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6课时 线段的认识及画法

第6课时 线段的认识及画法

二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线段认识及画法
授课时间
8.30
2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给定长度的线段。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线段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仔细、准确地找线段、量线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指名两个学生比较线的长短。(学生拉直毛线。)
追问:为什么要拉直以后一头对齐再比呢?
教师演示:把其中一根毛线拉直贴到黑板上,另一根对齐左端点。
现在,你知道哪根长,哪根短了吗?
(2)教师指出:贴在黑板上的这段直的线就是线段。(板书课题。)
(3)认识线段是直的。
老师手上的这根毛线,我把它放松,它是线段吗?(不是,弯弯的不是线段。)拉直,现在呢?(是线段。)
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黑板边、直尺边、书本边、铅笔边、桌子边等都可以看成线段。(强调物体的边是线段。)
(4)量线段。
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打开教材第5页,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把尺的刻度0对准线段的一个端点,另一个端点对准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2.教学例7(画线段)。
(1)学画线段。同学们已经学会量线段了,那么你会画线段吗?你能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吗?(学生在作业纸上画。)谁来说说看,你是怎么画的呢?(学生演示。)教师演示:从刻度O开始,画到刻度3的地方。教师点评学生所画的线段,强调:①画线段时,要用一只手按住尺子,使它不要移动。②画出的线段一定要直。③要在线段的两端标上端点。
重点
掌握线段的特征。
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
弯曲的两根Leabharlann 线(不同长度)。学生:学生尺。执教者
教 学 过 程
一.直接引入
复习1厘米和1米,导入线段。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6(认识线段)。
(l)出示两根毛线,这两根线是直的吗?(不是。)
你知道哪根长,哪根短?(一下子看不出长短。)谁能想个办法比比它们的长度?
教师把线段斜拉,竖拉,不同方向拉,问:是线段吗?怎么判断?
小结: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3)找线段。
请你找一找,我们身边有没有线段?
摸一摸书本的边,说一说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里?(可进行爱护书本的教育:如果把书搞坏了,边变成弯弯曲曲的或是角翘起来了,就不是线段了,因此同学们一定要爱护书本。)
教学反思
孩子们喜欢认识线段,课堂上气氛活跃,孩子们学得开心,因为有认知上的冲突,所以孩子们对线段的特征把握较好。判断线段时比较准确。训练量仍然有些少,老师对时间的调控仍然需要加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