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系:动力工程系专业:轮机工程技术(船舶管系)姓名:xxx 指导教师:xxx班级:11G251 评阅教师:xxx学号: xx 完成日期:2014年6月3日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题目:船舶管系安装布置摘要:在船舶建造中,船舶管系的安装布置工作量较大,据统计,船舶管系的加工与安装所耗费的工时,约占整个造船工程的12%—15%。
其在船舶建造环节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本文详细介绍了管系布置原则、管子附件布置原则、管子通过船体结构的安装要求、管子支架、绝缘包扎、管子平台制作等工序。
使船舶建造更加规范化、正规化。
为现代造船的发展,规范管系制作及安装,保证管系制作和安装质量。
关键词:管系布置,规范,安装要求,质量,平台。
目录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 (1)目录 (3)前言 (4)一.管系布置原则 (5)二.管子附件布置原则 (9)三.管子通过船体结构的安装要求 (10)四、船舷通海阀和排出口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管子支架 (17)六.绝缘包扎 (21)七.管系平台制做 (22)八.管子焊接 (31)结论 (35)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39)前言我国船舶工业已跻身世界造船大国之列,船舶制造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船舶上的"管路系统"却尤为重要,他是指为专门用途而输送流体(液体或气体)的成套设备,以保证船舶动力装置可靠正常地工作以及船舶安全航行而设置的辅助机械、辅助设备、检测仪表、附件以及管路的总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船舶管路系统的管件安装也成为了一个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工序。
管件的安装就是把一根根单独的管件还有相应的阀件在船舶上连接起来,并且用支架固定,最后和系统的设备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系。
1、外观要求横平竖直(疏排水和粪便水要求有一定的斜度)美观大方,和船体结构还有其他管件要有一定间隙。
2、支架有的管路设计已经把需要安装的支架设计好了,按照图纸制作安装就可以了,没有放样的根据管径确定支架的距离,以管件不颤动为原则。
还有支架不可以加在船体外板上,尽可能加在船体加强结构上。
3、法兰互相连接的法兰不可以错位,螺栓用力要均匀,法兰不能有偏口现象。
安装原则安装时会遇到很多问题,应遵循以下原则:1、管路分布比较集中的地方比如船舶的机舱,安装应当先从底层管路开始然后再向上层安装。
2、因为某种原因两根管发生冲突时,应当把管径粗、安装难度大的管件安装上,修改管径小容易安装的管件。
3、用套管连接的管件安装时一定要把需要现场焊接的套管口安装在平焊或者容易焊接的部位。
4、管件修改时尽量减少弯头的使用。
压力试验当管路安装完成后根据要求要进行压力试验,方法有气密试验、水密试验、油压试验等。
压力试验前应当把系统的设备口连接管、舱室连接管等管件密封起来,然后在容易操作的地方安装打压用的压力表、压力介质注入模具(俗称磅头),连接打压设备开始压力试验。
根据工艺每个管系都有各自的压力试验要求,工作时按照工艺进行就可以了。
