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利指标类别:专利指标分类及其应用范围

专利指标类别:专利指标分类及其应用范围

专利指标类别:专利指标分类及其应用范围专利指标类型关于专利指标种类的研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有些学者将专利指标分为数量、质量和价值等几类,有些学者认为应将专利指标分为技术层面和经济层面指标等。

由于专利数量指标是专利信息分析中最基础的指标,而在专利数量统计的基础上研究数量的变化以及不同范围内各种量的比值(如百分比、增长率等)构成专利信息分析指标体系的本质,因此人们可以根据分析目的不同,设立不同的评价指标。

1.专利数量指标( number of patent)最基础的专利指标就是按照一个或多个标准对专利数据项进行计数。

正如前面所讲的,专利文献包含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不管是哪国的专利文献,在专利说明书的扉页上,都必须标注专利题目、专利申请人、专利分类号、专利发明人、发明的年份(优先权时间)、专利说明书摘要等著录项目,对这些规范的数据项进行统计计数,来反映各个国家或专利权人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技术活动产出和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专利数量指标有多种形式,如专利权人的专利数量统计、专利申请优先权国别统计、特定技术领域专利数量统计、特定技术领域专利权人专利数量统计、发明人专利数量统计等。

专利数量指标虽然只是各种数据统计,看似简单,但使用中如果能按照分析目的不同选择相关的专利数量指标或专利数量指标组合,来描述不同的技术活动,有时会有很好的效果。

(1)原产国专利指标(patent of original country)。

该指标常常被用来研究一个国家的发明产出或它的市场价值。

它由以下几种专利数量组成。

①常住居民的专利申请( RA)数量可以表征一个国家的发明创造产出。

②非常住居民的专利申请(NRA)数量提供了这样的信息:对于国外发明人来说,这个国家是一个有价值的市场:他们是某一技术领域的重要竞争者;在他们的竞争策略中采用专利作为竞争工具。

③国家或企业在外国的专利申请(EA)数量可以被视作某一国家或企业在维护他们在外国市场的发明活动的投资回报方面的一个指标。

这组指标时常用于在国家、或地区、或部门之间的比较研究。

通过较长时间序列的研究,使得在一个清晰的时间周期上追踪科技趋势并分析所关心的国家、区域、部门或企业的科技活动成为可能。

作为长期以来不断发展的科技指标,原产国专利数量提供了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在科技活动中所处的竞争地位的信息。

(2)技术组合指标(technology profile)。

人们常常按一种特定的技术分类对专利进行类目整理,这种技术分类是根据发明的专利权项的内容进行的,既有国际的(如国际专利分类,以下简称IPC),也有各国自行制定的(如美国专利分类,以下简称UPC),利用它们对应的专利数量可以研究企业的技术领域分布、或行业重点技术分布以及相关国家重点行业分布等内容。

其中,企业的技术分布可以揭示出一个企业对特定技术领域的投入和关注程度,同时也被用来与其他企业的技术方向做比较,从而为合作伙伴、收购方、协作方,以及战略联盟提供相关信息。

(3)公司联盟( alliances between companies)。

一件专利有时会有一个以上的专利权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共同专利权人。

分析这种数据就可以确立公司同盟、合伙人,和不同领域中的合作者。

(4)发明人(inventors)。

利用专利发明人数据统计,可以分析某一技术领域发明创新最多的技术人才,他们是相关技术领域的重要人力资源。

及时了解发明人申请专利在数量和内容上的变化信息,有助于了解相关领域技术投资方向的改变。

如果某企业对某一特定技术领域安排更多的研究人员或者减少研究人员,说明它们更重视某些领域或准备减少投入的领域。

(5)专利族指标( patent family index)。

如前所述,按照巴黎公约定义:一个专利权人就相同的发明创造在某一国家申请专利后,一年内又在其他国家申请相同的专利,这些专利称为专利族。

同一专利族的专利可以享受在先申请的申请日保护,在先申请日称为优先权日。

专利族指标测算的是某一发明创造在不同国家的保护信息。

由此引申出以下一组指标。

①技术活动规模(level of technological activity)。

专利族的专利量和专利族涉及的范围是测量技术活动的一个好的指标。

一个企业的发明创造数量以及这些发明创造所形成的专利族的地理分布可以用来反映企业研发活动的规模。

如果按优先权日或最初申请日将企业过去几年的数据汇制成图,那么就可以了解和分析企业的专利活动历史和专利活动趋势。

研究一个特定专利权人的专利活动,应将它与相同技术领域的其他专利权人的专利活动进行比较,以便获得它们技术变化速度差异的信息。

②商业潜力指标(commercial potential index)。

该指标是一个基于专利数量统计的指标,它利用同样一件专利在其他国家申请的总数来测算该专利的商业潜力。

通常一件专利只有在其申请的国家中被公开,才能获得保护。

而如果在多个国家申请专利的话,费用又很大。

这样人们有理由估计,如果一个企业就一项发明创造在众多国家寻求保护,可以认为该发明创造有较高的商业收益。

同样,一个企业专利的经济价值可以按其专利申请的国家数进行排序。

许多企业的专利申请可以看成企业的技术选择,而专利被放弃说明它不被市场接收,或企业不再对相关技术领域注入新的投资。

应当注意的是,对企业整体专利组合的研究应当包含期满专利和技术陈旧的专利。

③国际市场指标(international market index)。

该指标是基于专利申请国别统计的指标,用来研究一个企业的专利申请模式,即在过去的时间内,企业寻求专利保护的国家。

理论上讲,一个企业只会将那些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发明创造在世界范围内申请专利。

