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数学建模之一

高中数学建模之一

高中数学建模之一 以 函 数 为 模 型 的 应 用 题
南平市高级中学 林奕生
函数主要研究两个变量间的变化规律,它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以函数为模型的应用题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之一。

而从应用题中抽象出问题的数学特征,找出函数关系,解决实际问题也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问题世界中普遍存在着的最优化问题,常常可归结为函数的最值问题,通过建立相应的目标函数,确定变量的限制条件,运用函数知识和方法去解决. 例1:
某人在一山坡P 处观看对面山项上的一座铁塔,如图所示,塔高BC=80(米),塔所在的山高OB=220(米),OA=200(米),图中所示的山坡可视为直线l 且点P 在直线l 上,l 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α ,tan α=1/2试问此人距水平地面多高时,观看塔的视角∠BPC 最大(不计此人的身高) (2005年天津卷,第20题) 解:如图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0,200(A ,)220,0(B ,)300,0(C . 直线l 的方程为αtan )200(-=x y ,即2
200
-=x y . 设点P 的坐标为),(y x ,则)2
200
,(-x x P (200>x ) 由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x x x x k PC 28003002200-=--=,x
x x x k PB 2640220
2200
-=
--=. 由直线PC 到直线PB 的角的公式得
640160288642640280012160
1tan 2
⨯+-=-⋅
-+=+-=
x x x x
x x x x k k k k BPC PC
PB PC PB
288
64016064
-⨯+=
x
x (200>x )
要使BPC tan 达到最大,只须288640
160-⨯+x
x 达到最小. 由均值不等式2886401602288640160-⨯≥-⨯+
x x .当且仅当x
x 640
160⨯=
时上式取等号.故当320=x 时BPC tan 最大.这时,点P 的纵坐标y 为602
200
320=-=y .
由此实际问题知,2

<
∠<BPC ,所以BPC tan 最大时,BPC ∠最大.故当此人距水平
地面60米高时,观看铁塔的视角BPC ∠最大.
评注:
根据实际情况,把实际问题解析几何化,建立适当的坐标系,选用适当公式列出函数关系,利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考查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函数的定义域、数列的范围,不等式的成立条件等细节上构造陷阱等,是出题者的意图。

解题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落入命题者设置的陷阱。

例.2随着机构改革工作的深入进行,各单位要减员增效,有一家公司现有职员a 2人(140<a 2<420,且a 为偶数),每人每年可创利b 万元.据评估,在经营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每裁员...1人,则留岗职员每人每年....多创利b 01.0万元,但公司需付下岗职员每人每年b 4.0万元的生活费,并且该公司正常运转所需人数不得小于现有职员的4
3
,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应裁员多少人?
解:设裁员x 人,可获得的经济效益为y 万元,则 bx bx b x a y 4.0)01.0)(2(-+-= =ab x a x b
2])70(2[100
2+--- 依题意 x a -2≥
a 243⋅, ∴0<x ≤2a
. 又140<a 2<420, 70<a <210. (1)当0<70-a ≤2a
,即70<a ≤140时,70-=a x , y 取到最大值;
(2)当70-a >2a ,即140<a <210时,2
a
x = , y 取到最大值;
综上所述,当70<a ≤140时,应裁员70-a 人;当140<a <210时,应裁员2
a
人.
评注: 在多字母的数学问题当中,分类求解时需要搞清:为什么分类?对谁分类?如
何分类?
例3.(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数学试题(北京卷理工19))
某厂生产某种零件,每个零件的成本为40元,出厂单价定为60元,该厂为鼓励销售商
订购,决定当一次订购量超过100个时,每多订购一个,订购的全部零件的出厂单价就降低0.02元,但实际出厂单价不能低于51元.
(I )当一次订购量为多少个时,零件的实际出厂单价恰降为51元?
(II )设一次订购量为x 个,零件的实际出厂单价为P 元,写出函数P f x =()的表达式; (III )当销售商一次订购500个零件时,该厂获得的利润是多少元?如果订购1000个,利润又是多少元?(工厂售出一个零件的利润=实际出厂单价-成本) 解:(I )设每个零件的实际出厂价恰好降为51元时,一次订购量为x 0个,则 x 01006051
002
550=+
-=. 因此,当一次订购量为550个时,每个零件的实际出厂价恰好降为51元. (II )当0100<≤x 时,P =60
当100550<<x 时,P x x =--=-600021006250
.() 当x ≥550时,P =51
所以P f x x x x x N x ==<≤-<<∈≥⎧⎨⎪⎪
⎩⎪
⎪()()60
0100625010055051
550
(III )设销售商的一次订购量为x 个时,工厂获得的利润为L 元,则
L P x x x x x
x x N =-=<≤-<≤∈⎧⎨⎪⎩
⎪()()4020010022501005002 当x =500时,L =6000;当x =1000时,L =11000
因此,当销售商一次订购500个零件时,该厂获得的利润是6000元;
如果订购1000个,利润是11000元. 评注: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基本知识,考查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分段函数来模拟表达问题是常见的方法,利用不同时段对应函数的最值可完成问题求解。

