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诚信政府的建设__论文

论诚信政府的建设__论文

******大学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生毕业小论文论文题目:论诚信政府的建设姓名:xxxx学号: 1年级:指导教师:完成时间:年7 月25 日作者声明本毕业小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

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因本毕业小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毕业小论文(设计)成果归浙江工业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作者学号:11599902045作者签名:(手写有效)20 年月日(手填时间)论诚信政府的建设xxx2011年7月25日摘要政府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和支柱。

现今我国社会信用的普遍缺失使得建设诚信政府成为时代的强音。

由于相关体制、制度和公务员信用意识等的缘故,可以从加强诚信观念建设、制度建设、行政公开、依法行政、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诚信运作机制、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等方面来着手打造诚信政府。

政府诚信,主要是指各级政府官员及其行政决策,本着“主权在民”的思想还权于民,充分体现人民的基本意愿,全力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恪守承诺,不失信于民。

政府信用的好坏对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它是推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和关键。

政府诚信的缺失,会导致社会上企业、个人诚信体系无法很好的建立。

因此,打造诚信政府的任务尤为迫切,成为时代的呼唤。

关键词:政府;诚信;建设目录引论 (6)一、政府诚信建设的内涵和作用 (6)(一)政府诚信建设的内涵 (6)(二)政府诚信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7)二、加强政府信用建设的重要意义 (8)(一)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是创建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首要前提 (8)(二)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 (8)(三)建设信用政府是推进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 (8)三、我国政府诚信建设的现状 (9)(一)行政体制不健全 (9)(二)政府权力过大,行政过程缺乏严格的制度规范 (9)(三)政府行政人员缺乏诚信思想和观念,存在腐败现象 (9)四、加强政府诚信建设的政策建议 (10)(一)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10)(二)加强对政府诚信的监督体系建设 (10)(三)加强全社会诚信观念建设,强化行政人员的信用品德 (11)(四)加强政府诚信法制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11)(五)大力加强政府政风建设,打造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11)结语 (12)主要参考文献 (13)引论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建设社会主义釉皆文化。

可见,诚信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个热点,这无疑对在社会啵信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政府溅信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无沦对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政府诚信建设的内涵和作用(一)政府诚信建设的内涵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和灵魂,政府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着示范和表率作用,是社会诚信的典范。

我们应当明确政府诚信的基本内涵与要求,充分认识政府诚信建设的重要意义,才能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打造行为规范、高效、廉洁的诚信政府,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

①具体地说政府诚信应体现以下几方面:(一)路线、方针、政策、制度措施的制定要科学合理、稳定连续。

政府每出台一项政策,就意味着与社会立下一个约定,这个约定必须得到政府本身的共同遵守,政府才有诚信可言。

政策越变化无端,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心与信任就越弱,政府诚信就越低;政策使用的覆盖面越广,延续的时间越长,政策的诚信度就越高。

(二)行政行为要公开、公平、公正。

公开、公平、公正是政府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

政府出台政策,建立和实施一套规则,就是为了同等地适用于符合条件的所有公民,保证政府遵守对社会契约的承诺。

减少行政行为中的暗箱操作和主观性、随意性、片面性等失信行为,进行"阳光操作",监督权力运行,确保行政行为的有序进行,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政府诚信行为运行机制。

(三)政府部门要依法行政按约(章)办事、信守承诺。

政府守约行为是政府诚信的脊梁。

"诚信政府"要求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坚决抵制和克服弄虚作假、形式主义等作风,尽量减少政府行为失误和违约现象的发生;做到按规则办事,信守社会承诺;规范行政许可行为,确立行政许可信用;要办事有章,言而有信;以规范、高效的行政服务搭建政府诚信平台,让所有的政府行为都置于国家法律法规的监控之下;要制裁失信,激励守信,要做诚信的模范。

①王良.社会诚信论[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6.(四)政府管理要为社会提供诚信环境。

行政管理行为具有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的功能,政府要在其管理职能中,为社会提供诚信环境。

政府应为社会提供准确及时全面完整的公共信息产品,提供诚信制度保障,构建社会信用基础。

(二)政府诚信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命不从"。

显而易见,政府诚信既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重要的政治社会资源,更是一个政府的为政之要。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仍是至理明言。