管路系统的规范化和正规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艘船舶在建造过程当中的质量及航行性能。
本篇论文将围绕船舶管路系统在安装过程当中,对诸如管系布置、预制及安装流程原则、规则等工艺流程进行详细系统的论述和说明。
一.管系布置原则1.1管系布置要层次分明,顺序为先大口径管,后小口径管。
管子的排列应尽可能平直,成组成束并列,整齐和美观,以最短的距离连接,达到最佳目的,避免不必要的迂回和斜交叉。
1.2管系的布置间距(1) 并行管或交叉管,邻近两根管子(包括管子附件),间距应在20mm以上。
(2) 对于需要包扎绝缘的管子,包好绝缘后,其外缘与相邻管子、管系附件或船体结构件的间距在30mm以上。
(3) 下列管子与电缆的间距应在100mm以上。
a.蒸汽管子绝缘层外表。
b.非水隔层绝缘的排气管外表。
c.工作压力9.8MPa(100kg/cm2)以上的高压空气管。
1.3位置应便于安装和操作,各种管子应尽量沿准船体结构或箱柜的附近布置。
1.4在通道拆装维修及检查等必要的空间内,不应设置管路,对机械拆装、维修、检查等必要的空间应根据设备详图,经阅校核后再做最后决定。
1.5当电缆、管子和通风管道在同一位置时,最好由上至下,按照电缆-管子-通风管的顺序布置。
1.6淡水管不得通过油舱,油管不得通过淡水舱,如不能避免时,应在油密隧道或套管内通过,海水管也尽量避免通过淡水舱,其它管子通过燃油舱时,管壁按规范要求加厚,且不得有可拆接头。
1.7燃油舱柜的空气管、溢流管、测量管和注入管应避免通过居住舱室,如必须通过时,则通过该类舱室的管子不得有可拆接头。
1.8配电板及重要仪器上方及后面不得设置蒸汽管、油管、水管、排气管、油柜和水柜。
特殊情况下必须布置时,则不得设置管接头,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1.9锅炉、烟道、蒸汽管、排气管及消音器的上方应避免设置油管及油柜,如无法避免时,油管不得有接头,且应装设滴油盘或其他防护设备。
1. 10舱底水管在深舱内应在管遂内通过,且应尽量避免通过双层底舱。
如不能满足时,则通过深舱和双层底舱的舱底水管,管壁应按规范要求加厚,并采用焊接接头或其它可靠接头,接头数量应尽可能少。
1.11空气透气管应尽量确保无冷凝水滞溜现象产生,在露天的干舷甲板或在上层建筑的船楼甲板上敷设的透气管,离其干舷甲板760mm,船楼甲板450mm。
1.12测量管布置力求与甲板垂直。
如必须呈弯曲形时则应弧顺、缓和。
测量管下端见表A和图A表A表A是在测量管的下端开口对应的舱底板上安装防击板。
图 A是在测量管下端安装盖板,并在管端上开3-4个长槽。
油舱内防击板或盖板均需选择铜板。
测量管上端应钻2-3个φ8-10mm的透气孔。
1.13在机炉舱内蒸汽管路必须布置在易于检查和拆装的地方,一般不应敷设在花钢板下,加热管、吹洗管应尽量在离内底板较高的地方。
1.14蒸汽管路布置的斜度和放水阀或旋塞的数量和位置,应在船舶处于纵倾、正浮或横倾不超过5°时,能使蒸汽管路在任何管段有效的泄放凝水。
1.15粪便管、水池排水管接头下方要设S弯头(内反水器便盆除外),管路的斜度不得小于3°且应优先考虑法兰连接,有条件的地方尽量增加疏通接头,否则必须选择可拆管段。
1.16管子划分原则(1)安装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管子应尽量放长(需镀锌管不宜超过6米),但对于DN25一下的管子其长度一般不宜超过4米。
(2)管子形状、优先顺序, A直管 B平面弯曲管 C立体弯曲管(3)在管子的弯头附近安装法兰时,原则上法兰不得嵌入管子的弯曲部分。
(4)直角弯的管子,应避免出现较长的直角边等长的现象,其一端法兰尽可能地靠近弯头。
(5)在船体分段连接处,单元连接处一般应设嵌补管(合拢管)。
