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方路基填方施工方案

石方路基填方施工方案

石方路基填方施工方案————————————————————————————————作者:————————————————————————————————日期:石方路基填方施工方案一、概况1、简述本项目采用计算行车速度100Km/h,路基宽度26m的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

单向行车道宽2×3.75m,中间带宽3.5m,硬路肩宽3.0m,土路肩宽0.75m 。

本标段系河南省驻马店至泌阳高速公路第八合同段,起点K142+400,终点K148+500,全长6.1Km,基本呈东西走向。

全段所经地段划属泌阳县高邑乡。

2、地质、水文、气候全段地貌类型多样,丘陵、沟壑,岗地、平原均有分布,还有当地村民的鱼塘、水稻田,土质上部多为硬塑粘性土,具弱膨胀性,下部为混合岩、混合花岗岩。

本标段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度地带,属大陆性季风型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热同期,光、热、水资源丰富。

多年平均气温14.1~15.9℃,最高气温极值41.5℃,最低气温极值-20.5℃,年降水量平均893.2毫米,多集中在7、8月份夏秋季节。

二、施工准备1.熟悉设计意图,查对图纸文件资料:a、施工前对设计文件、图纸、资料认真进行熟悉,查对是否齐全、有无遗漏、差错或相互之间有予盾之处,发现差错应向设计单位提出;或补齐或更正,并作记录。

b、进行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发现问题及时根据有关程序提出修改意见并报请变更设计。

2.测量控制及放样a、在开工前做好施工测量工作,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横断面检查与补测,按施工测量要求补测、加固、移设或增设水准点等。

测量精度要符合国家有关规程规定的要求。

b、路基施工前,根据设计图表和有关规定进行放样,包括路基用地桩和路堤坡脚、路堑顶、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桩。

在距路中心一定距离处设立控制桩,其间隔不宜大于50m,桩上标明桩号与路中心填(+)或挖(-)高度。

在边桩放样后,进行边坡放样,对高填深挖地段,每挖填5m应复测中线桩,测定其标高及宽度,以控制边坡大小。

机械施工中,在边桩处设立明显填、挖标志,并在不大于200m的段落内,距中心桩一定距离处埋设能控制标高的控制桩进行施工控制。

3.保证临时道路平整畅通,以及洒水养护工作。

4.填石材料的强度不低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

三.石方路基填方施工路基填石方主要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流程:工作施工运摊超料破补弃细料2、施工准备:路基填筑前,首先将原地面表层30cm 深范围内的土以及杂草、树根、腐殖土等不合格材料全部清除干净,并应将路堤填筑范围内清理留下的坑、洞等填平,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分层夯实至填筑高程。

然后进行原地面的碾压。

碾压后,经自检密实度达到90%报监理工程师抽检,检测合格后方可开始路基填筑。

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小于路床的压实标准。

3、运料与摊铺:运料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进行。

装料时,尽量使填料混合均匀,避免大粒径过分集中。

同进安排好石料运输路线。

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松铺厚度按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间卸料。

填石路堤的堆料应根据松铺厚度、每车运量在原路基上用石灰画出方格网卸料,由大功率的推土机摊铺,松铺厚度控制在试验总结确定的范围以内,且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 ,在推土机摊铺初步完成后,对料径超出压实厚度三分之二以上的石块要进行人工破碎或拣出,使之满足要求。

4、碾压:填石路堤在压实前,用大型推土机摊铺平整,个别不平处,配合人工用细石找平。

在施工中采用20t 以上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施工,碾压时速度为2.0~4.0KM/h,频率30HZ 左右,先静压一遍,然后振压6~8遍,最后再静压一遍。

碾压顺序由两侧开始向中间碾压,洒观测沉对不合格路下一碾然后再由中间向两侧碾压,且每次要求错轮1/3轮宽。

当压实层顶面稳定,不再下沉(无轮迹)时,可视为压实状态。

对于有明显空洞、孔隙的地方补充细料、再行碾压,如仍有松动的石块,用合适粒径的小石块嵌实,并用手锤敲紧。

碾压过程中要及时洒水,保证填料顺利均匀下沉。

压实标准的确定:通过采取多种不同的施工方案进行试验路段,制定出填石路堤的有关参数,压实厚度、压实沉降差、松铺系数等质量控制标准,施工时严格按照试验段总结进行控制。

填石路堤路床顶面下80cm 范围内填筑符合路床要求的土,并分层碾压到规定的压实度。

压实度的检测方法为观测沉降值法,压实后沉降差不大于2mm4、填石路堤的质量控制:施工质量主要由施工工序配合质量检测进行控制。

在各个施工工序中,特别是对填料最大粒径、松铺厚度、压实遍数,压实沉降差等严格按照试验段总结进行控制,沉降差不大于2mm。

每一层完成后,一定要进行中间检查。

每填筑一层,对路基宽度、中线偏位、横坡、标高等进行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

四、边坡修整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放出边坡的坡顶和坡脚线,拉线并用坡度尺检查,人工修整,并做出排水沟、边沟等,保证边坡顺直,大面平整,坡度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五、路基验收全部石方工程完成后,对路基压实度、中线、标高、宽度、横坡、平整度、路拱、弯沉等进行自检,合格后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抽检,所有松动和不稳定部分按监理工程指示处理直至验收合格。

