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复习课件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复习课件


四、巴黎公社
1.背景: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 会矛盾激化。
2.开始:
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和人民 群众武装起义。
3.建立政权的尝试:
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对统治,建立了世 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 社。公社得到了第一国际的支持,公 社的很多领导都是第一国际的成员。
4.结果:
1.背景:早 期 的 发 明 的 蒸
汽机很不完善。早期的工厂 基本上都是用水作动力,工 厂一般都设在水流湍急的乡 村而不是城市。
2.改进蒸汽机:
(1)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 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19世纪30 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来源。 (2)影响: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 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 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强化训练】
1.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A)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2.(呼和浩特中考)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开始的
工业革命,导致了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的变化。
这里“革命性的变化”是指(B)
A.人力的解放
B.机器的使用
C.分工的细密
D.技术的改进
【强化训练】 3.如图人物是为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强化训练】
4.二百多年前,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 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 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阅读下列材料, 综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强化训练】
3.(2017·衡阳中考)它仅存在短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这
三、第一国际
1.背景: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 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成立: 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
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 会,史称“第一国际”。
3.目标: 第一国际成立后,在各国建
立支部,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 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 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
【重点归纳】
英国首先出现工业革命的原因。
探究:首先,英国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17-18世纪,英国拥有欧洲 第一流的手工工场。在这种手工工场内,生产过程被分解成一系列简 单的操作,生产工具也日益专门化,为机器生产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 件。同时,也培养出一支熟悉生产过程,具有发明和使用机器能力的 熟练工匠队伍,成为工业革命的技术骨干。其次,英国通过殖民掠夺 和贩卖黑奴,赚取大量钱财。资本原始积累在客观上促进了英国国内 工业的发展。第三,圈地运动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村资本主义的兴 起。迫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流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者,这就为资 本家提供了大量廉价的雇佣劳动力。同时,英国良好的自然条件也起 了重要作用。拥有很多优良港口,便于扩大海外贸易,为国内生产提 供更广阔的市场,同时,英国国内的资源也很丰富。水路运输便利, 价格也便宜,使国内外市场联系密切。英国还凭借海上霸权,从海外 殖民地掠取廉价原料。不过,最根本的政治前提条件是英国资产阶级 政权(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复习课件
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 生产力的发展。从18世纪后期起,工业革命逐渐从英 国向欧洲大陆和北美传播。后来,工业革命又扩展到 世界其他地区。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 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逐 渐暴露。广大工人为了改善恶劣的劳动和生活条件, 同资本家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工人运动逐渐兴起, 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19世 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 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2.工业革命的进程:
(1)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 了织布速度。
(2)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 将它命名为“珍妮机”,这一发明大大 提高了生产效率。
(3)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带动其他生 产部门发明、制造机器,把生产领域这 种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2.主要贡献:
创立马克思理论。该理论 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 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 组成部分。
二、《共产党宣言》
1.出版时间、起草人、地点:
1848,马克思、恩格斯为 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 版。
2.宣言内容:
(1)《共产党宣言》指出,有 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 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 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取 代。
3.工厂制度的确立:
(1)前提:瓦特蒸汽机提供 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工厂设 置摆脱自然条件限制,规模也 更大。 ( 2 ) 确 立 : 进 入 19 世 纪 , 传 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 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三、火车与铁路
1.发明: 1825 年 , 史 蒂 芬 孙
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 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作出决定性贡献的科学家,他是(B)
A.克隆普顿
B.瓦特
C.史蒂芬孙
D.卡特
4.(2017·攀枝花中考)詹姆士·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一90年
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搬迁
到交通便利的地方。詹姆士·布恩搬迁工厂是因为(B)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改良蒸汽机的使用
C.火车、轮船的出现

火车与铁路


1825年,由史蒂芬孙设计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铁路时代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

更加密切。 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原因: 17世纪末,英国君主 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 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 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 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 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强化训练】
2.(2017·庆阳中考)“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 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 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 时候了。”材料所指“宣言”的发表(C) A.表达了工人阶级要求取得普选权的愿望 B.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伟大尝试 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是(C)
A.宪章运动兴起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巴黎公社成立
D.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强化训练】
材料二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1670年 以来英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如图为英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
【强化训练】
材料三 如图是关于“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 展图”。
【强化训练】
【知识框架】
纺织技术的革新
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市场不断扩大,工业革命于是兴起。

市场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和 工 人
第一次 工业革命
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瓦特。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 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2)马克思多次《莱茵报》 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 禁锢出版自由。
(3)在巴黎,马克思结识恩格斯, 后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 恩格斯不仅成为马克思思想、事业上 志同道合的战友,在经济上也给予马 克思很多支持。
(4)1849年马克思移居伦敦,代表 作《资本论》是影响巨大的杰作之一。
(5)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 去世,葬于海格特公墓。
(1)材料一中图1和图2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答: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棉花加工量和生铁等 工业品产量快速增长。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 (2)从材料二中可看出当时英国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1670年以来英国城市人口占比迅速上升、城市 化进程加快。
【强化训练】
(3)材料三中促使工业生产飞速发展,进人了这 样一个崭新的时代的标志是什么?综合以上现象, 就本质上而言,是什么样的变化使人类进入崭新的 新时代? 答: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人力劳动变为机 器生产为主。
1871年5月28日,资产阶级反对政府勾 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
【强化训练】
1.(2017·烟台中考)“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 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 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 级。”材料中的“这本书”是(B) A.《人民宪章》B.《共产党宣言》 C.《人权宣言》D.《英雄交响曲》
2.意义: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
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 的交通,使生产与市场之间的联 系变得更加密切。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 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 代”。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 世界上的第一个工业国家。 (2)从18世纪后期起,其他西方 国家纷纷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与 生产经验。法国、美国、德国等 西方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谢谢
D.内燃机的发明
【强化训练】
5.(2017·广东中考)1801-1831年,英国的伯明翰、曼 彻斯特、格拉斯哥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两倍多。产生这 一现象的主要原因(D) A.手工工场的普及 B.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便捷 C.人们向往城市生活 D.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
1、政治活动:
(1)1818年5月5日,马克思生 于德国特利尔市。在中学毕业 时就表现出伟大的理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