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机械波及应用》演讲稿(15分钟内完成)
幻灯片一:开场白(本页2分钟完成)
(15’)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物理课教学如何创新?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今天,我把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通过下面的说课向各位专家做一个简要汇报!
幻灯片二:知识准备
(80’)首先让我们来做个实验。
当我们用力敲击音叉,音叉会发出声音。
当我们把兵乓球靠近音叉时,可以看到兵乓球会发生振动。
实验过程中我请同学们思考:①音叉为什么会发出声音?②兵乓球为什么会振动?③兵乓球的振动说明了什么?接着要求同学们分成学习小组,带着这些问题,课外活动到学校电子阅览室,上网学习和查找、了解有关声波和机械波知识。
(向评委展示网络教学资源和部分学习网址)刚才进行的实验和教学安排是在新课前的一次课上进行的,目的是为接下来学习《机械波及应用》做好知识准备。
幻灯片三:说课文稿
(25’)各位评委,我今天说课的题目就是:《机械波及应用》。
这节课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丁振华、李燕主编的《物理》第五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第三节。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来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幻灯片四: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整合
一、教材分析(本页2分钟内完成)
(65’)首先关于教材的整合《机械波及应用》这节课主要内容是:机械波、声波和机械波的应用。
教学中针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按照“以必需、够用为度”和“强化应用,培养能力”的原则,我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做了必要的删减。
如:对教材中初中已经学习过的“声波”内容改为学生自主学习内容;把教材前面的问题讨论“闹钟实验”放到后面,作为教学检测的学生思考题。
这样做突出了知识的运用,将基础知识的学习训练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又如新课导入时,从水波、声波等日常生活案例入手,突出了从问题的实际背景中建立概念,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0’)幻灯片五:第二教材的地位机械波是机械运动中比较复杂的运动形式。
它作为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广泛地涉及物理学和机械制造与加工、建筑工程等各个领域。
上好这节课不仅可以巩固以前学过的有关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知识,还可为今后学习电磁波和光的本性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为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学生学习《建筑力学》等专业课增加了知识储备。
(25’)幻灯片六:第三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班级为职一年级建筑工程与施工专业。
学生活泼好动、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但缺乏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和耐心,不善于思考,学习方法欠佳。
学生在初中物理中已经学习了声学知识,对声波知识有一些了解。
幻灯片七:二、教学目标(本页50秒内完成)
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心理特征及本节教材大纲要求,拟定下列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在完成知识目标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及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幻灯片八: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教学重点为机械波的形成,而机械波形成的原因则是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中通过演示实验和课件模拟物理过程的方法进行重点、难点的突破。
幻灯片九:四、教学方法与学法—教法设计(本页70秒内完成)为突出教学重点,完成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教法是:
案例分析法
教师以日常生活案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任务驱动教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任务进行观察、探究和实验,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完成任务。
幻灯片十:四、教学方法与学法——学法设计
依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本节课学法主要有:
讨论分析法
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指导——自主学习法”
让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开展学习探究活动。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投影仪、音叉、绳子、波动演示器。
幻灯片十一:五、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6—7分钟内完成)
本节课教学主要: “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学生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首先,是知识准备,然后再进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环节主要包括:
1、案例分析,引出任务;
2、解析问题,实施任务
3、任务目标检测与反馈;
4、完成任务,教学效果评价
☆先完成什么教学目标,再说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
幻灯片十二:教学过程(一)案例分析,引出任务——任务一机械波
教学中先从生活案例水波引入,再由教师演示音叉实验,最后由学生自己进行绳波实验,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围绕“这些波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波形成的条件是什么?”来进行讨论、分析,最后由小组成员汇报,教师归纳,得出结论:(1)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2)机械波产生条件是:振源和介质幻灯片十三:教学过程(二)解析问题,实施任务二机械波形成的原因机械波形成的原因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中先安排学生人浪表演,再组织学生研究绳波实验,在此基础上建立绳波理想模型,将细绳简化成若干质点连接而成;然后用波动演示器演示机械波是如何形成与传播的;最后通过Flash动画配合分析,由各组学生讨论回答。
找出机械波形成的原因,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波动特征:
在波动过程中,传播出去的只是质点的振动形式和波的能量,质点本身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做振动,并不随波一起传播出去。
☆在教学中,通过建立绳波物理模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幻灯片十四:问题解析——机械波形成的原因
幻灯片十五:任务问题——横波与纵波的比较 Flash动画
幻灯片十六:任务三横波与纵波(表格)
通过观察横波和纵波Flash动画,学生讨论,各小组推选成员从定义、产生条件、波形特征等方面汇报比较和区分横波和纵波。
☆教学中大量借助Flash动画,使课堂教学直观、生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幻灯片十七:任务四机械波的应用(不需要读标题)
为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初中声波学习的基础上,简单介绍超声波、次声波及它们的应用——
1、测量距离:声纳——利用声波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的特性。
3、超声波探伤
幻灯片十八:教学过程(三) 任务目标检测与反馈
通过目标检测题对教学任务进行检测与反馈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时给予恰当地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幻灯片十九:教学过程(四)完成任务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中,通过闹钟实验,请同学们观察与思考:如果把闹钟放入真空中,我们能否听到闹铃声吗?最后由小组成员汇报,教师点评。
本节课课后思考题:请同学们思考,如何让声音在宇宙空间传播?要求同学们,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验证自己的答案。
这样做,充分体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
幻灯片二十:六、板书设计
幻灯片二十一:教学回顾与感悟(教学反思)(90秒内完成)
各位评委,刚才我简单的介绍了本节课教学的基本环节,主要由:
网络资源展示
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本节课教学主要特点是: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时,要把握好“度”。
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放任自由。
要扮演好“组织者、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开展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中在完成知识目标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知识准备和网上学习阶段:查阅资料、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同
时为终学身习奠定了基础。
创设情境阶段:培养学生了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施任务阶段: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目标反馈阶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有完成任务的教学评价阶段: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成功喜悦,提高学习兴趣。
幻灯片二十二:能力培养目标(30秒内完成)
“勺饮不器盛沧海,拳石频移磊泰山”,只要我们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相信物理课教学一定会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