六、雨季施工:1、雨季施工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区分路段,进行适合于雨季施工项目的安排,并利用雨季修建施工便道,选择地势较高处搭建临时住址、库房,车辆停放场地的平整、铺筑等。

便道应能晴雨畅通,临时设施应远离泥石流沟槽冲积堆。

2、雨季路基施工,特别注意做好排水工作,开工时须开挖排水沟道,以利雨水排除,可利用边沟位置沟通排水沟把水引向出口,边坡修筑临时排水沟。

在地势低洼地段应在边沟外侧作好围堰(沿边沟的土埂)防止雨天汇水。

3、利用雨季储备足够的工程材料与生活物资并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

4、准备3-5个作业段的遮盖塑料布,以备用。

5、雨后对已碾压检测过的段落进行复检,不合格的要复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层填筑。

七、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一贯坚持“ 建精品路桥、树立企业品牌、赢顾客满意、创国内一流”的质量方针,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现已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的认证。

在本项目实施中,我们以创建优质工程为质量目标,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配备质检人员进行质量控制,严格贯彻执行ISO-9002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做到层层把关。

质量目标:分项工程合格率100%。

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领导是关键,群众是基础,制度是手段,技术是保证。

因此,质量保证体系主要包括思想保证、制度保证、技术保证三个方面的内容。

⑴思想保证:对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质量重要性和全面质量管理的教育,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并定期强化,使其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观念,自觉自愿地参与创建优质工程的活动,把被动的质量管理转化为主动的创建活动。

在醒目的地方,张帖、悬挂质量标语和口号,形成良好的氛围,使全体施工人员耳濡目染,时时不忘质量管理。

⑵制度保证:为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我们制定了严密的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有:①开工前的技术交底制度;②建立“五不施工”、“三不交接”工序及“三检”制度;③质量计划制度;④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⑤测量、放样计算资料换手复核制度;⑥严格按监理程序办事制度;⑧仪器、设备的定检制度;⑨原始资料和质量记录的保存制度。

(3)技术保证:①工程开工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施工规范和合同规范进行认真学习,对设计文件和图纸认真阅读,真正领会规范要求和设计意图。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合同规范及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照图施工。

②严把原材料检验关。

建好现场试验室,引进先进试验设备,采用先进计量单位,对工程所用全部材料按照技术规范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杜绝进入施工现场。

③严把施工操作关。

本项目所有工程都应严格按技术规范及技术组织施工,其施工方法同时也应取得监理工程师认可。

坚决杜绝违章、蛮干等错误施工方法,做到文明施工。

根据工程特点,适时组织各种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培训,不合格者不得上岗施工。

在提高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④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投入先进的设备。

⑤开展QC活动,对一些质量通病进行控制攻关,创优良工程。

工程质量保证1)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质检工程师领导质检小组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2) 项目经理部设质检部,每月组织一次质量检查,召开一次工程质量总结分析例会;作业队每天进行施工中间检查及竣工质量检查并评出质量等级。

3)班组坚持“三检制”,自检合格后,项目部质检员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然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认。

4)发现违反施工程序,不按设计图纸,规范、规程施工时,各级质检人员均有权制止,必要时可向主管领导提出暂停施工进行整顿的建议。

5)质检部每月填报工程质量报表,进行质量分析,建立健全各种工程质量台帐,收集整理各种工程质量资料。

施工操作的质量保证施工操作者,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者。

工程质量的好坏,除了设计方面的原因外,单就工序质量来说,施工操作者是关键,是决定因素。

施工操作中,要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

对工程必须本着自我控制的指导思想,要按已明确的质量责任制检查操作者的落实情况,各工序实行操作者持牌制,促进操作者提高自我控制施工质量的意识。

做到操作任务明确,质量责任清楚。

同时施工操作者还必须做到“原材料把关制”,杜绝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在整个施工操作过程中,要贯穿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法,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确保施工质量。

人员素质的质量保证在工程质量管理中,“人、机、料、法、环”这五要素,人是决定的要素。

施工管理层的工程技术人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操作人员素质的好坏,对施工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必须通过培训学习不断提高。

正确处理进度与质量的关系进度与质量是对立的统一,没有质量就没有进度。

实施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质与量的关系。

生产指标(任务)、进度(任务)完成后,必须检验质量是否合格。

主管领导尤其是项目经理,要摆正“进度必须服从质量”这个关系,坚持好中求快,好中求省,严格按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组织、指导施工,绝不能因抢工期而忽视质量。

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项目经理部设立在项目经理直接领导下的安全领导小组,由一名项目副经理负责管理。

施工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是安全领导小组的主要管理职责,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制订安全规划,搞好安全教育,消除事故隐患,把不安全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制订各项安全制度①各类机械的操作规则和注意事项;② 施工现场保安制度及火工产品保管制度;③工区防洪、防火、防毒措施;④ 工区内各类信号的规则及维护措施;⑤ 用电安全须知及电路架设养护作业制度;⑥ 施工工序的监督执行;⑦ 有关劳动保护的法令和法规的执行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