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题73图形的平移(1)

课题73图形的平移(1)

课题:7.3图形的平移(1) 课型:新授
备课时间:2.16 主备人:顾文娟 审核人:王渊祥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知道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

2、认识和欣赏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概括等过程,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平移体会运动变化思想、化归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平移的概念
教学难点:
学会初步应用平移的性质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探索交流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检查 评讲错误较多的题目
1、在平面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图形的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______和_______。

2、已知:在△ABC 中,AB=5cm ,∠B= 72°,若将△ABC 向下平移7cm 得到 △A ′B ′C ′,则A ′B ′=_______cm ,AA ′=_______cm ,∠B ′=________°.
二、新课讲解 (一)创设情境
生活中常见平移事例(如电梯运动、拉窗户、打气筒活塞运动等) 你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
(二)探索规律
活动一:做一做(教材14页)
把图中的三角形ABC (可记为△ABC )向右平移6个格子,画出所得的△'
'
'
C B A 。

B
C
A
度量△ABC 与△'''C B A 的边,角的大小,你发现什么呢?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平移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 ,对应角 ,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 ;(2)平移的对应点所连线段 。

活动二:变式训练
将△ABC 经过平移得到△A ′B ′C ′,则△A ′B ′C ′的形状与此△ABC 的形状大小都 。

(1)线段BC 与B ′C ′的关系是 (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2)线段AB 与A ′B ′的关系是 (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3)若AC=5,则A ′C ′= ,若∠ABC=60°,则∠A ′B ′C ′= ; (4)若△ABC 周长为30,则△A ′B ′C ′周长为 ; (5)若△ABC 面积为S ,则△A ′B ′C ′面积为 。

(三)拓展延伸、运用新知 1、议一议:(教材15页)1、2、3
2、已知四边形ABCD .
⑴试将其沿箭头方向平移,其平移的距离为线段AB 的长度;
⑵写出平移前后对应线段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3、练一练:(教材16页)1、2 三、课堂小结
四、当堂反馈
1、 下列图形中,把△ABC 平移后,能得到△DEF 的是( )
A
B C
D
F E
D C
A F
B
E B
C
F A D E
D C A F
B A B
C
D
2、在以下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 )
① 在挡秋千的小朋友; ② 打气筒打气时,活塞的运动; ③ 钟摆的摆动; ④ 传送带上,瓶装饮料的移动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BC ,垂足是E ,现将△ABE 进行平移,平移方向为
射线AD 的方向,平移的距离为线段BC 的长,则平移后得到的图形为 ( )
A B C D
4、两个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一个三角形沿着点B 到点C 的方向平移到△DEF 的位置,AB=10,DH=4,平移距离为6,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五、布置作业 习题7.3 1
课后反思: D A D D A C E B C E B A C E B E
D C B
A H
F
E D
C B
A
课题:7.3图形的平移(1) 课型:新授
备课时间:2.16 主备人:顾文娟 审核人:王渊祥 一、课前预习
1、在平面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图形的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______和_______。

2、已知:在△ABC 中,AB=5cm ,∠B= 72°,若将△ABC 向下平移7cm 得到 △A ′B ′C ′,则A ′B ′=_______cm ,AA ′=_______cm ,∠B ′=________°.
二、新课讲解
做一做(教材14页)
把图中的三角形ABC (可记为△ABC )向右平移6个格子,画出所得的△'''C B A 。

度量△ABC 与△'''C B A 的边,角的大小,你发现什么呢?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平移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 ,对应角 ,图
形的形状和大小都 ;(2)平移的对应点所连线段 。

活动二:变式训练
将△ABC 经过平移得到△A ′B ′C ′,则△A ′B ′C ′的形状与此△ABC 的形状大小都 。

(1)线段BC 与B ′C ′的关系是 (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2)线段AB 与A ′B ′的关系是 (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3)若AC=5,则A ′C ′= ,若∠ABC=60°,则∠A ′B ′C ′= ; (4)若△ABC 周长为30,则△A ′B ′C ′周长为 ; (5)若△ABC 面积为S ,则△A ′B ′C ′面积为 。

当堂反馈
1、 下列图形中,把△ABC 平移后,能得到△DEF 的是( )
B
C
A
F E
D C
A F
B
E B
C
F A D E
D C A F
B A B
C
D
2、在以下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 )
① 在挡秋千的小朋友; ② 打气筒打气时,活塞的运动; ③ 钟摆的摆动; ④ 传送带上,瓶装饮料的移动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BC ,垂足是E ,现将△ABE 进行平移,平移方向为
射线AD 的方向,平移的距离为线段BC 的长,则平移后得到的图形为 ( )
A B C D
4、两个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一个三角形沿着点B 到点C 的方向平移到△DEF 的位置,AB=10,DH=4,平移距离为6,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D A D D A C
E B C E B A C E B E
D C B
A H
F
E D
C B
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