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域文化教学设计

地域文化教学设计

地域文化教学设计
西宁市学习教师姚怀君
一、课标要求
二、教学目标
●了解文化的形态、理解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认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理解地域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了解中国的地域文化的特点,理解文化交流与整合的历史意义。

★搜集、阅读不同地域文化的资料,学会比较地域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分析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根据有关资料,学会分析不同地域的建筑、服饰、习俗、饮食等特点及其地理背景,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华夏文化,宏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渗透“两纲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环境对文化的影响,理解地域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难点:中国不同地域文化景观中的环境因子。

四、教学过程
●引入:学生自学文化的定义: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
和。

文化的两种形态: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
●通过分析体现江南精神的12 种风物与环境的关系。

(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河流、
植物、动物等自然环境因素)初步了解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由读14行诗谈阿拉善自然环境及地域文化。

展示阿拉善地区地域文化
●结合两地地域文化谈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文化是在环境的背景下通过人类的社会活动形成.
环境对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人类的社会活动和生产关系也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读中国地域文化10个区,与地形图、干湿区图、气温分布图结合谈中国地域文化
景观。

重点谈南北地域文化差异。

1、饮食: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2、饮食:南米北面
3、建筑:南尖北平和南敞北封
4、语言:南繁北齐
还有体现南北地域文化差异的文字:南拳北腿、南腔北调、南柔北刚、南涝北旱等。

如何看待我国南北文化差异
南北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造成的原因也很复杂,其中,地理因素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南北双方应正视这种差异的存在,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创造祖国美好的未来。

●通过展示:四中的历史沿革、启明楼的历史变迁。

谈启明楼的历史(1867年、教会学
校、法租界)、上海的海派文化(海纳百川的精神)
通过讨论:为何修旧如旧,谈如何看待文化差异,尊重传统文化、保留地域文化特色。

●总结
●材料分析题
日前,《新闻晨报》发表一篇《中国形象标志可能不再是“龙”》
理由:“龙”的英文“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

★针对这一“取消龙的图腾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