生 物碱分析易产生保留时间延长、峰形变宽、拖尾; ③可在流动相中加入硅醇基抑制剂、离子对试剂等措施以克服游离 硅醇基的影响,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 ④中药制剂中生物碱成分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时,使用较多的 是紫外检测器。
(3)雷氏盐比色法
原理: BH++ [Cr(NH3)2(SCN)4]-→ BH [Cr(NH3)2(SCN)4]
测定方法:
(复盐沉淀)
复盐沉淀→溶于丙酮(或甲醇)→直接比色测定
样品+定量过量的雷氏盐→过滤→滤液→比色测定λmax=520nm (4)异羟肟酸铁比色法

用于含有酯键结构的生物碱的测定
(二)单体生物碱成分含量测定 1、TLCS ①生物碱不具有紫外吸收或挥发性时可用本法测定; ②选用的吸附剂、展开剂及显色方法与鉴别相似; ③使用改良碘化铋钾等作为显色剂时,必须完全挥干展开剂后(尤
其吸收峰位置与测定时溶剂的pH有关。
三、定性鉴别
1、一般理化鉴别 ➢ 沉淀反应是生物碱理化鉴别常用方法,此反应一般在
酸性水溶液中进行 ➢ 制备样品供试液时必须净化处理,防止假阳性结果
2、薄层色谱法 ①吸附剂:硅胶、氧化铝; ②展开剂:多以氯仿、苯等低极性溶剂,加入其他溶剂调整展 开剂的极性; ③由于硅胶显弱酸性,强碱性的生物碱在硅胶色谱板上能形成 盐,使Rf值很小或拖尾、形成复斑等。 ④显色剂:常用改良碘化铋钾试剂,有时喷碘化铋钾试剂之后 再喷硝酸钠试剂,可使样品斑点更加清晰。如有荧光,不用显色 ⑤ 亦可用碘蒸汽、硫酸铈、碘铂酸等其他的试剂显色。
2、含生物碱成分的常用中药:
中药名称
主要生物碱成分
山豆根 制川乌 马钱子
延胡索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 槐果碱、金雀花碱 乌头碱、次乌头碱、 新乌头碱 马钱子碱、番木鳖碱 (士的宁)、伪马钱子 碱、伪番木鳖碱 延胡索乙素、延胡索甲 素、原阿片碱、黄连碱
中药名称
主要生物碱成分
苦参 麻黄 黄连 黄柏 防己
苦参碱、槐定碱、槐果碱、氧化 苦参碱 麻黄碱、伪麻黄碱、去甲麻 黄碱、甲基麻黄碱 小檗碱、巴马丁、药根碱、 黄连碱 小檗碱、药根碱、木兰花碱 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轮 环藤酚碱、木兰碱
二、理化性质
1、溶解性 大多数生物碱难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乙醚、乙醇、丙酮及苯等 有机溶剂; 与酸结合成盐后水溶性增加,但酸不同,生成的盐水溶性有差异; 季铵型生物碱、有氮氧配位键的生物碱易溶于水 液体生物碱及一些小分子固体生物碱则既溶于水也可溶于有机溶 剂; 含有酸性官能团或酯键的生物碱还可溶于一些碱液或热苛性碱液。
结构式
理化性质、结构及 光谱特征
异喹啉类原小檗碱
型生物碱、季铵型
O
生物碱、有共轭体
N+
系。
O
OCH3黄色结晶、碱性较
强,易溶于热水或
(C20H18NO4;336.37)OCH3热乙醇,微溶或不 溶于苯、氯仿、丙
3、显色反应 ➢ 生物碱在一定pH条件下可与一些酸性染料(多为磺酸肽
类)生成有色络合物,可被氯仿等有机溶剂定量提出 ➢ 结构中具有酯键的酯碱如乌头碱等可与异羟肟酸铁试剂反
应产生紫红色; 这些特点可用于中药制剂中生物碱成分的分析
4、紫外光谱特性 ➢ 结构中具有共轭体系的生物碱均有紫外吸收 ➢ 结构中的氮原子与发色团直接连接或参与发色团的生物碱,
2、分光光度法 (1)直接测定法 ①不经过化学反应、利用生物碱物质自身的光吸收直接进行比色
测定的方法。 ②一般用于药味较少、干扰小的中药制剂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2)酸性染料比色法
原理: BH++ In- → BH+·In-(水相)→ BH+·In-(有机相) 关键:
❖ 酸性染料的选择:甲基橙、溴麝香草酚兰(BTB)和溴甲酚绿等; ❖ pH值的选择:与生物碱和酸性染料的性质有关。 ❖ 有机溶剂的选择:一般用氯仿、二氯甲烷 ❖ 水分的干扰及消除
第五章 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
【目的要求】
➢掌握中药制剂中生物碱、黄酮、三萜皂苷、醌类成 分的定性、定量原理与方法。 ➢熟悉中药制剂中挥发性成分、木质素类成分的定性、 定量原理与方法。 ➢了解其他成分(有机酸类、环烯醚萜类、香豆素类、 单萜及二萜类、多糖类)的分析方法。
学习方法 结构 性质
分析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