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设计方案汇报20130729
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设计方案汇报20130729
四、管线迁改—大学城站
编 号 1 2 3 4 5 类型 雨水管 雨水管 污水管 污水管 雨水管 规格 DN1400 DN1400 DN900 DN700 DN1400 埋深 5.4m 5.4m 6.4m 6.3m 5.4m 处理措施 永久迁改 永久迁改 永久迁改 永久迁改 永久迁改 责任单位 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
厦商业中心,地下
室轮廓线资料暂缺; 2、东北侧—城南加 油站距1B号出入口 约63.8m;
3、西南侧—成都师
范学院,车站附属 占用部分学院用地; 4、东南侧—现状为 绿地; 5、南熏大道—城市 干路,路宽40m,双 向6车道;
③成都师范学院现状
④东南侧绿地现状
⑤南熏大道现状
一、车站概况
2、周边规划
二、车站建筑
2、工可方案
特点:13m宽岛式车站,全长172.3m,本站为4、17号线换乘站,17号线为远期规划线路。4号线车站设置2组
风亭,4个出入口。位于南熏大道二段与凤溪大道交叉路口西南侧。
二、车站建筑
优化思路: 1)通过对换乘通道的优化,避免车站北侧沿 街商业(3幢砖6)的拆迁。 2)结合17号线车站东北角出入口拆迁后的空 地设置风亭组,可充分利用内部空间,优化平面布 置,并满足环评要求。 3)优化过街出入口的设置,并满足加油站周 边50m的防火要求。
四、工程筹划 施工二期
2、二期施工组织
二期施工围挡线
1、围挡:二期第一步施工围挡内车站附属结构,其中1B号出入口分段施工。海科路交通通过车站主体上方疏导,双 向6车道临时改为双向4车道。 第二步施工剩余的1B号出入口。 2、工期:二期约7个月。
4
凤溪站设计
一、车站概况
1、凤溪站周边环境
凤溪站位于凤
③和信.孔雀城现状
④凤溪河现状
⑤路口东侧加油站现状
二、车站建筑
1、关键控制因素分析
埋深1.3m的 1000X900雨水箱涵
建筑物密集
建筑物密集
埋深2.6m DN800雨水管
埋深2.5m的 10kv地下电缆
南熏大道
海科路
4线盾构节点 埋深2.2m 燃气管线 埋深1.8m的 10kv地下电缆 规划大润发超市 路口东侧加油站
溪大道与南熏大道
交叉口西侧,与远 期17号线通道换乘, 主要周边环境为: ①温江同人医院现状 ②向阳名苑小区现状 1、北侧—温江同人
医院,距车站主体
约12.4m; 2、北侧—向阳名苑 ① ② ④ ③
⑤
住宅小区,距车站 主体约13m,距车
站附属约3m;
3、西南侧—和信. 孔雀城,现状部分 已建成,具体建筑 物资料暂缺; 4、路口东侧加油 站—距2B号出入口 50.31m;
一期(施工主体)
DN1400雨水管 DN1400雨水管 DN900污水管
DN1400雨水管
DN700污水管
一期围挡
四、管线迁改—大学城站
编 号 1 类型 给水管 规格 DN400 埋深 1.5m 处理措施 永久迁改 责任单位 供水公司
二期(施工附属)
2
3
燃气管
燃气管
DN300
DN150
1.1m
0.8m
二、车站建筑
2、方案一—工可
特点:11m宽岛式车站,全长616.5m,站西设双存车线,站东设单渡线,车站设置3组风亭,9个出入口。
站中心偏离学府路,本站处于温江科教产业园区核心区。
二、车站建筑
3、方案二
方案优化思路: 1)车站站台位置远离人流更集中地路口区域,考虑把车站站台位置向小里程方向移至十字路口区域。 2)停车线上方的站台层面积很大,考虑做物业开发,车站站位向科海路与学府路路口移动后商业衔接更畅通。 3)车站一层在渡线上方的区域因为周边没有商业衔接,不适合做开发,因此考虑把设备用房集中到这一区域, 把2号风亭移至靠近设备区的位置,即能利用井道开挖做疏散通道,同时还能缩短热风道的长度。
处,主要周边环境为:
2、东北侧—西南财
② ① 中间为空地; 3、西南侧—主要为 道路绿地及空地;
经大学距车站约70m,
④
③
4、东南侧—水韵尚
城小区距车站约50m, 中间为空地; 5、海科路及学府 路—城市干路,路宽 40m,双向6车道;
③西南侧空地现状
④水韵尚城现状
⑤海科路现状
一、车站概况
2、周边规划
二、车站建筑
4、站厅层布置
二、车站建筑
5、站台层布置
三、车站结构
主体结构设计
项目 内衬墙厚度 顶板厚度
标准段 700 800
端头井 800 800
中楼板厚度
中板纵梁宽x高 中柱
400
800x1000 1100x700
400
800x1000 1000x600
底板厚度
900
1000
围护:基坑挖深16.13m,采用1200钻孔桩,间距2.2m,插入深度5m,内支撑采用1道混凝土支撑+2道钢支撑, 主体结构:单柱双跨,采用全包防水。
