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如何被三大检索收录
《SCI》选刊的理论依据是布拉德福规律,即 一个学科80%的信息密度大、引用率高的论文 集中在20%的重要期刊上,相对较少数量的杂 志刊载了大量的重要研究成果。
《SCI》简介-续
ISI通过定性、定量、文献计量与专家评估相 结合的方法,从世界上近15万种期刊中挑选 出6000多种作为来源期刊,建成《SCI》数据 库。《SCI》按照来源期刊的数量可分为 《SCI》-CD(SCI核心版, 又称SCI光盘版, 是SCI内圈)和SCI-Expand(SCI扩展版,又 称网络版,为SCI外圈) 。
2.期刊的论文质量:期刊所载论文应能充实《SCI》的数据库, 强调在内容上能反映最新进展,研究的热点问题或有特殊意义 的研究领域;
3.国际化程度:能正确反应科学研究的全球性,包括论文来源 和论文被引的广泛性以及编委会成员的国际化。ISI较多选择 跨地区跨国界、多国籍作者合作发表论文的期刊,近年来也注 意收录地区内最佳期刊。
《SCI》对被收录的内、外圈期刊均实行动态管理,不断吐故 纳新。每年都会有部分期刊被淘汰,同时一些新的期刊成为 《SCI》的成员。它的选刊原则依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刊要提供足够的英文信息量(包括文献标题、摘要、 关键词、目录),作者的全部联系信息,期刊编辑、审稿人的 同行审阅制度等。
截至到2005.5月,SCI光盘版收录期刊为3773 种,网络版为6357种。网络版收录的期刊范 围包括光盘版收录的期刊。
外圈6357种 内圈3773种
《SCI》简介-续
内圈和外圈都是精选的,同等重要。其区别在于: ①影响因子的高低。即内圈的影响因子一般高, 外圈的相对低;②地区差别。各国学者普遍认为: 《SCI》存在一定的地域歧视,内圈对欧美国家 的期刊收录比率大大高于亚太国家期刊;③学科 平衡。一般来讲,《SCI》给它所收录的各学科 一个收录的百分比,某学科的论文收录数量超过 其分配比率后,内圈就不再收录了。
为您的论文进入美国《SCI》、《EI》 导航
近年来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研究所等单位 都十分重视论文学术水平的评价,而衡量论文 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就是论文能否被国际权威 检索刊物《SCI》、《EI》收录,而且申报职称 和申报各类基金课题亦把所发论文能否被 《SCI》、《EI》收录作为衡量其学术水平和所 报课题立项高度以及前期研究水平的重要依据, 甚至许多国家和地区亦将其作为评估本国科技 实力、高等院校的科研学术水平及其在国际上 的影响力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近年来 《SCI》、《EI》引起了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广泛 关注。
对于如何看待《SCI》论文的问题,在中国科 学界有过许多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 同观点的热烈讨论,反映了人们对如何客观、 准确地评价基础研究水平的关心。但科学界普 遍认为:《SCI》及其影响因子在我国目前情 况下,对于衡量基础研究的水平,不失为一种 良好的客观标准(对于应用基础性研究,情况 有所不同)。
目录
《SCI》简介 《SCI》收刊原则 《SCI》收录的中国期刊 如何看待《SCI》论文 《EI》简介 《EI》收录的中国期刊 科技论文投稿策略
《SCI》简介
SCI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 索引)》的缩写,报道的是生命科学、临床医 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地球科学、工 程技术等方面的大型综合性检索刊物。它是由 美国情报学家尤金.加菲而德(Garfield, E) 创立,并于1961年在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ISI)开始出版。
如何看待《SCI》论文-续
当然,与任何量化的指标一样,《SCI》的影响因子 (IF)同样存在缺陷,不应绝对化。首先,在不同学科 之间进行比较要谨慎;在有些情况下,IF的绝对值之间 可比性甚差。例如,数学类杂志的IF最多也没有超过 2.0,但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杂志的IF上 10.00 也不在少数。因此,IF的绝对值只有在同一或相 似学科中进行比较时,才在量化上显示其意义。其次, IF值的高低是从总体上反映杂志的水平,而细微差别并 没有特别意义,IF为2.4的杂志并不一定比2.3的杂志水 平高。第三,IF值按其本来的意义是一种统计平均值, 这就是说,某一篇论文发表在IF较高的杂志上,固然从 总体上反映了该论文的水平,但其真正的价值还要视今 后学术界的反应以及被引用的情况而定。
目录
《SCI》简介 《SCI》收刊原则 《SCI》收录的中国期刊 如何看待《SCI》论文 《EI》简介 《EI》收录的中国期刊 科技论文投稿策略
《SCI》收录的中国期刊
由于语言等原因,中国期刊被《SCI》收录较 少,影响因子偏低。1996年最低谷时仅6种进 入《SCI》 ,1997年后,收录数量逐年增加, 加之1997年SCI-E的发行,中国科技期刊被收 录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 截至到2004年2月, SCI-E收录中国大陆期刊76种,中国台湾地区 15种,分别占同期总数的1.21%和0.25%。
目录
《SCI》简介 《SCI》收刊原则 《SCI》收录的中国期刊 如何看待《SCI》论文 《EI》简介 《EI》收录的中国期刊 科技论文投稿策略
原则上,除广告、短评、书评外,出现在内圈期 刊源中的独立文章及文章后的参考文献全部收录, 而出现在外圈期刊上的文章有时有选择性的收录。
目录
《SCI》简介 《SCI》收刊原则 《SCI》收录的中国期刊 如何看待《SCI》论文 《EI》简介 《EI》收录的中国期刊 科技论文投稿策略
《SCI》收刊原则
了解《SCI》中国源期刊的种类与数量,有助 于掌握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地位的现状并有助 于指导我国科技工作投稿、阅读文献及订购。
目录
《SCI》简介 《SCI》收刊原则 《SCI》收录的中国期刊 如何看待《SCI》论文 《EI》简介 《EI》收录的中国期刊 科技论文投稿策略
如何看待《SCI》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