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1、威海市高区黄家夼旧村改造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威海市高区黄家夼旧村改造工程工程施工总图、威海市高区黄家夼旧村改造工程A8#、B6#楼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3、建筑安装工程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4、施工现场条件5、资源配备情况6、我公司同类建筑施工积累的丰富施工经验二、工程概况威海市高区黄家夼旧村改造工程,位于威海市高区黄家夼村南,属威海市城中村改造项目,总建筑面积平方米,结构类型为框架,总工期为365天(日历日),本施工组织设计以B6#楼为基础编制。
1、建筑概况威海市高区黄家夼旧村改造工程B6#位于威海市高区黄家夼村南部,建筑面积4174.6平方米,共4个单元,建筑层数地上六层加阁楼,半地下一层。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本工程建筑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地上部分为二级,半地下室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2、建筑特征本工程设计外墙一层采用灰色仿石面砖,二层至六层为暗红色三色砖,七层及阁楼为白色涂料加黑色分隔条,外墙欧式构件及线条处采用乳白色涂料,外窗均为深色断桥铝合金框,白色中空玻璃,屋面配红色英红瓦,。
墙体采用加气砼砌块砌筑,外侧为50厚挤塑保温板,内门为木夹板门,外门为防盗门。
内墙除卫生间外为混和砂浆抹灰,刷乳胶漆,卫生间、伙房墙面为瓷砖。
地面除卫生间、伙房间为地砖外,其它房间只作基层,由用户二次装修。
3、结构特征本工程基础采用钢筋砼独立基础,砼强度等级为:垫层为C15,柱、梁、板、楼梯-0.100以下为C30,以上采用C25,其他构配件为C20,围护墙体及内隔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地下部分采用粉煤灰砖砌筑。
砌筑砂浆标号为:基础M5水泥,主体M5混和。
钢筋:受力主筋为三级钢(HRB400)其它为一级钢(HPB235)和二级钢(HRB335)。
4、安装部分本工程安装部分包括采暖卫生和建筑电气安装两个分部,其中采暖卫生分部工程包括采暖系统安装、给排水系统安装、卫生洁具安装等内容;建筑电气安装分部工程包括照明系统安装、有线电视系统安装、电话配线系统安装、避雷系统安装等内容。
三、施工准备A、现场准备(一)施工管理组织1、确定项目施工的领导机构人选和名额,坚持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相结合,把有施工经验、有创新精神、有工作效率的人选入领导机构,认真执行因事设职,因职选人的原则。
2、组织机构的建立要以业务工作系统化原则作指导,周密考虑层间关系、分层与跨度关系¸部门划分¸授权范围人员配备及信息沟通,使组织机构成为一个严密、封闭的组织系统。
3、组织建立后,不是一成不变,存在一定弹性和流动性,因此要根据工程任务变动调整人员及部门设置。
(二)劳动力组织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劳动力需用量计划(附后)。
2、在各阶段劳动力需用量计划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对劳动力计划进行调整。
3、通过奖励,提高工人积极性,激发工人的劳动热情,让工人有超额完成工作量的可能。
4、在施工中,尽量使作业层正在使用的人员和劳动组织保持稳定,防止频繁调动。
5、为保证施工需要,尽量使工种组合,技术工人与普工比例适当、配套。
6、尽量使劳动力均衡配置,便于管理,使劳动资源强度适当,达到节约的目的。
7、建立精干的施工队组,充分考虑专业、工程的合理配合,并要符合流水施工组织方式的要求。
8、集结施工力量,组织劳动力进场,同时要进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并安排好职工生活。
9、针对施工基础上的设计内容,施工计划和施工技术等要求详尽地向施工队组,工人进行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并组织其成员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弄清关键部位¸质量标准¸安全措施和操作要领。
必要时进行示范,并明确任务及做好分工协作,同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保证措施。
(三)现场物资准备1、材料准备:根据施工预算进行分析,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按材料名称、规格、使用时间,材料储备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进行汇总,编制出材料需用量计划(附后),为组织备料,确定仓库位置,场地堆放所需面积和运输方式提供依据。
2、构配件加工准备:根据施工预算提供的构(配)件,制品名称、规格、质量和消耗量,确定加工方案,供应渠道及进场后的储存地点和方式。
编制出其需用量计划,为组织运输,确定堆放面积等提供依据。
3、建筑安装机具的准备:根据采用的施工方案,安排的施工进度,确定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和进场计划,确定施工机具的供应方法和进场后的存放地点和方式,编制建筑安装机具需用量计划(附后)。
4、生产工艺设备的准备:按照施工项目工艺流程及工艺设备的布置图,提出工艺设备的名称、型号、生产能力和需用量,确定分期分批进场时间和储备方式,编制工艺设备需用量计划。
(四)施工现场用水1)临时用水a.现场施工用水量计算:取K1=1.1,K2=1.5按每班浇筑100m3砼,砌筑60m3砌体考虑。
取K1=1.1,K2=1.5则q1=1.1×[100×1700×1.5(8×3600)+60×200×1.5(8×3600)]=10.43LSb.现场生活用水量计算:取K3=1.4,人数按365人则q2=365×30×1.4(8×3600)=0.53LSc.管径选择:本工程施工现场施工用水采用黄家夼水库水,利用自然条件优势采用虹吸自流形式在施工现场西侧引入,经计算采用Ф70供水管,供水管网布置详施工平面布置图。
砼养护用水利用现场油罐式储水罐储水,采用三相管径100 潜水泵送至各楼层;生活区用水为自来水,采用Φ25钢管引至生活区,满足现场生活用水需要;施工现场消防用水拟自建设单位指定的市政管网引入,现场设置Ф100消防管线,可满足消防用水需求。
(五)施工现场用电(1)施工动力用电确定:a、搅拌机7.5KW×2=15KWb、钢筋对焊机100KVAc、钢筋弯曲机 5.5KWd、钢筋切断机3KWe、电锯 5.5KWf、电刨 3.2KWg、电焊机24KW。