政府就是要靠正确的政策理念、诚信的人文精神去取信于民,团结人民。

因此,政府诚信建设对和谐社会构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②(一)政府诚信建设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之和谐。

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信用经济,是一种需要秩序、规则和信用维系其正常运行的经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交易和经济竞争过程中,需要市场主体尊重契约和合同,遵守等价交换、平等互利、诚实信用的原则。

违背这些原则,市场经济秩序就难以维持,市场经济就不能稳定健康发展。

而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持、规则的建立、信用的构建,单靠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自身行为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赖于政府和政府信用。

(二)政府诚信建设有利于政府实现社会治理之和谐。

政府诚信的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人民对政府的接受程度和对政府治理的认可程度,同时也是对政府合法性的检验。

诚信政府的行为是守约重诺、为了公共利益的,其行为就具有合法性,其治理就具有正当性。

诚信政府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信任感和归属感,从而增强政府的治理能力;政府失信则会导致人民群众对政府信任的丧失,从而削弱了政府的合法性和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

(三)政府诚信建设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之和谐。

③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和政府诚信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政府的诚信状况良好,社会就稳定,经济就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诚信就是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评价。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政权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的委托。

因此,政府必须具备较高的公信力,才能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统一起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政府信用建设的重要意义②赵爱玲.当代中国政府诚信建设[M].山东人民出版杜,2007.③王和平.论政府信用的地位与作用[J].新东方.2002(8) .第一,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是创建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首要前提。

社会信用体系可以划分为政府、社会、个人三个层面。

政府信用是整个信用体系的关键和核心,在很大程度上,政府体现着最高信用,建立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是建立其他各项信用的前提条件。

政府讲不讲信用,守不守规矩,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

一个政党、政府缺乏信用,就没有号召力,没有权威,并且会带坏社会风气。

因此,规范市场一定要先规范政府行为。

面对当前更趋激烈的市场和区域竞争,作为一级政府,必须以加快信用建设为己任,提高政府信用意识和规则意识,照章办事,依法行政,树立政府良好的诚信形象,给社会信用做出榜样,才能增强群众对社会的安全感以及对规则的认同感。

第二,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现在经济学家更进一步提出: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确实,政府信用问题已经在市场经济建设中越来越突出,当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权益意识越来越强烈,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诚信度,将直接影响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状况。

因此,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提高政府信用度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当前我市经济结构大幅度转型、经济不断向外拓展、社会结构深刻转化、城区空间结构加速调整、文化资源不断整合的过程中,政府信用建设显得更为重要。

第三,建设信用政府是推进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资本总是流向稳定、安全、具有良好社会信用的区域。

从我市的实际情况出发,要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只有建立良好的政府信用,带动社会信用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形成对国内外、区内外资本、技术、人才的聚集效应和吸引力,才能创造出无限商机,促进经济繁荣,从而增强我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一个地方政府信用水平的高低,已经越来越成为体现投资环境优劣、决定区域经济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

同时,良好的政府信用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郑州市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各类体制性矛盾与结构性矛盾不断涌现,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对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能力产生了新的挑战。

良好的政府信用,可以使政府获得社会公众的信赖,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使政府有效地动员各类资源,集中全社会力量,应对各种复杂局面;使群众碰到问题时,能够通过政府及有关部门加以倾诉和解决,群众情绪能够以正常的渠道和理智的方式进行化解,防止过激行为,从而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我国政府诚信建设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诚信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地位和作用的提高,我国政府逐步加大了政府诚信的建设力度,使政府在公众中的公信力有所提高。

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公民与政府不对等地位的影响,特别是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还不够长,对政府诚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政府的诚信建设还比铰滞后,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一)行政体制不健全首先,政府内部规划不科学,机构设置、人员结构不合理。

政府部门重叠,职权交叉,责任混淆现象普遍。

“吃财政饭”的冗员过多,增加了财政负担及产生矛盾和摩擦的几率,降低了政府和全社会的效率。

其次,决策的非可行性。

在基层政府的现实决策中,集体研究决定的是挡箭牌,实是一把手说了算;决策后,结果与初始目标大相径庭;还有的地方政府决策前不慎重、不严谨,在执行过程中频繁修改变化,致使公众无所适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