嵌补管长度约800~1000mm。
(6)在单元之间不设嵌补管的情况下,成束管子法兰的排列形状一般应为平面型或阶梯型。
见图二.管子附件布置原则2.1阀、旋塞及滤器的安装位置,应设在便于操作的地方。
2.2阀与阀并排布置时,手轮的间距应在30mm以上。
2.3洗脸盆、洗澡盆、小便器和淋浴喷头的安装高度参照图22.4接在船体上的箱柜进出口操作阀件,应按其系统集中安装,并按箱柜编号的顺序排列。
2.5主海底阀及应急污水吸入阀的手轮应位于花钢板上至少460mm.如果只能装在花钢板下面时,则应考虑拆装清洗的可能性。
2.6舱底污水阀、旋塞或滤器等原则上应设在花钢板上面,如果只能在花钢板下面时,则应考虑拆装清洗的可能性。
2.7当阀件布置于花钢板下上开时,其操作手轮应与花钢板平行,且应在其对应的花钢板上开孔,并设活盖板。
2.8膨胀接头的布置(1)下列管路必须采取补偿膨胀的措施:A蒸汽系统管路 B双层底舱内的管路 C货油管路 D货油舱内的专用压载管路E两隔舱之间是直管 F连接震动较大设备的管子 G排气管 H海水消防管。
(2)膨胀接头应布置在系统保护区中间,保护长度不超过30mm,膨胀接头两边各装一只托架式支架。
三.管子通过船体结构的安装要求3.1管子通过水密甲板、水密隔舱、双层底和机舱围壁等船体结构时均应采用通舱管件或法兰焊接座板。
(1)通舱管件形式应根据CB*/335-95《船用管子加工通用技术条件》选用。
见图、表(2(3)法兰焊接座板可根据布置需要分别选用单面座板或双面座板,座板在上船焊接前应先加工好螺孔,焊接时应对螺孔作适当保护以防焊接飞溅损伤。
3.2通舱管件也可采用承插式(套管式),其形式见图1、图2套管规格尺寸见表1、表2。
以上通舱管件的座板、复板的厚度均应大于或等于船体结构板厚度,套管的厚度应大于连接管的1.1倍。
表1单套管基本尺寸表2双套管基本尺寸要求的舱壁或平台时,安装形式。
见图3.4管子通舱管件补偿板至甲板舷边加强板的间距S及漏水斗开孔边至甲板舷边加强板的间距S应大于30mm。
见图3.5管子穿过纵桁复板、强横梁等复板构件上的开孔要求:(1)开孔高度不得超过复板高度的25%,开孔宽度不得超过骨材间距的60%。
(2)开孔的端部应尽量做到与横梁或纵桁穿过处的切口边缘等距离。
开孔边缘至纵桁或横梁面板的距离应不小于其复板高度的40%。
(3)开孔应有光滑的边缘和良好的圆角,且不应同时密集地布置在相邻的肋位内。
(4)凡开孔尺寸不能满足(1)(2)款的要求时,应予以补偿,补偿办法利用复板搭焊于纵桁或横梁复板上,复板的厚度应与复板的厚度相等。
(5)在开孔四周采用扁钢补偿围板,外表面应与开孔表面紧密接触,并采用双面连续焊。
(6)货舱围板不可开孔。
3.6开孔质量标准(1)船体部位开孔后,孔边必需修正光顺,氧化渣和毛刺必须全部清除干净,对于船壳外板、上甲板、隔离舱等强力结构,开孔圆度应小于0.08mm,其余部位圆度应小于1.5mm。
(2)开孔中心线偏差不得超过5mm。
(3)孔径公差范围a套管通舱管件和法兰焊接座板的开孔孔径公差为1-4mm。
b复板通舱管件和管子通过无水密要求的舱壁或平台时,开孔孔径公差为1-5mm。
四、船舷通海阀和排出口的要求4.1船舷通海阀和排出口的安装,当采用座板连接时,座板与船外板应双面进行焊接。
见图4.2船舷通海阀和排出口的安装,当采用短管连接时,外板接管的壁厚应不小于外板的厚度,安装时应伸出舷外10-15mm,并采用肘板或复板进行加强,复板厚度也不得小于外板的厚度。
4.3舷外开孔与座板或接管的间隙应不大于3mm.4.4排水孔和海水泵进水口,锅炉备用进水及压载系统进水,海底阀一般不应布置在同舷的一个肋距内。
4.5海水泵的进排水孔,若在同一舷的,同一肋距内,则进水口应布置在排水孔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