4、墙体砌筑时应单面挂线,随着砌体的增高要随时用靠尺校正平整度、垂直度。
5、砌筑时必须遵守“错缝砌筑”原则,上下皮应错缝搭砌。
6、水平灰缝应平直,砂浆饱满,按净面积计算砂浆饱满度不应低于90%,竖向灰缝应采用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浇缝,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
竖缝砂浆饱满度不宜低于80%。
水平缝厚度一般为15mm,竖向灰缝宽度最小不小于20mm。
7、砌块墙转角处T字交接处,应隔皮纵横墙砌块相互搭砌,并应同时砌筑,如不能同时砌筑,则应留置斜槎,斜槎长度应等于或大于斜槎高度。
8、砌块墙表面不得预留或打凿水平沟槽,对设计规定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应在砌筑墙体时预留和预埋。
9、墙体中作为施工通道的临时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的墙面不应小于600mm,并在顶部设过梁,填砌临时洞口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宜提高一级。
10、砌块墙沿框架柱或构造柱根据不同厚度的墙体每隔500高沿墙全高配置不同数量φ6拉结筋,拉筋伸入墙不应小于墙长15,且不应小于300mm,墙顶与楼层梁连结详设计大样。
11、填充墙高度≥4.0m时,在墙半高或门洞顶设40厚钢筋砼现浇带,内配2φ12纵筋,拉结筋φ6○a250,纵筋锚入柱内,门顶过梁改为现浇。
第六节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本工程外脚手架采用落地式双排扣件钢管脚手架。
(1)材质要求:钢管一律采用Q235—A级中48mm×3.5mm焊接钢管,钢管应平直,平直度允许偏差为管长的1500,两端面应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口,严禁有硬伤,孔洞及严重锈蚀现象;扣件采用小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抗滑承载力不得小于10KN,螺栓拧紧力距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脚手板采用60㎜×250㎜厚落叶松木板,长度3-4m.(2)立杆基础基础要平整夯实,打20mm厚砼地面,略高于水平地面,四周设置排水沟。
(3)构造要求A、立杆步距1.8m,立杆纵距1.5m,立杆横距1.05m,立杆离墙距0.2m,粘墙件采用三步三跨,外地面用密目安全网全封闭。
B、立杆位置①立杆底部垫长大于2000mm,宽200mm,厚50mm的木板作为垫板。
②立杆全部采用对接,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内,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
③脚手架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固定在距底座上皮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④立杆顶端高出女儿墙上皮1.0m,高出檐口上皮1.5m。
C、纵向水平杆设置①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三跨。
②一般纵向水平杆采用对接,对接扣件交错布置,接头不能设置在同步同跨内,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
③顶层纵向水平杆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为1米,用两个旋转扣件固定。
D、横向水杆的设置①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中心距不大于150mm,横向水平杆外伸长度为200mm。
②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方。
E、脚手板的设置①作业层脚手板铺满、铺、离开墙面120mm~150mm。
②脚手板至少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脚手板采用对接不铺,脚手架外伸长取130~150mm,两板外伸长度和不大于300mm。
③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取150mm,其板长两端均与支承杆可靠地固定。
F、连墙件设置①连墙件靠近主节点,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200mm.②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根据现场情况可靠固定。
③采用菱形布置。
④采用刚性连接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当采用钢性连接困难时,也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
⑤连墙件中连墙杆它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采用下拉接。
⑥脚手架暂不能设连接墙件时搭设抛撑,抛撑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夹角在45°—60°之间;连接点中心带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G、剪刀撑的设置①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小于4跨,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在45°—60°之间。
②在脚手架的外侧立面的两端必须各设一道剪刀撑,并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连剪刀撑的净距为15.0m。
③剪刀撑搭长度为1m,用两个施工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在100mm—150mm。
④剪刀撑斜杆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给至主节点距离不大于150mm。
H、斜道设置①本脚手架采用之字型斜道。
②本工程斜面只用于人行,其宽度设为1.2m,坡度设为1:3,附着在外脚手架上或建筑物上。
③拐弯处平台的宽度设为1.3米,斜道两侧外围均设置栏杆及挡脚板;栏杆高度为1.2米,挡脚板高度为18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