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工业革命复习课件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工业革命》
瓦特蒸汽机出现以 后,使英国丰富的煤 铁矿藏有了价值,煤 炭和钢铁工业成了英 国近代工业的支柱。 许多生产部门利用蒸 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 机器进行生产,大大 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 发展。从此,人类进 入了“蒸汽时代”
3、工业革命的影响 必修2-p31
♣ (1)生产组织形式变化
♣ 工厂制出现(代替手工工场)
♣ (2)城市化进程加快
什么叫城市化
♣ (3)社会结构变化
形成哪两大阶级
♣ (4)自由主义运动
♣ 政治上指各国改革、革命(德国统一、美国内战、俄 国、日本改革)
♣ 经济上指自由主义经济制度和思想p31
♣ (5)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
♣ 条件:工业革命带来的 交通+经济军事实力
工厂
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手工工场
工厂
垄断组织
工业巨头
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美 Carnegie) 国的钢铁大王 卡内基关注最新的市场变化,
并注意分析整个市场的走向,适时采取最有效的经营策略, 所以他永远都是走在时代最前列。1873年经济危机席卷美 国,他的新兴钢铁业却独领风骚:铁路公司正在用钢轨调 换铁轨,军火工业和其它工业对钢铁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 没有多长时间,他的公司几乎垄断了美国的钢铁市场,他 的资产就翻了好几番,他也成了美国最有钱的富豪之一, 并被誉为美国“钢铁大王”。
牛顿力学体系——近代科学形成
电磁学:奥斯特的电流的磁效应 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
近代化学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1870年起)
电力广泛应用
动力:发电机(电力成为新能源);发明: 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新部门:……
内燃机的创制与使用 动力:内燃机、柴油机(……成为新能源);发明: 汽车、内燃机车、轮船、飞机;新部门:……
——洛克菲勒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
棉纺织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
纺纱机的不断更 新又使织布业落后 了。卡特莱特终在 1785年,发明了 水力织布机。提高 织布效率40倍,大 规模织布厂出现。 到1788年,英国 已有 143 座水力棉 纺厂。
水利织布机
♣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 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 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 由来已久的依赖。……不久,人类还能开发倘藏 在地球中的其他矿物燃料,即石油和燃气。…… 它导致目前的局面:西欧和北美洲每人可得到的 能量分别为亚洲每人的11.5倍和29倍。这些数 字的意义在一个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直接依赖于 所能获得的能源的世界中是很明显的。实际上, 可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 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 机为基础。
石油巨子洛克菲勒1870年,洛克菲勒创
办了美孚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Co.)。很快,他就 凭借毫不手软地挤压、吞并对手建立起了自己的帝国。 到他38岁时,洛克菲勒已经控制了美国炼油业的90%, 并大幅度降低了石油产品的价格:在洛克菲勒时期,汽 油价格从每加仑88美分下降到5美分。
# “即使把我扔 到沙漠里,只 要有商队路过, 我照样可以成 为百万富翁, 没办法,我就 是这样的人。”
# 1、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和条件
# 【原因】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 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 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从材料看:工业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1、工业革命的原因和条件
♣ 【条件】 ♣ (前提是英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 资金
➢海外殖民扩张
♣ 市场 ♣ 劳动力 ♣ 技术
➢圈地运动
➢工场手工业积 累技术
1、工业革命的原因和条件
♣ ①原因:手工工场不能满足……的需要
♣ ②条件:殖民掠夺;圈地运动;生产技术
♣ ③前提(基础):英的成就(进程)必修2 p3031
♣ 导火线 ♣ 开始部门 ♣ 开始标志 ♣ 动力改进——1785瓦特改良蒸汽机
♣原有哪些动力?蒸汽机使用的能源(燃 料)是什么?蒸汽机的推广有哪些作用?
据说织工兼木匠哈格里夫斯(约1720— 1778)因为偶然受到妻子的纺车翻倒在地 的启发发明了手摇纺纱机。它用人作动力, 包括一个手摇轮和一排并列的纱锭,轮子转 动时,棉花可以不用手指帮助同时纺成 16~18根棉纱。他用女儿的名字珍妮称呼 这架机器。它是由手工工具变为机器的雏型。 一般以此为工业革命的起点。它的缺点是纺 出的纱比较细,而且易断。
♣ 表现:①……为主导,②……为世界工厂和贸易中心, ③亚非拉成为西方国家的……(东方从属于西方)
♣ 影响:对东方……;客观加强……的联系,传播……
♣ 以中国为例说明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必修2-p34
♣ 1、条件: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3)世界市场对工业生产的需求(轻工 业为主导的生产体系不能满足需求)
电讯事业的发展
电报、电话——为远程传递信息提供便利, 使世界日益成为整体
化学工业建立发展
炸药——促进军事发展;塑料、人造纤维— —改变生活。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发展 规模广泛,同时兴起于许多国家
某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 (1)生产力发展
# 诞生新兴工业(电力、石油、汽车);推动传 统工业(纺织、煤炭、钢铁)
# 工业结构变化:重工业居主导;社会化生产趋 势加强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个人化”、“生产分散化”相对立的, 生产社会化在生产规模上造成的结果和主要特征就是生产的集 中化、大型化
# (2)生产关系(生产组织形式):出现垄 断
#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两次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 必修2-p30
# 总复习指导 表
#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末-19世纪中)
# 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指的是大机器 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是从发明和使用机 器开始的,到19世纪上半期,连机器本身 也用机器来生产,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