例4.
某工厂今年一月、二月、三月生产某种产品产量分别为1万件、1.2万件、1.3万件,为了估测以后每月的产量,以这三个月的产量为依据,用一个函数模拟该产品的月产量 y 与月数x 关系,模拟函数可以选用二次函数或函数c b a y x
+⋅=(其中a 、b 、c 为常数),已知四月份该产品的产量为1.39万件,问用以上哪个函数作为模拟函数较好?请说明理由。

根据所得结果预测5月份的产量。

分析 先根据前三个月的产量,用待定系数法确定模拟函数,再用四月份产量检验哪个模拟函数更接近实际产量,5月份的产量用较好的那个模拟函数去计算。

解 设二次函数为112
11)(c x b x a x f ++= ,
1)1(1=f ,2.1)2(1=f ,3.1)3(1=f ,得⎪⎩⎪
⎨⎧=++=++=++3
.1392.1241111
111111c b a c b a c b a
解之得 05.01-=a ,35.01=b ,7.01=c ,
所以 7.035.005.0)(2
1++-=x x x f . 由 c b a x f x
+⋅=)(2,1)1(2=f ,
2.1)2(2=f ,
3.1)3(2=f ,得 ⎪⎩

⎨⎧=+=+=+2.12.11
32c ab c ab c ab
解得 4.1,5.0,8.0===c b a 因此 4.1)5.0(8.0)(2+⋅=x
x f , 而 07.037.1)4(1=-f ,02.037.1)4(2=-f
因4.1)5.0(8.0)(,07.002.02+⋅=<x
x f 用作为模拟函数较好。

有:425.14.1)5.0(8.0)5(5
2=+⋅=f (万件) 所以预测 5月产量为 425.1 万件。

评注 本题为科学预测问题。

解此类问题一般步骤为:
(1) 根据经验选定几个模拟函数;(2)根据过去数据求出模拟函数解析式; (2) 比较各函数模拟情况,确定最优模拟函数; (4) 根据函数解析式预测未来情况。

例5.如下图,直线MN 为宽度忽略不计的小溪,小溪的一侧是沙地,另一侧是草地。

沙地上的点A 到小溪MN 的距离AC=20 Km ,且CD=70Km 。

现有一位骑士要把情报从A 送到B ,已知骑士在草地上的行进速度是在沙地上的行进速度的两倍,为使用时最少,骑士应选择怎样的行进路线?
解 设骑士的行进路线是折线AOB (O 在直线MN 上)。

以10Km 为单位,令CO=x ,则
x OD -=7,
不妨设骑士在沙地上的速度为1,则草地上的速度为2,
M
由题意行进的总时间为:)70(3)7(2
1
22222≤≤+-+
+=x x x y , 则9
)7(274
2
2
+---
+=
'x x x x y ,令1,0=='x y ,因为1=x 是唯一极值点,
即当点O 选在离C 点10 Km 处时,能使骑士从A 到B 处的用时最少。

评注 上述一例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为无理函数,对于求此类函数的最值问题利用常规方法
费力费时,学生普遍感到困难。

而导数法为我们解决此类函数最值问题提供了一般性的方法。

练习:(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