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管理办法1范围本办法规定了***********(下称:公司)合同管理的管理职责、管理内容与方法、报告和记录。
2引用标准本办法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3定义合同指公司与其他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签订的经济合同、技术合同和其他合同或协议,以及投资、合作意向书、框架协议等具有合同性质的文件。
承办部门负责人,按职责分工,承办合同的部门、子公司负责人统称为承办部门负责人。
4管理职责分工4.1公司各部门、子公司职责经营计划部是公司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公司各部门、子公司按照专业分工,为各类合同的承办部门,在公司合同模版(若有)基础上,负责合同起草、审查、洽谈、签订、履行。
合同履行部门,根据合同的分类和性质,合同承办部门(子公司)为合同履行主要部门,合同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其他部门(子公司),称为合同履行配合部门。
4.1.1公司经营计划部职责4.1.1.1公司经营计划部负责拟定合同管理制度,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对合同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报公司领导批准后实施,并负责对合同管理制度进行解释;4.1.1.2公司经营计划部负责规范、指导、监督和检查本公司合同管理工作;4.1.1.3公司经营计划部负责统筹管理公司合同模板,根据公司业务需求制定、修订和完善并发布相应的合同模板,督导、检查合同模板的适用情况;4.1.1.4公司经营计划部负责各部门上报合同的审核;4.1.2公司各部门按专业分工,负责起草、审核各自上报的各类合同,按照职能范围接受合同的备案,并对合同履行情况,接受经营计划部的监督与指导。
公司签订的各类合同承办部门:4.1.2.1财务部——资产或权益抵押、转让、出售、收购、租赁合同——担保、融资类合同4.1.2.2经营计划部——企业合并、兼并、合资合同—— EPC等总包类合同(总承包事业部为合同履行配合部门)——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总承包事业部为合同履行配合部门)——投资协议——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4.1.2.3采购部——设备、采购合同4.1.2.4设计研究院——技术咨询合同4.1.2.5运维事业部——购售电合同4.1.2.6总裁工作部——办公场所租赁、物业、办公用品采购、车辆相关合同4.1.3合同承办部门负责统筹管理公司合同争议处理,公司法务人员配合;对于已进入合同纠纷、诉讼、仲裁环节的,由公司法务人员统筹负责,合同承办部门配合开展相关工作。
5管理内容与要求5.1合同管理主要内容5.1.1建立健全本部门合同管理制度。
5.1.2负责保管和归档本部门签订的合同及其附件,包括对方出具的经对方盖章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或传真件(经与正本核对确认)、保函、承诺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授权委托书》等,并定期归档。
5.1.3监督本部门依法、依流程对外签订合同。
5.1.4建立合同档案,对合同进行登录、统计、保管、归档及例行报表。
5.1.5监督检查合同的履行,保管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各种证据,对可能出现纠纷的合同及时汇报,并根据职责和授权作相应的处理,避免损失的发生。
5.1.6对出现的合同纠纷,承办部门(子公司)应立即向公司、公司经营计划部、公司法务人员汇报,并根据职责和授权作相应的处理,避免损失的发生。
5.1.7在对方不履行合同、或有明确的言行表示不准备履行合同的,或对方的资信情况、履约能力发生恶化可能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时,承办部门立即向本单位、公司经营计划部、公司法务人员汇报,并根据职责和授权作相应处理,避免损失的发生。
5.2合同承办部门负责人5.2.1公司实施合同承办部门负责人制度。
承办单位(公司经营计划部、运维事业部、工程管理部、设计研究院、采购部、财务部、总裁工作部等部门及公司所属子公司)的负责人是承办部门负责人。
5.2.3在合同管理中,承办部门负责人承担以下管理职责:5.2.3.1提出整体交易架构和方案承办部门负责人应从公司整体利益角度出发提出合同架构和方案,并经其分管领导和公司负责人批准。
承办部门负责人提出合同架构和方案应全面征询财务、法务、技术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
5.2.3.2牵头组织谈判承办部门负责人牵头组织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合同谈判,并主导谈判。
5.2.3.3审核确认合同条款承办部门负责人负责审核确认合同中的承办部门条款。
技术条款或独立技术协议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确认,其他专业条款由各职能部门负责审核。
最后由承办部门负责人牵头组织整合并落实各部门意见。
对于领导或相关部门在合同审核过程中提出的无法落实到合同中的意见或建议,承办部门负责人应及时向有关审核人做出书面反馈说明。
5.2.3.4跟踪和落实合同履行承办部门负责人应及时跟踪合同履行,避免产生违约责任,监督合同对方的履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以便及时主张合同权利。
承办部门负责人对跟踪和落实合同履行负责。
5.2.3.5收集归档合同相关文件资料和信息承办部门负责人对合同档案归档的及时性、完整性负责。
合同档案包括但不限于合同、技术协议、补充协议、会议纪要、来往函件和邮件等所有文件和信息资料的原件。
具体工作承办部门负责人可指定合同承办人完成。