四、管线迁改—杨柳河站
编 号 1 2 类型 污水管 雨水管 规格 DN400 DN800 埋深 4.3m 3.8m 处理措施 临时改移 临时改移 责任单位 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
一期(施工主体)
DN400污水管
DN800雨水管
一期围挡
四、管线迁改—杨柳河站
编 号 1 2 类型 污水管 雨水管 规格 DN400 DN800 埋深 4.3m 3.8m 处理措施 临迁后恢复 临迁后恢复 责任单位 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
1、标段范围
河站~凤溪站、凤溪站~南熏大道站区间,总长约
3.5km。 其中大学城站为4号线二期西延伸线起点站,杨 柳河站为中间站,凤溪站与远期规划17号线换乘。
标段概况
2、总图
2
大学城站设计
一、车站概况
1、大学城站周边环境
大学城站位于海
科路与学府路交叉口 1、西北侧—主要为 ①西北侧空地现状 ②西南财大及空地现状 ⑤ 道路绿地及空地;
二、车站建筑
2、方案一—工可
特点:11m宽岛式车站,全长166.6m,本站为中间站,车站设置2组风亭,6个出入口。
位于海科路与南熏大道二段交叉路口西南侧道路下方。
二、车站建筑
3、方案二
出入口调整
风亭位置调整
方案优化思路: 1)鉴于商会大厦商业中心地下室边界不详,为避免冲突,将左侧风亭优化至南侧成都师范学院现状操场周边 空地内。 2)南熏大道北侧原设两个出入口,距离建筑物稍近,本方案结合道路现状及客流情况,仅保留右侧出入口并 将其向内侧移至绿化带边界处,保证施工安全距离。
埋深4.5m DN1400雨水管
大学城站
埋深4.6m DN1400雨水管
10kv架空电缆
埋深4.4m DN1400雨水管
产业园区核心区与车站地下 物业开发紧密结合
控制因素: 1、车站布置充分考虑对产业园区核心区客流的吸引; 2、根据控规,学府路与海科路交口西北侧与西南侧为规划商业用地,车站地下物业开发需考虑与规划 商业区域结合; 3、工可投资10%控制; 4、车站两侧管线对站位设置的影响(海科路方向DN1400雨水管、DN1400雨水管、10kv架空电缆、D400
3、方案一
二、车站建筑
4、方案二
优化思路: 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将17号线车站站位南移, 充分结合凤溪大道路口南侧现有绿化设置出入口、 风亭等地面四小件,可避免房屋大面积的拆迁。
二、车站建筑
5、方案三
优化思路: 在方案一、二的基础上考虑区间交叉节点处四 线盾构施工时的相互影响,利用“L型”站台换乘 的方式将换乘节点同期实施,可减小远期17号线盾 构施工对4号线正常运营的影响。
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 西延伸线工点1标
大学城站(含)~南熏大道站(不含) 设计方案汇报
1、标段概况
2、大学城站设计
目 录
3、杨柳河站设计 4、凤溪站设计 5、大学城站~杨柳河站区间 6、杨柳河站~凤溪站区间 7、凤溪站~南熏大道站区间 8、问题与建议
1
标段概况
标段概况
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西延伸线工点1标位于温 江区,沿海科路及南熏大道敷设。沿线设置大学城站、 杨柳河站、凤溪站,以及大学城站~杨柳河站、杨柳
埋深2.9m DN600污水管 城南加油站 10kv架空电缆
埋深3.8m DN1000雨水管
南熏大道 海科路
埋深3.8m DN800雨水管 成都师范学院
10kv架空电缆
控制因素: 用地规划 1、车站西北侧为商会大厦,其地下室边线和建筑轮廓线资料不详,对车站附属建筑布置影响大; 2、车站大里程端北侧为城南加油站,车站出入口等地面建筑的设置需满足50m的防火要求; 3、车站西南侧成都师范学院空地用地规划对车站附属布置影响较大; 4、车站东北侧建筑物密集,15m的环评要求对车站附属布置影响较大; 5、车站两侧管线对站位设置的影响(北侧DN1000雨水管、DN400污水管等;南侧DN800雨水管、10kv架 空电缆及燃气管线等);
二、车站建筑
6、地下一层平面图
二、车站建筑
6、地下二层平面图
二、车站建筑
6、地下三层平面图
二、车站结构
1、主体结构设计
项目 内衬墙厚度 顶板厚度 中楼板厚度
标准段 700 800 400
端头井 800 800 400
中板纵梁宽x高
中柱 底板厚度
800x1000
1000x600 900800x1000永久来自改永久迁改燃气公司
燃气公司
DN300燃气管
DN150燃气管
DN400给水管
二期围挡
四、工程筹划 施工一期
1、一期施工组织
一期施工围挡线
临时路面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