研究这些模式,分析人员可以确认企业寻求商业利益的市场动向。

对一个企业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国内外专利申请的分析可以揭示出它的市场利益的地理分布。

2. 关联度指标(linkage index)该指标是用来揭示专利文献之间或专利文献与科技文献之间的相互联系。

关联度指标有多种形式,主要介绍专利信息分析中常用的技术关联度指标、技术实力指标、科学实力指标、科学关联度指标和当前影响力指标。

(1)技术关联度指标(technology linkage)。

技术中潜在的关联性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确定:专利引证和交叉分类。

①专利引证指标( cited per patent)。

这里所讲的专利引证指标是通过一件专利被其他在后申请的专利所引用的次数来揭示技术中详细的关联程度。

它实际上测算的是新专利文献对老专利的引用,这种引用非常具体地表现出技术之间的联系。

在专利文献之间存在两种专利被引用数据:由发明人自己在其专利申请中引用之前已申请的专利;专利审查员在其检索报告中或审查专利时引用的在先专利。

通常发明人自己提出的引文仅出现在他们的专利说明书中,使用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引文数据是发明人自己给出来的,有时会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专利审查员在审查专利申请时,会引用在先专利或学术论文来描述在先技术与该专利申请在专利内容上的相互关系,并进行专利检索,然后专利审查员提供引文数据。

相比较而言,专利审查员提供的引文数据客观可靠,而且这些引文数据出现在专利说明书的扉页上,获取方便。

研究专利的引用信息可以识别孤立的专利(这些专利很少被其他的专利申请所引用)和活跃的专利,这些活跃的专利被大量的其他专利引证。

此外专利引证指标也可以应用到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专利被引用的研究当中,以便研究国家或企业的专利影响力或专利质量。

地区之间的技术关联、特定技术领域的技术关联度等均可以用专利引文指标来度量。

通过引文分析,可以了解专利文献之间的关系,了解技术发展趋势和围绕着变化的技术领域形成网状专利保护的轨迹,并显现出技术交叉点的专利趋势,探索核心技术和技术空白点等。

②交叉分类指标( co-classification index)。

另一种估算技术关联度的方法是通过测算专利交叉分类号实现的。

交叉分类指标可以在更宽泛的范围内反映技术关联度。

这是因为当某一件专利涉及多个技术领域时,同一件专利文献会有几个分类号。

有些学者将一件专利的第一个分类号称为主分类,其他分类号称为副分类。

同一专利文献中的共同专利分类号在综合层面上显现了这些领域技术之间的联系。

研究专利分类号共同出现的频率,可以表征学科之间、技术之间的关联程度,寻找技术突破口。

(2)当前影响力指标(current impact index,CII)。

该指标是一种重要的专利引文影响力指标。

它通过测算企业专利被引用的次数来反映企业专利组合的质量。

相对于整个专利体系的平均被引用次数而言,一个企业所持有的专利多次被在后申请的专利所引用的,这种企业通常被认为处于产业的强势地位。

通常,CII的计算过程是在选择的专利数据库中,先分别统计今年以前连续5 年的授权的专利数量、被分析企业的授权专利数量、前5 年专利被引用次数、前5 年内该企业授权专利被引用的次数,接着将引用次数除以5 年内该企业的专利授权量,得到一个平均被引用率,最后将这个平均被引用率除以同时期授权专利的平均引用率,便得到了该企业的CII值。

当CII值等于1的时候,意味着过去5 年内,该企业专利平均被引用的情况和同期专利平均被引用的情况是一样的;当CII值等于1.6的时候,说明相比同期专利平均被引用的情况,该企业的每一个专利有多出60%的被引用率。

CII值是一个和时间保持同步的指标,也是一个反映过去5 年企业专利被引用轨迹的指标,它与经济指标密切相关,不仅反映出过去5 年来企业专利的影响力、企业专利组合的质量,同时对企业现行技术相当敏感,当一个企业的CII值开始降低的时候,说明该企业在放弃某种技术创新活动。

(3)技术实力指标(technology strength,TS)。

该指标是由当前专利影响指标(CII)引申出来的,用来测算专利组合强度的指标。

比较常见的有TS和Score两种计算公式。

TS的计算公式如下:TS=企业专利数量*CII应用该指标是基于这样的假设:企业最新授权专利的影响力和质量与企业当前的专利影响力和质量相类似。

Score指标是一个利用专利指标测算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指标。

Score值较大,表明公司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可能会获得较好的金融收益,而分值较低的公司不大可能获得较好的金融收益。

该指标是CHI研究所为了精确衡量公司技术实力而发明的一种金融数据处理系统和方法。

用来计算企业的总体技术实力,以便在投资组合选择中挑选具有巨大增值潜力的公司。

其原理在于股票走向和公司技术实力之间存在联系,而且通过分析公司的专利组合来评估公司的技术实力。

更为特别的是该处理系统和方法是通过几个技术积分来给公司排序。

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指标找出技术上被低估或被过高估计的公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