5.2.3.6及时报告合同履行异常及建议应对方案对于合同履行的异常,承办部门负责人应从维护公司利益角度出发,依据合同约定及时进行处理,并且根据履行异常的严重程度,及时全面地向上级领导报告合同相关信息,提出应对方案。
承办部门负责人、合同承办人等相关人员在合同履行的对外交往中应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敏感度,未经公司合同变更流程批准不得以任何形式〔邮件、书面、默认行为等)改变原合同的实质性内容和条款,损害公司利益。
5.2.3.7合同纠纷处理对于发生争议的合同,承办部门负责人应依据经公司领导或分管领导审批同意的方案,牵头组织争议的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及时报告相关领导。
公司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指定专人牵头负责合同纠纷的处理,合同承办部门负责人协助其开展工作;对于已经进入诉讼、仲裁等司法程序的合同,承办部门负责人应按公司法务人员的要求及时收集提供相关诉讼材料、供应商或客户讯息和财产状况等,且应提供证据原件,并参与庭审,承办部门负责人在此过程中应对上述信息和诉讼方案严格保密。
5.2.3.8合同管理工作交接承办部门负责人在工作岗位调动〔包括但不限于离职、晋升、轮岗等〉时,应切实做好合同管理工作的交接,避免出现合同因人员变动而无人负责的情况。
若承办部门负责人在公司内调动,则承办部门负责人对其调动前所负责管理的合同在必要时仍应负责处理,不因岗位变动而导致合同管理职责落空。
5.3合同承办人5.3.1合同须由各部门、子公司根据合同性质及岗位职责确定合同承办人。
5.3.2合同承办人应协助承办部门负责人,承担合同管理的具体工作。
合同承办人对自合同商谈起至合同履行完毕期间出现的任何与合同有关的问题须及时向承办部门负责人汇报并由承办部门负责人牵头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并根据协商结果或领导指示落实并解决。
禁止对发现的问题或纠纷隐瞒不报,或不及时汇报,如因不及时汇报造成损失的应承担损失赔偿责任。
6合同审查6.1合同当事人资格审查6.1.1在合同签订前,单位负责人、合同承办人应对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和资信进行了解、调查和审查。
审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6.1.1.1 主体资格合法:具有有效的营业执照,其核载的内容与实际相符。
6.1.1.2 合同标的应符合当事人经营范围,涉及专营许可的,应具备相应的许可、等级、资质证书。
6.1.1.3 合同对方由代理人代签合同的,如在招标时未确认其代理或授权资格,应出具真实、有效的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授权委托书、代理人身份证明。
6.1.1.4 具有相应的履约能力如支付能力、生产能力或运输能力等。
必要时应要求其出具资产负债表、资金证明、注册会计师签署的验资报告等相关文件。
6.1.1.5 具有履约信用:过去三年重合同、守信用,无违约事实,现时未涉及重大经济纠纷或重大经济犯罪案件。
6.1.2合同承办人应根据审查结果提出审查意见,并将相关证书或资料的复印件与原件核对无误并加盖对方公章后,一同送合同归口管理部门验核。
6.1.3合同对方当事人履约能力或资信有重大瑕疵的,应将相关调查结果报单位负责人和法律事务管理机构,不得随意与其签订合同;必须签订时,应要求其提供合法、真实、有效的担保,其中,以保证形式担保必须是连带责任担保,其担保人必须具有代偿能力的独立法人,并对担保人按前款规定进行审查。
6.1.4上述所列各种文件为合同不可缺少的组成附件,其文本为复印本时,须与原件进行核对,加注“与原件核对无误”字样,并由核对人签字。
6.2合同内容审核6.2.1各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对合同中的相关条款进行审核,并对各部门的专业意见负责。
6.2.2各职能部门在合同条款上应各有侧重:6.2.2.1需求部门依据其职责划分负责对合同的技术条款进行审核,包括但不限于合同标的品质、规格、质量、技术工艺、检验验收、交货进度等条款进行审核;6.2.2.2 财务部负责对合同财务条款进行审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条款:收、付款方式、收、付款条件、发票、税务安排、担保措施等;6.2.2.3 经营计划部在合同审核时重点关注合同金额、价格清单、付款方式、付款条件;6.2.2.4法务人员在合同审核时,重点关注法律条款(包括但不限于主体签约资格、保密条款、违约责任条款、责任限制条款、法律适用条款、管辖条款、担保条款、合同效力条款等);6.2.2.5 承办部门负责对合同的商务条款进行审核把关,负责整合各部门和管理层的审核意见并在合同中进行落实;6.2.2.6分管领导应在其授权范围内就合同的意义及合同所采用的经济、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与合理性发表专业审定或审批意见。
6.2.3各部门在审查合同草案时,可根据需要,要求合同承办人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人提供与合同有关的补充证明材料,并对合同草案做出相应的书面或口头解释。
6.2.4审核合同草案时,如发现重大错误、遗漏、不妥时,应在会签流程上予以明确并提出修改意见,必要时出具审核意见书;需要退改时,应连同全部文件退还承办人。
承办人应按照各部门会签审核意见修改、完善合同条款与形式,若有疑问或异议应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禁止不落实会签审核意见。
若因合同承办人原因造成损失的,合同承办人应当赔偿。
6.2.5合同审核意见应明确、具体、禁止使用“原则同意”、“基本可行”等模糊性语言而不写明具体意见,一旦使用,视为对合同草案的否定。
6.2.6项目开发、设计、运维等工作中需要委托外部单位协作的事项,需求部门作为合同的承办部门,公司招标归口部门受其委托开展招标定标工作,待定完标后仍由需求部门走合同签订及评审流程。
7合同的签订7.1合同一律采用书面形式签订。
合同承办人在与对方洽谈合同文本时,公司有标准合同文本的,应采用公司的合同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