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健康教育课《理解父母》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课《理解父母》教案

理解父母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父母的心,懂得做子女的应该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在家做个好孩子。

2、行为目标:了解父母的喜怒哀乐和愿望等,以实际行动给父母带来快乐。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落实行为目标,激发爱父母情感。

教学过程:
活动一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1、感情渲染:课件播放《我爱我的家》这首歌,教师谈话导入。

2、实话实说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温馨的家庭!父母用他们深情的爱呵护着我们,使我们快乐健康的成长着,然而“可怜天下父母心”,一些同学却不能理解家长的一片苦心,因而和爸爸妈妈之间出现了一点小小的问题。

你在生活和学习中和父母有哪些“不和谐音符”?
(生说一说对自己父母不理解之处)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到:我的爸爸妈妈总是太唠叨了。

(如果学生没有提到,教师可以说一说自己小时候对爸爸妈妈的一些唠叨的不理解)
师:那他们总是唠叨些什么呢?
师:是呀,这些话我们听爸爸妈妈说过无数次了,说的有时我们都能背下来了,那么家长为什么还是要一遍一遍的“唠叨”呢?
活动二亲身体验,感受父母情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不理解自己爸爸妈妈的地方。

看来同学们对爸爸妈妈不理解的地方还真多。

下面就让我们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爸爸妈妈,你在遇到下面的事情你会怎样做?为什么?你可以用各种方式展示出来。

1、如果孩子努力学着做了一件事,作为父母会是怎样的心情,会对孩子说什么?
2、如果孩子晚上迟迟没回家父母会是怎样的心情,在孩子回来后会说什么?
活动三听听父母的心声
出示“学生的七大烦恼”
1、小组讨论:请选择你最感兴趣的话题,以小组为单位,用你们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

2、小组汇报:表演《课外作业》
3、视频:父母的心声
师:听了两位妈妈和一位爸爸的心里话,你们想说些什么?
小结:只要我们的是生活中多一些尊重,孩子尊重家长的建议,父母能尊重孩子的想法,我们的家庭就更加和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